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制度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制度中的应用效果

王立倩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目的:为提高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制度的优越性,探究于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于消化内科中选取74例已经被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纳入实验,其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为达成实验目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并注重分组的随机性,一组为常规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并比较其具体效果。结果:实验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护理效果的统计分析,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经过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提升护理管理制度的高效性。

关键词: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护理管理制度;应用价值

前言: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上到老年患者,下到婴幼儿均有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这也使得该病症发生率在逐年提升,这与人们的饮食习惯不佳密切相关,同时也给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护理是当下护理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型产物,更是结合实际护理现状总结出的护理新模式,相信在消化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给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的帮助,以下将会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中共选取74例消化内科患者,其中包括有41例男性和33例女性,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年龄(60.42±6.68)岁,在入组后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了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经过临床诊断后确认患者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胃癌等病症,在医护人员的询问、征求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任务,同时患者除本身病症外无意识模糊、家属不同意、其他系统性疾病等情况,可入组参与实验。此外本次研究已经由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方法

常规护理措施下,重视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控,并及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在后续护理工作中严格根据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工作。

优质护理模式下,首先应实施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提高重视度,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通过相关调查分析来看,许多患者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下会有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利于诊疗工作的开展[1]。对此当下护理人员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心理状态评估工作,并可以在沟通过程中不断向患者传达一些积极向上的理念,如可以讲解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康复案例等,使得患者能够加深对疾病的认知,并逐步减轻心理压力。其次,饮食护理,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在病症影响下,其消化系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伤,护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加强饮食管理,应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制定饮食方案,一般需严格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注重使用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保障饮食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助于促进康复。再次,应当注重提升环境质量,有研究证明,良好的病房环境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那么在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时,也要重视提高环境的优质性,如每天均要严格清洁病房内卫生,适当通风、采光,温度和湿度要保持在相对舒适的水平。对于部分跌倒风险比较高的患者,应当在床铺四周加装护栏,并于室内区域设置相应的防滑措施。最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部门要提升重视度,继续优化、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尤其是奖惩制度、护理培训制度、弹性排班制度等,以便于提升护理管理制度的科学性[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优良率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组内比较,均符合正态性检验时,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不符合正态性检验时,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护理质量分析

在护理后,常规组对护理质量评价达到优秀者14例,良好15例,认为护理质量较差者8例,总体优良率78.37%;反观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优秀、良好、较差数分别为21例、15例、1例,优良率97.29%,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1. 讨论

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强度使得消化系统疾病高发,该类型疾病一般均会有比较病程长的特点,会长期持续性的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而且此类患者也会有比较明显的负面情绪。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有护理模式比较滞后的问题,以至于无法有效达到良好护理效果,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改变了这一问题。与其他护理措施不同,优质护理模式中深入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理念,能够真正做到从患者角度出发,如在本次实验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研究组,重点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并且也在继续完善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制度,从研究结果中表1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优良率高达97.29%,较之常规组78.37%更高,(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加强对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并有助于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庆艳.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8):137-140.

[2]唐春娥.人本管理思想在提高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4):138-141.


邮寄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卫星路一号世纪名苑,王立倩,130296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