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运维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7
/ 2

配网运维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蒋鸿波

国家电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 重庆 4007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来管理和经营配电网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配网运维;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1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闪络
  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或设计不合理的原因,一些配网线路与电力设备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静电吸附作用的影响,配网线路与电力设备的外层或绝缘部分容易积累污垢,一旦周围的空气开始变得潮湿,这些污垢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相结合,增强积污的导电能力。当水分子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的标准后,会大大降低绝缘层的绝缘能力,引起电流击穿,进而造成配网短路。此外,夏季多发的雷雨天气会易使配网线路与电力设备受到雷电冲击,进而出现闪络的情况。
  1.2过电压
  一些配网系统使用的整体架构与电力设备建设年限较久,与先进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配网系统的整体架构与电力设备甚至应被淘汰。配网系统的低配置与越来越高的电力需求不匹配,加重了配网系统的运行压力。高负荷的长期运行使配电网易出现过电压故障,严重影响了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2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
  2.1技术管理
  配电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了提高该系统的效能,必须不断改进配电系统的管理技术以适应发展需求。高度融合了信息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为配电网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配电网系统运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可促使系统进一步完善方案,引入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优化流程,规范操作,提高效能。配电网系统的运行维护有很多工作场地在户外,环境因素极易对配电网的的稳定运行造成干扰,甚至带来严重的影响。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实现了配电网系统运行管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问题报告给相应的业务部门,以提高配电网系统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处理问题的及时性。
  2.2信息化管理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可实现对大量信息的进行实时处理,这包括对电网运行、电能分配、设备运行状态、供电质量等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的全过程。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依靠传统的传统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这些信息,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因人为因素导致错误率较高。在配电网中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各类信息数据处理的效率,避免人为因素的错误,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使配电网的运行更加合理、科学。
  2.3调度管理
  调度管理主要是指挥对配电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在配电网调度管理中的,需要电力自动化系统对各类故障进行快速、准确地侦测,及时提供故障信息给调度员,为调度员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指挥调度解决配电网故障提供有力支撑。配电网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企业停产、居民停电、各单位大部分业务无法顺利开展,社会影响极大。利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对配电网进行运行管理,可以缩短故障发生时的响应时间,缩短配电网的故障检测时间,提升故障抢修速度,在故障发生后及时恢复供电,提高供电质量。
  2.4在配网改造中的应用
  首先,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确保计量精度达到要求。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新式电能表的应用。其次,电力企业要定期对电能表做好检查、校验以及更换,确保计量装置的应用效果,降低计量环节出现的误差。此外,要根据当地实际状况做好电网规划工作,对电网布局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在进行10kV配电台区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小容量、短半径”的重要原则。同时,在进行供电方式的选取方面,要对导线的选型以及供电的半径进行重点分析,并且要对接线方式进行研究。另外,要对三相负荷进行合理的调整,一旦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电力人员要及时做好负荷实测和调整工作,进而保证变压器三相负荷维持在平衡状态。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不仅将导致线损问题成倍增加,同时也不利于配网的安全运行,要对三相负荷的调整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在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时,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该环节中,尤其要注重配网自动化线损采集设备与装置的应用,进而对配网运行状况实行在线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有违规用电或者是计量异常等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3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应用的建议
  3.1建立完善的硬件支持系统
  硬件支持系统对于配网自动化技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应用水平提升的先决条件。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即硬件支持以及维护维修,这两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作为辅助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解决,管理的水平大大提升。硬件支持系统可以大量的收集配电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且建立数据库,以后发生事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库对比和分析,从而快速定位故障发生位置以及发生的具体原因,从而大大减少故障排除的时间,以极快的速度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降低经济的损失。


  3.2完善配网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作为配网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功能,可及时诊断及预防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确保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稳定性、高效性。电力实际输送期间,应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配网具备的诊断功能。同时,运维人员应当定期检测电力设备及线路,防止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及时了解并评估配网当前运行状况,一旦发现问题之后于第一时间对设备故障进行自动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并实施维修方案,最大程度减少对配网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

结束语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用电效率,还降低了配网运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掌握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电网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霖.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20,009(004):P.144-144.
  [2]叶昕.浅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20,000(006):114-116.


作者简介:蒋鸿波,男,1994年8月出生,重庆北碚人(籍贯)

610e349b6cef8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