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群体极化的适用性和解释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网络群体性事件群体极化的适用性和解释机制研究

胡旺 梁树霖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文章探讨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性事件之间的联系,将群体极化这一概念用于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借助有力论据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深化,医患关系、环保问题、事故维权等矛盾日益凸显,具有圈层性、强关系和即时交流等特点的网络社群成为愤怒民众聚集发泄的重要渠道。2018 年,习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指出: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可见,加强网络社群群体性事件的监管和治理,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工作,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论揭示了个体行为主要受个性特征和群体环境影响。在群体性事件中,社群用户感知加入群体活动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诉求或宣泄负面情绪的目标,在网络社群群体性环境中,共同目标的用户相互暗示、情绪传染、扩散传播,导致了共同反应,助燃群体性事件,本文认为可以从群体极化视角解释个体卷入。

1.1 群体极化的适用性

在我国,网络社群不仅能够聚集大量有相似属性的同质用户,还能实现同步交流,支持多种沟通媒介,在群体沟通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因此,网络社群环境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助燃提供了沃土。本文认为探讨网络社群环境中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机制应该从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入手,因为群体性事件属于成员的共同行为,群体性事件中的互动沟通和合作性必将涉及到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群体对个体影响方面,可以选择群体极化进行解释,导入这一概念的理由如下:

第一,根据群体极化的文献梳理,互联网群体极化现象是现实中面对面情景的两倍多,此外,群体极化产生的条件是:有相互讨论沟通的平台;每个人都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群体规模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而网络社群的开放性,媒介丰富性和同步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些条件,因此,在网络社群群体性事件中,群体成员的交流互动存在群体极化效应。

第二,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群体行为,而群体极化揭示了在群体环境中,个体成员交流互动,彼此影响,从而导致的个体原有立场的强化反应,由此可见,无论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情绪的积累还是群体极化的个体反应加强,都是通过交流互动实现的,两者在实现路径上具有一致性。

第三,群体性事件是以交流平台为载体,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放大用户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群体性行为。群体极化最初的定义虽然体现的是个体层面的立场强化,但在群体环境中,大多数个体的立场强化有可能促使群体性思维和行为的产生,由此可见,群体极化能够解释个体反应的加强和群体行为,而群体性行为属于共同的情绪发泄和利益诉求,两者在产生的结果方面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网络社群的同步交流特点使得该平台具有群体极化效应,并能为群体性事件的酝酿和爆发提供可能。在网络社群的同步交流环境下,用户通过讨论能够宣泄情绪,寻找利益诉诸相同的群体,进而产生群体性行为,而群体极化解释了通过群体讨论产生的个体强化反应,进而有可能产生群体性思维和行为,两者在实现路径和产生结果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群体极化适用于解释网络社群环境中个体卷入群体性事件的群体性心理。

1.2 群体极化的解释机制

在群体极化成因的解释机制中,成为主流解释框架的是有力论据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

有力论据理论揭示了群体交流过程中信息互动导致的群体极化效应。在网络社群环境中,根据选择性接触理论,用户会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观点,立场或兴趣爱好相一致的信息,当用户认为网络社群的言论与自身的观念不匹配时,会采取措施降低这种不冲突,而网络社群的屏蔽、拉黑等功能以及自由退出机制促使用户能够回避不一致的信息,此外,网络协同过滤技术会根据用户偏好进行推送,促使用户快速寻找到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信息。由此可见,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和网络的协同过滤机制能够协助用户快速寻找并待在与自己观念相一致的网络社群中交流,其中大量同质化的有力信息作为论据可以进一步促进用户加强原有的观念。综上所述,基于选择性接触理论和有力论据理论,将信息性影响作为群体极化效应的解释成因之一,并重新选择信息性影响的关键衡量因素。

社会比较理论揭示了群体交流过程中个体希望被群体接受所导致的群体极化效应。在面对面的群体情境下,个体会受到群体的规范性影响从而选择与群体一致的观点并强烈表达。而在网络社群中,社群运行机制导致用户的自主选择性得到加强,用户不仅能够自由的选择社群加入,还可以采取屏蔽,拉黑,取消链接,退出等功能解除与社群的联系。与面对面情境下相比,在网络社群环境中,用户固然渴望被群体接纳并融入其中,但由于自主选择权的加强,促使用户希望被群体接纳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不一定需要通过强烈表达与群体一致的观点来体现,而是寻找与自身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思想观念等相一致的群体,导致网络社群中群体压力所造成的规范性影响明显下降。根据相似吸引理论,当网络社群凝聚的相似成员之间有共同的交流话题,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时,成员之间更容易相互认可对方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根据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理论,当个体成员置身于同质群体中时,对自我的知觉线索下降,将自我与其他成员视为一个整体,用户之间出于相似性而相互认同,接受对方的观点并重复强烈表达,进而产生群体极化效应,由此可见,由于相似性而凝聚的同质群体能够促使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具紧密性和持久性,这也是网络社群分众化运行的目的所在。综上所述,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相似吸引理论和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理论,结合网络社群的运行机制,将相似性影响作为群体极化效应的解释成因之一,并重新选择相似性影响的关键衡量因素。



(本文系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网络社群用户卷入群体性事件的心理行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SP20YBC365;本文系2020年度益阳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网络微社群集群行为的发生机制与监管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YS056)


参考文献

[1] 王世雄, 祝锡永, 潘旭伟, 等. 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形成机理研究 [J]. 情报学报, 2014, 33(6): 614-622..

[2] 黄微, 宋先智, 高俊峰. 网络舆情场中信息受众观点群落的连接鲁棒性测度及实证研究 [J]. 情报学报, 2017, 36(5): 503-510.

[3] 胥兴安, 王立磊, 张梦, 等. 群体服务失误下顾客间“关系”互动对抱怨的影响机制——群体极化和去个体化的中介作用 [J]. 旅游学刊, 2016, 31(10): 70-83.

[4] 青平, 张莹, 涂铭, 等. 网络意见领袖动员方式对网络集群行为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伤害危机背景下的实验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6(7): 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