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张秀

宁夏中医医院曁中医研究院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各个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骨科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明显多发趋势。临床工作中发现,骨科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卧床,患者生活能力下降、生活受限的同时导致明显的不良情绪表现,从而影响患者临床依从性状况,并延长患者康复时间,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为了促进骨科患者康复,需结合骨科患者个体情况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相关资料指出,护患沟通的应用可以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创建,并在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护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干预,予以患者充分的尊重、关心、爱护的基础上减轻患者身心负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鉴于此,本文就我院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例,分析护患沟通技巧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骨科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总计120例。纳入标准:(1)伦理委员会批准;(2)骨科患者检查确诊,知情参与。排除标准:(1)精神、意识障碍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依从性较差患者。进行骨科患者分组护理,两组例数一致。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患者年龄28~76岁,平均(63.0±4.8)岁;骨折原因:车祸伤患者30例,打架斗殴伤患者15例,高处坠落伤患者10例,其他伤患者5例。试验组:男37例,女23例;患者年龄26~78岁,平均(62.7±5.6)岁;骨折原因:车祸伤患者32例,打架斗殴伤患者13例,高处坠落伤患者13例,其他伤患者2例。两组骨科患者资料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骨科患者病情监测、检查辅助、用药、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等骨科常规护理。

试验组:配合护患沟通技巧。(1)心理干预。骨科患者由于疾病突发性、疼痛、活动以及生活障碍等因素,导致心理负担较重,产生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现,护理人员结合骨科患者个人心理特征进行心理干预,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安慰、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患者主诉,沟通中轻声细语,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并调节,并讲解骨科具体成功案例建立患者信心支持,和家属沟通以共同予以患者关心、陪伴、支持。(2)形体语言干预。以眼神、手势、微笑以及拥抱等非语言形式予以患者安慰和鼓励,对患者的进步予以肯定。(3)午间沟通。骨科患者一般午睡后精神较好,给予以有效的沟通可用加深护患关系,所以需在午后增加沟通时间,并询问患者上午感受以及不足、饮食等方面情况。(4)实物对照教育。考虑骨科患者文化程度的差异性,高学历患者可以以专业性语言进行治疗与康复知识讲解,低学历患者可以以人体解剖图等进行辅助讲解,在增强形象性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知识接受度和掌握度。

表1 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6114cb129a2e7_html_fdcb7f0a0c26d9f3.jpg

表2 两组患者情绪、依从性评分对比

6114cb129a2e7_html_c9ded7cfcf744fd5.jpg

1.3 观察指标

记录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以及情绪评分情况。

1.4 指标评分标准

骨科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参考量表SAS、SDS进行评价,总分均为10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处理。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描述,依从性、情绪评分以(6114cb129a2e7_html_302978c4a31a567b.jpg ±s)描述,分别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见表1。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指标评分比较

两组骨科患者依从性以及情绪评分情况见表2。试验组患者依从性评分高、情绪评分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骨科收治患者的数量持续递增,患者身体疼痛、精神焦虑等情况表现明显,加上患者长期卧床休养、身体活动受限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心理负担。所以,治疗期间需优化护理辅助工作以加速患者康复,稳定患者治疗期间心理、身体状况。当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需优化调整传统护理模式,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护理需求,成功拉近护患关系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与康复依从性、配合程度。骨科工作中通过予以患者护患沟通技巧,在落实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可以明确患者的心理负担并进行针对性干预,进而建立患者的康复信心;通过予以患者形体语言干预,借助眼神、手势、微笑等多种非语言形式予以患者鼓励以及进步上的肯定;通过午间沟通可加深护患关系,并了解患者的感受、不适、需求等,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改善;实物对照教育中在考虑骨科患者文化程度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康复知识普及,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骨科知识,并更好的配合参与临床康复工作。的研究指出,骨科患者康复期间有效的护理工作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对比常规护理,护患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进而拉近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试验结果显示:常规护理配合护患沟通技巧的试验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护理后依从性评分为(97.5±2.0)分、SAS焦虑评分为(35.5±3.5)分、SDS抑郁评分为(33.2±2.5)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5.00%、护理后依从性评分为(88.8±2.0)分、SAS焦虑评分为(45.0±3.9)分、SDS抑郁评分为(43.5±3.5)分。两组骨科患者计数指标占比、计量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护患沟通技巧符合骨科患者临床护理需求,稳定患者身心的基础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预后。此次试验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总满意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遵医嘱服药行为优于对照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骨折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护理效果显著,满足了患者的身心康复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章友.护理干预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体会[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6):1069-1070.

[2]刘阳阳.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肱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2):223-224.

[3]李明雪.综合护理干预在62例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