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计算机智能测试替代人工测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普通话计算机智能测试替代人工测试的思考

杨华

广西桂平市大湾镇综治中心 广西贵港 537218

摘要:针对于普通话水准测试,其简称“PSC”,是应对人工普通话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计算机普通话测试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测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以及熟练程度,且可以认定其普通话的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考性考试。目前,普通话测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项口语测试。普通话测试在1994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在2000年通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确定为国家级考试。因此,针对于普通话测试我国对此投入了高度的关注。整个测试内容已由传统的人工测试转化为计算机辅助测试,在推广以来其得到了良好的推广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普通话计算机智能测试替代人工测试的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话计算机;智能测试;替代人工测试;思考

引言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其文化也各有特色。语言是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就在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同文、语同音”,才能更好地进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传承,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国家认同感。普通话计算机智能测试替代人工测试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真实生活观

“真实性”是“测试行为复现某种特定的非测试语言行为的程度”(p10),测试任务越接近真实的生活行为,其真实性程度越高,把测试任务的真实程度作为测试真实性的衡量依据。假如基于该观点来设计口语测试,应该尽可能地创建真实的生活会话情境,设置真实的言语交流任务。也就是说,它通过真实场景、真实任务、真实文本等达到测量语言能力的目的。PSC主要测查人们运用汉语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和熟练程度。测试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受试者在考试时的表现来推断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话水平。然而,现实生活有无数的情景语境,要从中获得足以代表全部日常言语行为的抽样,且该样本要小到能放进一次考试里,这对于测试设计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真实生活观比较适合指导开发语言任务和语境有限制的考试,如用于检测阶段性普通话学习成果的随堂考试,或者用于测试在专门职业领域使用汉语普通话的能力。在常规的考试中时间和试题数量有限,难以覆盖普通话的全部日常运用场景和语言任务,因此用真实生活观界定和指导PSC的真实性研究显然不具备可操作性。

2普通话测试的现状分析

2.1计算机普通话测试系统问题

在计算机普通话测试系统中,其测试系统较为先进,可信度、公正度得到了学生以及教师的普遍认可,因此这极大提升了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在推广以来便得到了学校的一阵好评,对于普通话的测试流程形成了有效的助益。但在使用过程中,该系统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测试者朗读相关短文时,系统仅能够对测试者的发音正确进行判断,而对于语速、停顿节奏、语调等缺乏明显的判断。且同一考生对于同一篇文章,以不同方式朗读,计算机仅能够对单个字词的发音进行考虑、评测,而无法融合其他因素。部分学生因语速问题,选择了“蹦读”,测试结果依然与普通话技能良好的学生成绩一致。这就不能全面、公平且公正的完成考试等级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因此,针对于此类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整个系统,完善针对于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语速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甄别,提升系统评分的精准度。

2.2测试过程监管少

测试员单独进行测评,在测评当中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进行测评,主要靠测试员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部分测试员出现了测评不认真、无效分高、测评拖沓的情况。

3计算机普通话测试的要素分析

3.1优化普通话测试培训标准

在计算机普通话测试中,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由通信网络、考场环境、计算机、音响设备、测试软件等要素构成。每个环节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在测试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在初次测试前出现迷茫感,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培训以及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悉上机测试的整个过程。并就学生的操作流程进行规定,对测试机进行介绍。教师加强学生对于测试机的操作以及测试机的考评要点,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考评成绩。且在测试水平加强中,对于测试员(在计算机智能测试中,通常需要1~2名测试员进行必要维护)开展定期培训,可以调整测试员自身的业务水准,提升测试员的思想认识。

3.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为加强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使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校应制定普通话培训测试管理规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普通话测试的工作流程、测试员资格、测试员聘任及管理事宜。需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办法、普通话测试工作管理办法等,将测试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写入制度,对取得国家级和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人员予以聘任,规定聘期时间,在聘期内接受省级测试中心和学校测试站组织的业务培训与考核工作,无故不参加培训考核的,不得参加当年的测试任务。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测试工作的各项规定和纪律,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经过对学校每年参测人数的统计和测算后,对测试员的基本工作量予以合理规定。

3.3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普通话测试的重视

针对于普通话测试而言,必须提升学生对于普通话测试的认知。且培养学生对于普通话测试技术的重视,针对于学生而言,在普通话测试中,其内在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调整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从主观上积极应对,了解到普通话的重要性。提升测试成绩,使其成为重要因素。测试者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以正确的心态拓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学习普通话,明确普通话不仅是我国所有领域的通用语言,同时更是后续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意亦学生自身素质修养的集中体现。学好普通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学好普通话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知识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作为在测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因素,学生的心理障碍非常重要。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心理障碍对于学生,将会起到明显的影响作用。教师如忽略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将会导致学生出现胆怯、紧张、自闭等现象,使学生在普通话测试中出现声音紧张、发音错误以及头脑空白等问题,影响自身发挥,干扰普通话测试的标准结果。教师可以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与学生的有效谈话,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提前预防等手段,打造计算机普通话模拟测试方法,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在普通话测试中发挥自身的特性。

结束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共通和文化的共融。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重要途径,因此,针对于普通话计算机智能测试,需要对计算机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应用性、合理性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马艳荣.复杂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20,43(20):26-30.

[2]齐军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与人工测试对比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20(01):69-75.

[3]齐军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无效数据分析及思考[J].智库时代,2019(33):295-298.

[4]王晨霞.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辅助系统设置要点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3):91-92+94.

[5]樊功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问题及其有效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18(2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