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采区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313采区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

叶华春

四川华蓥山龙滩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 广安市 638019

摘要:为解决煤矿313采区异常体区域水害的影响,文章探讨了综合防治水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可以为煤矿井下防治水提供参考。


关键词:313采区;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


引言

煤矿水害是煤矿所面临的六大灾害(水、瓦斯、粉尘、顶板、火及煤岩动力灾害) 之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 煤矿水害造成的威胁增加。在发生煤矿水害后,矿井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轻则导致一些机电设备生锈或损坏, 重则导致煤矿工人伤亡。在很多情况下, 煤矿发生水灾事故后救援变得非常困难,其原因在于要想短时间将突水排干存在困难。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煤矿防治水。

一、工程概况

  1. 采取概况

313采区南以9勘探线为界,北界以11勘探线为界,上部边界及下部边界均以采矿权边界为界;开采二叠系龙潭组一段K1煤层,煤层标高+400--+610米。采区南北长2600米左右,东西宽 550—1080米,面积约210.2万平方米,地质储量为586.02万吨,工业储量(A+B+C)为586.02万吨,可采储量(按回采率80%计算)为468.8万吨,全部为瘦煤,全部为C级储量。

2、采区水文地质类型

本采区煤系地层深埋地下,所采煤层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顶板龙潭组二、四段石灰岩层间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差,富水性较弱;底板茅口组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大,井田内未出露,补给条件欠佳,富水性较弱,故本采区是以顶、底板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三类Ⅱ型充水矿床。


二、综合防治水技术

1、地面防水方法。

煤矿开采往往视为是地下工程的一部分,所以,地面防水工作至关重要,在开展地面防水有关工作时,首先,应该加强对防水工作的有效实施。煤矿企业要重视防排水工程的相关建设工作,这样既能确保雨水得到有效排放,还能对渗漏问题进行解决,减少渗漏现象的出现。企业还要对井口进行有效设计,对一些建筑场所科学规划,并对地势比较低的一些地区进行着重关注,做好相关防水工作。例如,有的井口周围建筑物会出现高于之前洪水最高位置,一旦矿井设计人员没能对位置科学设计,很容易造成矿井出现淹没现象。如果工作人员发现矿区位置身处在河流周围,需要提前对漏水位置进行标注,这样在对施工人员给予提醒的同时,还能加强对漏水位置的防护,在此期间,施工人员能通过黏土与水泥来达到填充作用,规避水流进一步深入。对于河流量相对较大的一些区域,企业应改修道路,达到引流目的。由于矿区易于产生积水问题,一旦没有及时处理,很可能出现渗漏问题,严重会造成大面积水灾的发生。因此,企业要重视易于产生积水的一些地区,要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预防,挖掘疏水沟等,从而确保积水得以顺利排出。

  1. 井下防水方法。

从目前矿井防水情况看,井下防水是重要内容,因此,需要运用井下防水方法,实现对防治水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井下防水效果。在以往的防治工作中,井下防水以及疏导式排水这两种技术最为常用,所以,在正式开采前,企业人员要做好测量以及计算工作,确定煤层以及含水层彼此间的距离,可以对其精准计算。其中在计算时,如果发现煤层和含水层有着较大差距,必须做好相应防水措施,避免含水层遭受某种破坏,从而减少水灾问题发生。相反,一旦煤层与含水层保持着较小距离,应该做好一系列的排水工作,当完成排水工作之后,再开展开采工作,这样既能确保煤矿开采得以顺利进行,还能选择合适的防治水技术。正常情况下,如果排水技术取得良好使用效果,往往可能是投入较大资金,所以,企业既要对防治水技术有效衡量,还要对企业经济层面进行考虑,避免在实施开采时遭受阻碍。

  1. 制定水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井下水灾害有关预防工作得到落实,需要有应急预案作为支撑,首先,可以设置相应的抢险排水基地,并设置有关的排水设施,做好排水设备检修工作,安排管理人员对这些排水设备定期检查,在确保排水设备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增强抢险救灾效率。其次,企业应对矿井工人全面培训,增强他们专业能力,同时渗透防治水技术知识,并结合水灾害案例,使其认识到水害防治的重要性,可以重视水害问题。另外,企业要提前制定矿井水害相关的应急预案,同时组织水灾演练,让矿井工人参与到水灾演练中,使其掌握逃生路线,并对逃生方法进行熟知。一旦煤矿出现透水事故,必须及时启动预案,并且把透水事故现状向上级汇报,从而开展救援工作。


三、 增强煤矿开采水害综合防治的措施

1、提升综合探测水平

在煤矿防治水措施的有效运用中,要全面加强综合探测技术的整体水平,重点要形成对含水底层、含导水构造的一些综合特征进行精准化的地质探测,通过构建规范有序的探测技术,在进行开采技术的创新设计与方案制定中,可以对周边地质构造与区域内的水资源等情况形成全面细致的勘测,并提出针对性很强的防治水工作方案。同时,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对开采区域内的断层以及陷落柱等形成构造勘测,这样可以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水方案应用,对于底板构造等形成精准的把握。并结合高密度直流电对工作面回风巷道、运输巷道等形成富水情况的勘测,全面了解煤矿井下底层观测网以及对动态监测系统进行全面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对有可能出现异常的地质水平灾害等,制定出精准的预案,从而有效防止水灾害的产生。

2、创新地面防水的有效方法

对于地面的防水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煤矿开采之前,首先要加强对煤矿地面以及周边结构的精准分析,对于地面防水工程的修建、给排水技术的运用等要形成科学、严谨、细致的掌控,这样可以减少雨水尤其是雨季水量丰富的背景下出现水的渗透等现象。其中,对于煤矿井口的位置与场地选择,要突出合理性的运用,决不能选择在地势相对低的地方,对于井口场地的建筑物标高要高于历年洪水出现的位置,减少被淹没的可能。对于选择在河水附近的矿井,要加强对漏水位置的标注,采用黏土、水泥等物质进行全面填充、压实,对于水流量相对较大的,采用一定的改道引流等措施,减少地面积水等出现给煤矿井下造成一定的影响。

3、加强煤矿井下探放水工作的运用

在煤矿井下防治水的处理中,要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的运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注重思想引导。在探放水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层面的管理,坚持预测探报、有疑必探、先治后采的方式,对于采掘工作面中出现有水灾害现象的,要全面考虑充水的相关条件,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化治理。二是突出技术运用。在结合防治、堵塞、疏导、排水、堵截等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技术的运用,在采用专用探放水钻机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性的技术运用。三是注重行为防范的综合效果。在矿井的防治水工作中,如果发现有渗透水的征兆,就

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在立即停止作业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这样有利于形成综合化的控制。

4、加强雨季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雨季是煤矿水害发生的多发季节,首先在煤矿开采之前,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做好雨季来临前的预防工作,要针对有可能会发生的不同水害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同时加

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合作联络,将水害预防准备工作提前进行完善。与此同时,在雨季来临之时还要安排专人对煤矿矿井周边的特殊区域进行有效排查,一旦接收到暴雨预警信息,保

证24 h 不间断有人值守,及时发现水害隐患,妥善处理,如果要在雨季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一定要经过技术负责人进行评估,待到风险评估通过方可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进行矿井水害综合防治[J]. 逯瑞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09)

[2]某整合矿井主要水害及防治水措施[J]. 王鹏.  中国矿山工程. 2020(03)

[3]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J]. 高延桐.  化工管理. 2019(02)

[4]煤矿开采中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J]. 申亮.  石化技术.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