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侯代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75例。研究组采取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护理,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9个月后血糖控制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采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护理模式,效果良好,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社区卫生;定向服务;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等特点,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病几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2]。以糖尿病为代表的老年性疾病已经成为社区健康管理的严重障碍,给社区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治疗时间长,且社区患者人数众多,护理难度大,寻求更好的疾病管理方式迫在眉睫。本院选取150名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75例。研究组患者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55--82岁,平均(66.78±1.23)岁,空腹血糖7.58±1.3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67±0.92mmol/L;对比组男性52例,女性23例,年龄56--82岁,平均(66.89±1.38)岁,空腹血糖7.56±1.2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65±0.88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叮嘱患者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指导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糖。研究组患者采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 成立服务小组:成立社区定向服务小组,选取小组组长,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培训和学习定向服务的相关知识,小组成员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社区定向服务工作。组长负责管理成员并协调解决患者问题,对社区定向服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做好质控。

  2. 建立患者档案:以本社区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掌握社区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 生活护理: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针对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安排饮食;同时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干预,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4.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正确使用胰岛素(如诺和锐、来得时、优泌乐、长秀霖等)和降糖药物(如诺和龙、亚莫利、拜唐苹、二甲双胍等),定期做血糖监测,如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5. 健康讲座:定期召开糖尿病知识宣传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会上可以邀请患者相互分享自己的保健经验,共同探讨对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养等,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月发放一次糖尿病管理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疾病的介绍、饮食注意事项、药物正确使用方法、疾病的危害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9个月后血糖控制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满意率=(满意+一般)/调查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集两组患者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计数采用百分率(n/%)表示,行X²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n=75),满意65(86.67%),一般8(10.67%),不满意2(2.67%),满意率73(97.33%);对比组(n=75),满意30(40.00%),一般38(50.67%),不满意7(9.33),满意率68(90.67%),(x²=3.9232,p=0.0474)。对比2组患者9个月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数据比价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对比2组患者护理9个月后血糖控制水平,观察组明显好于对比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60ff9ddeca34a_html_609163e8142e63e8.gif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75

7.58±1.36

6.36±1.07

9.67±0.92

6.95±0.73

对比组

75

7.56±1.27

7.49±1.20

9.65±0.88

8.38±0.95

t

-

0.0931

6.2469

0.1360

10.3367

P

-

0.9260

0.0000

0.8920

0.0000

3讨论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紊乱,最终表现为高血糖的慢性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3]。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群体,且以老年人居多,病程长,需终身治疗,为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一种先进护理服务模式,是将公共卫生和社区医疗有效结合,并使之形成独具特色的医疗护理方式[4]

社区卫生服务是最基层的卫生服务平台,是最接近患者的一级医疗机构,有着沟通、传递信息的先天优势,可以为患者定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安排讲座,受到老年人的喜爱。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使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通过普及疾病的危害、指导日常饮食、药物的合理使用等,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保健和预防的知识。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操作空间大、受众群体固定,在小区门口服务不但能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还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能更好掌握患者病情。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保健知识普及,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也有了充分的了解。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血糖控制水平和对比组相比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采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护理模式,效果良好,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勇,阮晓楠,张鸿,等.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07,19(007):367-368.

[2]杨玉岩.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v.36;No.833(35):145-146.

[3]郑志刚.全科医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031):365.

[4]朱颖,颜煜熙,吴敏.社区管理模式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00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