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机场”协同一体化建设浅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四型机场”协同一体化建设浅见

史兴军

西安西北民航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四型机场”主要是以新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实现了对机场运行全过程的优化,从而使得机场运行向智慧型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了机场的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等核心运营目标。无论理论探讨上,还是目标实践上,都只是在初步阶段。本文也尝试对此作一些研究。

关键词:四型机场;协同一体化建设;浅见

引言

为了加快机场优质建设的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机场探索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科学创新等领域的创新,例如开放工程设计市场 在整个建筑或扩建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开始采用以BIM为代表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新技术、模拟、逐步应用于机场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管理、平安、绿色、智能、人性化机场概念 并且大兴国际机场执行优质工程建设、示范工程、平安工程、诚信工程等任务,体现了反映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大国手工风格。

1“四型机场”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类机场以和平、绿色、智慧和人文为基础,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机场运营理念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在确保机场安全和保护运营的同时,还确保了机场的有效和智能运行,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机场总体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开始建造第4类机场时,应遵守以下原则:首先机场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也是民用航空创新的最重要载体,在优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界定机场的建设方向,以便有效实现促进创新过程和管理的目标,同时促进第二,我们必须坚持一致性。机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能源来源,其建设和运营主要是为国家服务,因此,机场的建设原则必须符合国家在现阶段的总体发展原则,并积极配合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以确保第三,保护多样性和包容性。4型机场的建设应根据社会目前的实际需要,更充分地满足政府、乘客和有关单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到客户的多样性,以便4型机场能够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

2智慧场区建设背景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4F级民用机场,作为上海最重要的窗口区,既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以智慧场区为引领,推进“四型场区”建设文郑炜陵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新时代民航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发布《四型机场建设导则》,用于指导国内各机场开展“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机场高质量发展。也是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成员、华东机场群成员,更是华东区域第一大枢纽机场、门户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整体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场区管理部的管理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管理着214万平方米道路、260万平方米公共绿化、92公里市政道路、16000余套路灯照明、43公里围场河、1.5平方公里人工湖等20余个专业项目。场区管理部管理覆盖范围广、涵盖领域多、管理信息分散、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亟需建立一个综合性智慧场区运行平台系统,实现集中管理、信息互通、精准维护的场区管理模式。

3一体化机场建设的新模式研究

3.1推行协同运行管理

现阶段,协作运营管理模式在我国4型机场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实施协作运营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机场运营管理。在分析机场动态运行数据的同时,还进行了信息共享和联络,从而提高了机场管理的效率。对于协作作业管理,主要依靠数据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机场股进行了综合指挥管理,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指挥作业服务系统。应用协作管理模型时,需要调整云管理平台、海量数据平台、数据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安全系统,这是实现协作管理的前提条件。

3.2拟议的"区域"布局规划

为了解决二级机场面积分配不均的问题,建议在审查或下一轮机场布局规划时,国家投资官员和民航当局加强综合考虑综合运输、经济、人口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二级机场的载货能力,寻求利益和公益物之间的平衡,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重叠分析和协助决策。 第一个目标是加强综合运输系统的概念,同时考虑到东部地区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建设规划,以及东部地区的空气空间资源和城市地区的发展趋势,减少航空计划的数量二是综合经济总量和服务人口总量,全面考虑机场效率,合理规划西部较为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的二级机场,平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对机场发展的财政支持压力,进行协调.

3.3以长效运维为关键,打造绿色安全机场

智能机场建设与其他互联网项目基本相同,建设完成后,长期可持续性和持续改善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建设绿色和安全的机场不应仅限于建设:如果仅仅通过新技术实现节能目标,如果这些设施以后不在有效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维护,不仅不会实现节能目标,而且还会因新技术而增加费用因此,建设智能机场不是买卖锤子,不能说是一时的潮起潮落,否则智能工程势必会逐渐贬值,从长远来看,终端又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装饰。智能机场的运营和维护不是静态的,预计将随着机场新想法的出现而发展。对于新机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总会有更先进、技术更强的机场,机场的运行和维护需要根据新机场的特点加以改进,不能维持,需要不断改进。对于已经存在的机场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设施(已安装)不断可用,机场管理人员必须合理评估机场运营和维护的现状,并及时调整运营和管理模式,以适应建设绿色和安全机场的要求。

3.4优化机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建设水平

加快推进机场工程智能化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智能化应用标准化设计、工业生产、装配建设、信息管理将大大提高我国机场建设质量。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机场建设领域的数字化和情报应用,加强国际合作,继续开展自主创新,建立高效、可见的自主智能建设系统和情报控制系统,提高智能建设服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深刻贯彻4型机场理念,有效推进4型机场建设实践。第四类机场是机场未来发展方向,体现了新时期民航机场高质量发展的特点要求。机场管理部门应根据机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项四种类型的机场发展和建设行动计划,在机场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机场概念纳入四种安全、绿色、智能、人道的类型。

结束语

在快速发展的民航机场中加载绿色的理念是我国“四型”机场的建设要求,也因为绿色建筑形成的经验而具有可行性。功能的特殊性使得机场的规划设计、相关方、系统和空间等方面跟常规民用建筑有着巨大差异,因此绿色的实现更需要因地、因需、因人而特别思考和筹划。

参考文献

[1].未来民用机场建设目标:平安、绿色、智慧、人文[J].厦门航空,2019(12):32.

[2]穗机宣.白云机场:70年辉煌路“四型机场”正当时[J].民航管理,2019(11):28-31.

[3]闫妍.我国推进“四型机场”建设的讨论[J].建材与装饰,2019(32):223.

[4]欧阳杰.加强机场历史建筑保护推动“四型机场”人文建设[N].中国民航报,2019-11-14(007).

[5].再论智慧机场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J].智能建筑,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