脑器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1

脑器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

甘小红

苍溪县精神卫生防治院 四川广元 628400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另一种叫法为脑器质性精神病,由于大多数人们对于精神类疾病均知之甚少,所以此种疾病也鲜少被日常提及,很多人可能都未曾听过,但是这却是精神疾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主要是由于脑部出现了肿瘤或者血管疾病、变性等导致,脑部遭受外伤也有可能会引发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日常会存在意识模糊和精神恍惚的表现,这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完全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目前我国针对精神类疾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此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并未探寻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法保障治疗效果,因此患者的治疗态度也会受此影响,普遍积极性不高。从治疗经验来看,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也是对于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的因素之一。为改善当下的治疗现状,应该从周全的护理措施入手,为患者提供积极护理干预,努力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充分发挥临床治疗效果。

1安全方面的护理内容

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安全问题。在患者刚刚进入医院之初就应该要做好安全相关检查,提醒患者及其家属不要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并将归属于危险物品之内的常见物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譬如小刀、玻璃、剪刀等,同时进行常规流程检查,避免患者出现私藏的情况。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或者家属,应该先向其解释清楚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和意义,努力取得患者的配合,如果沟通无果则可以适当采取强制措施。

除了刚入院时需要对于患者所携带的日常物品进行检查之外,此后每日早晨和晚间在护理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切实将安全检查制度落实在每一处。护理人员一定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几位亲近家属在合理沟通的情况下协调看护时间,确保患者全天都有家属陪伴在侧。如果患者由于受到刺激或病情波动而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的进行处理,首先,采取保护性的约束措施,避免患者出现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此类意外事故妥善处理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此次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并在今后护理过程中尽量将其排除,避免患者在一次,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出现不良反应。

2药物服用方面护理内容

由于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是不够清晰的,也不太了解自己受疾病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症状,尤其是在治疗配合度不高的情况下,容易在用药过程中存在敷衍和抗拒的情绪。护理人员在督促患者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将每一种药物的种类和作用向患者说明,以获得患者的配合,譬如在服用消炎药的时候应告知患者此类药物属于消炎用药,作用是为了避免由于骨折而导致感染问题。发放药物之前先为患者准备好适宜温度的温开水,以便于吞服药物,同时向患者耐心的解释药物服用之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监督患者将药物服下之后,还需要留意患者是否存在重新将药物吐出的情况,确保患者已将药物吞下。药物服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注意观察患者可能会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将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便于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也能够将患者症状与这些不良反应的典型表现相互对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3休息睡眠方面的护理内容

对于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而言,日常休息睡眠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缺乏充足休息的情况下,患者很有可能会陷入焦躁情绪。首先应该要从外部环境做起,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睡眠条件,做好室内通风工作,避免室内空气过于浑浊。在午休或夜间休息之前可以先利用空调或加湿器,将室内温湿度调节至适宜的范围内,将窗帘拉紧,避免光线直射影响患者休息。在夜间休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尤其需要加强巡视力度,每隔一段时间查看患者的休息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视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休息状况计划病房巡查的时间间隔。为每位患者制定好适合个体的休息时间和作息计划,对于存在入睡障碍的患者,需要适当给予学生指导。

4饮食方面的护理内容

受到病情的限制,患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卧床休息状态,为了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被大大提升,应该要注意从饮食方面为患者补充充足且全面的营养。建议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饮食和刺激饮食,并随着患者病情和身体状态的变化调整饮食内容。就餐过程中注意让家属陪同,以便于保证患者的进食量,如果某些患者食欲不振,日常摄食不够,可以考虑采用输液的方式为机体提供营养。

5心理方面的护理内容

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应秉承温和、尊重、冷静的态度,主动和患者沟通,分析其要求,力求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给患者带来如同家人般的温暖感受,以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的痊愈。

6合并症方面的护理内容

由于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护理人员应对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予以细致观察。同时,因患者较长时间卧床,即使在使用气垫缓解的同时,还应指导家属多翻身,加快血液的循环。每天晨间护理时应查看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确保床铺平整,避免出现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