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刘梦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70


摘要:通讯和交通在工人运动的组织和团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发展也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但是传播道路是曲折的,更需要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两个必然”理论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两个必然


《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仍然对当今时代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在信息时代更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共产党宣言》中说到:“工人有时也得到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斗争的真正成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愈来愈扩大的团结。这种团结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团结,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1]从中可以看出,交通、信息缩短了工人组织在空间上的距离,同时也使其思想上的联系更加密切,理论传播时效性更高。中世纪时,由于交通、信息不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工人组织的联系都是靠刊物等方式,信息达不到有效地传播,联系上也达不到有效地沟通。由此可见,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工人组织实践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解决了工人组织的地理问题,传播环境的开放性、自由性也使无产阶级更好的表达自身愿望、促进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对无产阶级的的引导,用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扩大受众群体,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较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容易被互联网引领价值观。

但是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沉默的螺旋”以及拟态环境也威胁到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进程,大多数人所推崇的文化会被先实行,外加互联网发端于美国,资本主义利用这一市场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理论,先进的资本主义利用先进的技术传播着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不仅要看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解决其带来的弊端,针对此,无产阶级也可以通过网络将不同地域的工人组织起来,构建思想的统一战线,占领思想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1. 对“两个必然”理论理解加深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后被广为流传的两个必然形成——无产阶级必然胜利、资产阶级必然灭亡。

造成两个必然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是因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这种变化是由生产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生产已经变成了社会化了,但是生产资料还是属于私

有制,仍然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这就需

要新的生产关系代替之前旧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最初的资产者在此后的日子里迅速壮大,进而成为推翻封建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的呢,最根本的原因还应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中去寻找,即生产力的发展与封建所有制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不断发展,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在适应发展的生产力了,必须有新的所有制关系替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并引发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所有制关系对生产力反而起到阻碍作用,最终被资本主义所代替是必然结果。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也就必然要求生产资料也为整个社会所有,因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已经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规律。[3]

在“两个必然”之后,马克思又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理论,但是两个结论并不是想矛盾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具有辩证思维,要用联系、发展、否定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片面的单独看待这两个理论,结合上下文对两个理论进行全面的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各个国家爆发革命所需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一定是具备了主客观条件的,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过渡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还有很多走上过渡道路的国家大部分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实践证明了“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理论。


作者简介:刘梦月(199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1参考文献: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新时代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M]刘勇,韩叶;《学术探索》;2020-11-15.

3] 石镇平,包彩娥.重读《共产党宣言》有感[N].苏州大学学报.201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