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洛索洛芬钠治疗牙痛致消化道出血报告一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2

服用洛索洛芬钠治疗牙痛致消化道出血报告一例

王泽昊,李天佐

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摘要:本文报告1例因服用洛索洛芬钠治疗牙痛导致消化道出血病例,提示长期服用洛索洛芬钠可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建议医务人员在指导患者用药时给予强调。

关键词:洛索洛芬钠;消化道出血


洛索洛芬钠属于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后在体内代谢成trans-OH型药物,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它具有强效、均衡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而且起效迅速、应用范围广,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较其它类型非甾体抗炎药要少。已知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很低[1]。本文报告1例因服用洛索洛芬钠治疗牙痛导致消化道出血病例。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61岁。因“牙痛10余天,腹痛、便血12小时”就诊于我院急诊。患者10天前出现牙痛,口服“甲硝唑”未见明显好转,后自行按说明书剂量口服“洛索洛芬钠片”(乐松)(120mg tid),牙痛较前明显好转,后患者因担心牙痛再发,持续上述剂量服用洛索洛芬钠8天。12小时前患者出现腹痛,脐周疼痛明显,呈绞痛,持续加重不缓解,约20分钟后患者出现腹泻,便鲜血,起初有少量脓液,混合食物残渣及粪块,约6次;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约 20次。遂来我院急诊,化验示: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4.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淋巴细胞绝对值0.3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32*109/L。给予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止血治疗后,患者症状略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消化内科。

既往史:2年前因卵巢占位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卵巢和液性囊腺瘤。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其他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5/88mmHg;老年女性,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胸廓对称,无胸廓塌陷,胸骨及双侧胸廓无压痛,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节律规则,无胸壁静脉曲张,双侧肋间隙无增宽,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及握雪感,双侧语音震颤对称,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及搏动,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界稍大,心音低钝,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肛门指诊:左侧卧位,进指约6cm,未及明显占位性病变,直肠黏膜光滑,尺线附近饱满,退指套可见淡红色血迹。

入院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LYMF 3.9%,GRAN 91.2%,EOS 0.0%,LYMF 0.38*109/L,GRAN 8.77*109/L,EO# 0.00*109/L,HCT 34.2%,CRP 36.3mg/L;ESR 32mm/h;凝血常规+D二聚体:PT 15.0S,PT% 65.60%,INR 1.24INR,FIB 5.10g/L,D-D 1.56ug/ml;大便常规+潜血:粪便红细胞 ++++个/HPF,粪便白细胞 ++个/HPF,大便潜血 阳性;电解质:Ca 2.00mmol/L;肝功:TP 54.4g/L,ALB 32.8g/L;胸腹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建议随诊观察胃壁、部分小肠壁及结直肠壁明显增厚、水肿,请结合临床,子宫多发肌瘤,盆腔积液。症状好转后行胃肠镜检查,食管粘膜光滑,齿状线距门齿40CM,关闭好。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体粘膜充血,胃角呈弧形,胃窦黏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蠕动规则,散在糜烂。幽门口圆,光滑,轮缩好。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粘膜未见异常。诊断:糜烂性胃炎。行肠镜检查:进镜70CM于末端回肠,未见异常,回盲瓣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退镜所见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粘膜均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距离肛周约30㎝-20㎝范围见黏膜红肿充血明显。诊断:乙状结肠炎症。

2.讨论

经询问,患者服用甲硝唑后未出现胃肠道不适及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既往因牙痛服用甲硝唑同样无不适。此次出现胃肠绞痛及便血是发生于持续足剂量服用洛索洛芬钠(120mg tid)。因此,脐周剧烈绞痛不是由甲硝唑引起,而是由洛索洛芬钠导致的。洛索洛芬钠是由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研发,1986年7月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乐松”,是第一个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后在体内代谢成trans-OH型药物,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它具有强效、均衡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而且起效迅速、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2]。其适应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ic arthritis,RA) 、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牙痛、外科疾病疼痛、术后疼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损伤、肾脏损害、凝血障碍和诱发哮喘等

[3]。因洛索洛芬钠是前体型NSAIDs,口服后在体内代谢成trans-OH型药物而发挥疗效,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小,故其副作用低于其它NSAIDs类药物。但近年来有零星病例报告,如引起血压高、肌红蛋白升高、肾衰,诱发哮喘、癫痫,导致眩晕等。从本案例中可以推测出,该患者持续足剂量服用洛索洛芬钠,加重了对COX-1的抑制,严重破坏了消化道的生理保护屏障,导致血管破裂出血[4]。由于消化液对凝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之患者老龄,血管存在老化,所以出血难以立即停止,当出血量>50ml时,出现黑便。因此,建议医生在开具此药时,要警示患者,特别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不要大剂量服用此药[5],一旦出现严重消化道反应,要停药及时就医,避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保证用药安全。

  1. 雷佩露.洛索洛芬钠片辅助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临床医学,2021,41(02):92-95.

  2. 黄李焘.洛索洛芬钠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8):73-74.

  3. 曾德浩,闫雪,廖小红,苏金和.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137-139.

  4. 王洪军.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及胃镜特征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2):85-86.

  5. 金超琼,吕宾.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道出血及防治[J].临床内科杂志,2020,37(04):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