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环境质量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王新增

身份证号码: 371323199005091770

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17

摘要: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被排入大气环境中,导致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同时也趋于结构化、复合化发展趋势,雾霾等恶劣天气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市民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鉴于此,就要求各地要加强空气监测,分析和总结当地空气污染的特点、频率及变化规律,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实现“科学治霾,精确治污”的同时,也可以给市民构建更加优生的美态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工业化的发展,过量消耗与浪费现有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环境质量监控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是务必要重视起来的。须在“先污染,后治理”这一痛苦教训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工作重点,携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了应对这一阶段引起的污染问题,必须对污染的数据进行掌握,从而借助它进行优化改良,但是这些需求也对环境监测技术定立了更高的工作标准。目前,我国基本放弃了人工监测的方式,转向了智能化、自动化,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监测质量,有必要通过对质量管理阶段全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和真实是对环境决策起到直接影响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具体环境变化数据和相应信息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获取真实的监测数据,需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环境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科学准确的分析当前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认识。并在质量策划、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多方面的完善和提升,不断促进监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好环境监测质量工作,保证具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有序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

2环境质量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2.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

(1)统计规律分析。统计规律分析是基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方法、数学物理方程等相关方法对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规律性评价、分析和解释。(2)合理性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监测数据之间通常有固定的联系,合理性分析技术就是在这个理论上实现的。对于特定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分析,使用该方法的首要前提是必须结合多种环境条件和特定污染参数的各种因素,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准确性和有效性由各个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同时对这部分影响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和分析,更好地获取环境空气监测的相应数据。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都需要在一定程度的正/负相关性,从这些相关性中,可以确定各种条件下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性。(3)可比性分析。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审核和分析过程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对不同类型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包括众多的环境因素、污染物、监测方法、行业、数据处理方法、条件及大多数实验室等多方面的可比性合理分析。可比性包括的范围很广,专业性很强,要求的标准也很高,所以对可比性进行具体分析时,会发现涉及很多专业的、高科技的监控技术、标准和规范。此外,可比性分析应以了解污染物与相关迁移规律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环境中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2.2优化培训组织实施方式

为了有效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队伍建设,首先需要保证监测质量中人员培训工作管理。加强对外部培训机构培训资格审核,对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过程及培训效果开展质量监督和抽查,避免培训过程的形式化和证书化。重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技术人员专业性培训和监测类别的限制,加强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标准化培训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制作便于监测人员参照的可视化和具象化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规范书。不断的将现阶段最新环境监测知识传递给一线监测人员,提升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2.3保证样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简单地说,采样意味着收集空气样本。在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过程中,这个术语经常被称为“24小时连续采样”,就是指24小时连续收集周围空气的样本,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一种空气采样法。除了这种方式,还包括间断性的采样,它是指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时间段内收集周围空气样本,以控制该时间或期间内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但是,如果是为了确保监视结果的可靠性,而进行手动监视时,第一步是需要确认采样时间足够,收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4加强样品运输保存的质量控制

空气监测采集的样品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易受生物、化学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质变,进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鉴于此,空气监测采样过程中,要加强运输及保存的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来保存气体样品,比如钢瓶内壁易吸附某些成分,甚至会发生氧化反应等,进而会引起误差,为此,可选用铝合金气瓶来保存一些气体样品(除腐蚀性气体样品),腐蚀性气体样品可选用内涂层钢瓶保存。采集完样品后要根据需要适当的添加固定剂,而对于SO2、CH4、O3等需要避光或者冷藏的样品,也要做好避光或冷藏处理,以防变质。同时,也要在每件样品贴上标签,完整记录样品的情况,有特殊情况的要做特殊说明。此外,采集完样品后必须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若不能及时进行实验的样品,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其保存到2℃~4℃的冰箱中,预防其发生质变。

2.5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质量保障是根本有效的制度,监测质量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建立起统一的管理秩序,规范实验测验流程,完善素质建设,并建立定量考核抽查、同步监测、质量巡检等相应的制度。需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并将检测到的相关数据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尽快的完善各监测业务的质量管理,加快健全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制度。结合目前环境监测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目标。其次,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像普通的一线生产部门,借助生产数据来进行经济效益的提升。质量管理想要做得好,可以避免单位形象损失和经济损失,从另一程度来看,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以身作则,其次管理层需要健全科学的管理文化氛围,调动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要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

结语

尽管中国的环境质量管理在现阶段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数据的可靠性并不是像预想的那样精密。环境空气监测主要是为人们服务的,但如果数据单方面更新,追求速度就会忽略数据的精度,明显违反了环境监测的原有意图。中国目前逐渐淘汰了手动监测,转向了智能和自动化,对监控数据的更新有了很大改善。因此,在环境监测领域,需要改善的余地很多,这就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治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流程质量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2):46-47.

[2]李慧.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1):174-175.

[3]陈新星,刘军,朱志峰.南京市环境空气流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20,47(07):5-7.

[4]邵建辉.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9,31(1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