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氮肥用量田间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小麦氮肥用量田间试验

黄文彬

河南省襄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61700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常年种植小麦69万亩。通过小麦氮肥田间肥效试验,摸清不同地力、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不同区域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进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小麦生产科技水平和肥料利用率。

1 试验材料

1.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9年按中等肥力水平分别安排在襄城县的二个乡镇,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地基本信息见表1。

表1.试验地基本信息

编号

乡镇

前茬作物

土类

质地

1

库庄镇

李吾庄

玉米

褐土

中壤

2

茨沟乡

聂庄村

玉米

砂姜黑土

重壤


1.2供试肥料:本试验氮肥选用尿素(46%),磷肥选用过磷酸钙(12%),钾肥选用进口氯化钾(60%)。

1.3供试品种:小麦品种选用矮抗58。

2 试验处理

2.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2.2施肥水平:试验在不施农家肥的基础上进行,见表2。

表2 施肥量设计水平(kg/亩)

处理编号

1

0.0

0.0

0.0

2

0.0

6.0

6.0

3

7.0

6.0

6.0

4

14.0

6.0

6.0

5

21.0

6.0

6.0

6

28.0

6.0

6.0


2.3施肥方法:磷肥、钾肥及60%的氮肥底施,返青期追施40%的氮肥。

2.4小区面积:小区面积30m2,宽3m,长10m。试验地周围设1m保护行。

3 试验结果分析

3.1根据田间测得穗粒数和室内考种的千粒重,计算出每个试验地的每个小区籽粒产量,折算每个试验地每个处理的亩产。

表3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 单位: kg/亩

处理

聂庄村

李吾庄

平均

增产

(kg/亩)

增幅

(%)

平均

增产

(kg/亩)

增幅

(%)

1

339.6

327.8

316.9

328.1

333.5

320.8

317.6

324.0

2

330.3

384.3

365.3

360.0

31.9

9.7

301.7

384.3

343.0

343.0

19.0

5.9

3

420.1

422.7

434.8

425.9

97.8

29.8

416.1

419.3

422.4

419.3

95.3

29.4

4

431.5

566.4

510.9

502.9

174.8

53.3

435.1

536.8

517.7

496.5

172.6

53.3

5

508.2

511.4

527.2

515.6

187.5

57.1

393.8

333.5

378.0

368.4

44.5

13.7

6

403.4

378.0

378.0

386.5

58.4

17.8

395.4

390.7

373.2

386.4

62.5

19.3


从表3可以看出,茨沟乡聂庄村的试验田,对照处理1,各处理平均增产率为33.5%,增幅在每亩31.9—187.5公斤;库庄镇李吾庄的试验田,对照处理1,各处理平均增产率为24.3%,增幅在每亩5.9—53.3公斤;两个试验平均增产率为28.9%,平均增幅为18.9—120.4公斤。

3.2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及施肥量确定

通过分别对小麦氮肥用量试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小麦产量与氮肥施肥量的一元二次回归分析,拟合出氮肥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各试验地拟合的方程见表4。

表4 各试验地拟合的方程

试验

氮肥肥效一元二次方程

聂庄村

Y=344.7+20.5896x-0.6626x2

李吾庄

Y=343.85+17.1898x-0.6636x2


表5 不同地力水平氮肥推荐施肥量参考表

试验

最高产量氮肥施肥量(kg/Mu)

经济最佳氮肥施肥量(kg/Mu)

聂庄村

15.60

14.08

李吾庄

14.52

12.39

平均

15.06

13.23


根据田间试验分析结果和拟合出的回归方程,通过计算不同肥力试验田块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提出我县中等地力条件下的小麦生产氮肥的施肥方案。由表5可以看出,在茨沟乡,小麦最佳经济氮肥施肥量要达到14.08公斤;在农技中心试验地,小麦最佳经济氮肥施肥量要达到12.39公斤;综合茨沟乡和农技中心试验地来看,在我县中产田区,小麦最佳经济氮肥平均施肥量要达到13.2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