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黑子”变成“绿金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1

让“煤黑子”变成“绿金子”

刘梦婷 指导教师: 周探伟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百年初心 煤海逐梦”西安科技大学赴陕北高端能源基地国情观察实践团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可可盖煤矿、西湾露天煤矿、红柳林煤矿以及神东煤炭集团下的大柳塔煤矿和补连塔煤矿。从参观学习中可以看到,每个矿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投入了极大的重视,让“煤黑子”变成能够带动生态环境发展的“绿金子”。

关键词:生态环保,煤炭资源,煤矿复绿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通知在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现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煤矿企业也在逐步加大对于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投入,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局面。

  1. 神延西湾露天煤矿

神延西湾露天煤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端,大部分地区均为沙丘。西湾露天煤矿在建设中强调“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循环渐进,低碳发展。”努力实现从“黑色”到“绿色”的转变。该煤矿在填坑复土区后首先种植豆科植物,进行生物固氮,恢复土壤肥力,后续根据相关要求种植成为林地或草地。还在企业员工见开展了“一亩田园”活动,鼓励企业员工在复坑绿化区认领土地,种植花草或农作物,在恢复绿化的同时,使大家感受到收货的喜悦。西湾露天煤矿还计划在排土场建设农林实验基地与光伏发电基地,不浪费每一寸土地资源。

  1. 神东煤炭集团

(一)大柳塔煤矿

大柳塔煤矿位于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是全球产量最大的井工煤矿。大柳塔煤矿采取了“先治后采”的治理模式,在开拓矿井前先修复生态环境,达到了采矿不仅没有破坏环境反而修复了环境的局面,因而获得了中华环境奖。

  1. 补连塔煤矿

“将低下黑色宝库挖出来,将地上绿色宝库建起来”是补连塔煤矿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要义。在治理过程中,补连塔煤矿采用网格固沙,灌草栽植的形式,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了“先治后采、治大采小、采治互动、以治促采”绿色发展新模式。真正意义上建设了“煤海绿洲”,是开发能源走廊的绿色新途径。

  1. 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示范基地

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按照“积极建设、科学评价,成熟一批、命名一批”的工作思路来建设,首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模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复利用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建成了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的生态化示范基地。并且采用“三圈三期”生态防治模式,采前防治、采中控制、采后利用,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努力实现“采煤不见煤,蓝天白云飞”的局面。

  1. “煤黑子”成为“绿金子”

大部分人对于煤矿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被称为“煤黑子”的阶段,仍将环境脏、条件差、危险大的帽子扣在煤矿上。经过实践团的调研观察,煤矿中不仅没有上述现象并且每个矿区都在智能矿山建设和环境保护与采后生态修复工作上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建设绿色生态矿区是每个煤矿的奋斗目标。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能源支柱,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下,如何实现节能减排与生态治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煤炭行业必将成为其中的一只领头羊,用煤炭能源经济带动绿色生态环境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建立绿色矿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陕北的诸多煤矿让一片沙漠变成了致富与发展的“金盆子”,但是如何让这个“金盆子”产出更多的“绿金子”仍需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百年初心,煤海逐梦;能源报国,强国有我”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打破对矿山的刻板观念,要全面认识矿山、感知矿山,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在思想和行动上践行“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让“煤黑子”真正成为“绿金子”。


[参考文献]:神东矿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