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防治

努尔兰别克 ·莫尔达汗

新疆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6404

摘要:牛的病毒性腹泻也被兽医称为牛的粘膜病,主要是由黄病毒科感染,造成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此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动物疾病,特别是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国家中,发病率更高。我国属于牛养殖数量较多的国家,但是养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牛病毒性腹泻发病率高、传播速度极快,虽然不会轻易造成大批量死亡,但是会限制整个牛群的健康发育,若是犊牛患病,那么临床症状表现非常明显,还会加大致死概率。牛病毒性腹泻虽然在我国的肉牛养殖中比较常见,但是一些基层的养殖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症状,还有很多养殖人员的动物疾病防治水平不高,经常会因为工作上的疏忽造成整个牛群患病,给养殖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引言

牛病毒性疾病虽然是因为病毒侵入造成的疾病发生,但是与养殖厂的养殖环境和温度管理水平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另外,这种动物疾病会感染不同生长周期的肉牛,当犊牛感染之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最为突出。然而成年肉牛一旦患上该病,多数都是以隐形发病的情况经过发病初期,养殖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养殖经验会很难察觉,如果养殖人员没有及时做好防治措施,那么养殖厂内的传染源会一直停留,并传染给其他健康发育的肉牛。因此,养殖人员必须要具备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的判断能力,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促进养殖厂的可持续发展。

  1. 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牛病毒性腹泻是存在急性期的,急性期普遍存在犊牛中,患病犊牛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精神状态会随着患病时间越来越差,体温迅速升高到40℃以上,还会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同时,犊牛的鼻腔中还会流出透明液体,随着病情的发展变为带脓的液体。另外,患上病毒性腹泻的病牛短时间内会出现精神萎靡,通过临床检测后明显发现白血球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出现了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症状;患病牛患上病毒性腹泻后,行走时速度放慢,还会明显看到身躯弓起,皮毛杂乱,可能还会出现间断性的腹泻,以及呼吸频率和脉搏跳动速度增快等。病牛分辨也是比较好判断患病情况的,前期患病病牛排出的粪便比较稀薄,呈瓦灰色,随着病情的恶化,排出的粪便由稀变粘稠,甚至还会伴有血液,颜色呈浅灰。总的来说,犊牛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做好治疗措施,那么可能会出现机体脱水过高,使病情恶化,增高病死率。若是哺乳期间的母牛患上了病毒性腹泻,那么分泌的乳汁浓度和含量会逐渐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停止分泌乳汁的现象;妊娠期母牛患上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是突然流产,并且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

  1. 牛病毒性腹的防治措施

肉牛发生病毒性腹泻虽然是由病原体感染,但是却与养殖厂的养殖环境、饲养水平、检疫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减少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概率,那么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此提高养殖厂的肉牛饲养管理水平,为养殖厂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2.1做好饲养环境卫生工作

养殖人员要定期对牛舍、牛舍周围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选择消毒剂时最好选择一些副作用小,无毒无害的药剂,避免消毒剂中存在有害化学物质,给肉牛健康生长带来危害。同时,做好牛舍消毒之后,还要加强对日常喂养环节中饲料、纯净水的消毒工作,保证牛肉采食的饲料安全、健康。最后,养殖人员每天都要清理牛舍内残留的粪便,以此保证牛舍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传播蔓延。

2.2加强检疫环节

在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过程中,加强免疫环节可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了切实际减少、控制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各地区相关部门要尽快构建一套完善的肉牛检疫程序,加强养殖厂的养殖管理和牛出栏后的运输管理工作,避免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牛病毒性腹泻进行大面积传播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用来做进出口养殖的牛群,更应该加强检疫工作水平。另外,定期对养殖厂中的肉牛做好检疫工作,了解不同养殖厂的养殖情况以及动物疾病的流行动态,对养殖周围的环境做足够了解,更好保护养殖地区牛群的健康情况,以此来减少病毒性腹泻的传播概率。免疫接种作为最科学的牛病毒性腹泻防治手段,不仅能减少患病几率,还能控制因患病造成的牛群感染。生长到6~10月龄的牛只,从初乳中获取的母源抗体水平不断下降,这时加强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或者接种灭活疫苗,可以控制和减少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的概率,选择的疫苗必须要安全,同时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接种。

2.3提升饲养管理水平

饲养管理也是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的重要一环,所以养殖人员要保证日常饲料供应充足,选择一些正规的饲料生产厂家购买饲料,不能一味盲目的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避免牛群出现应激反应,或者厌食等情况,只有科学喂养,才能真正提高肉牛免疫力,减少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几率。

2.4治疗方法

目前在治疗牛病毒性腹泻方面,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常常通过对症治疗方式来对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进行控制。运用午夜疗法和收敛剂可以缩短牛病毒性腹泻病程,促进病牛早日恢复,有病牛发现时,及时运用抗生素,控制和减少细菌继发性感染,降低死亡率,可以运用药用炭灌服进行止泻,同时运用静脉补液法进行补液,并选择 VK 与 VC 和氢化可滴松进行肌肉注射,运用庆大霉素、青霉素肌肉注射,避免发生继发感染。病牛症状较轻的可以用黄芪多糖水,并运用卡那霉素或黄连素止血消炎,利用综合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使病牛早日恢复健康。另外在开展治疗过程当中还应将相应的治疗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如病牛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用药的时间以及剂量治疗疗程等。在患病肉牛康复之后,养殖人员不能立刻把康复牛放到牛群中养殖,避免康复牛在短时间内会向外排出病毒,造成病毒性腹泻在整个养殖厂内反复发生的情况。若是新引进了牛群,那么必须要做好严格的血清检测和隔离养殖之后,才能进行混养。

结语

牛病毒性腹泻是牛养殖行业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疾病。这一疾病的传播类型较多,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还可能通过环境、饲料等情况实现间接感染。同时,不同生长周期的肉牛在患上该病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犊牛、哺乳母牛和妊娠母牛的症状比较明显,带来的养殖损失也最大。因此,养殖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养殖水平,及时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肉牛是否患病,做好综合防治措施,把病原控制在初期。

参考文献

[1]陈萌,刘朋,程子龙,等.山东省规模化奶牛场常见传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牛业科学.2017,(4).74-77.

[2]徐树兰,李少英,冷雪,等.鉴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5).1001-1006.

[3]王占,王大帅,韩雪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综合征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9,(24).151.

[4]陈萌,刘朋,程子龙,等.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2018,(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