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6
/ 2

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

雷超

丽水市莲都区黄村农业技术服务站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茶叶是带动莲都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对茶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户也越来越关注茶叶生产质量。当前,在政府部门领导下,莲都区积极推广了大量新设备和新技术,促进该地区茶叶连续多年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众所周知,茶叶生长具有周期性特点,受管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病虫害。不仅会降低茶叶质量、产量,还会为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结合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茶园;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茶园病虫害一直以来都是茶叶栽培的痛点。一旦发生,轻则影响茶叶健康生长,从而降低其质量和产量,重则导致茶叶死亡,为农户造成巨大损失。并且一些病虫害存在隐蔽性特点,发生初期不易察觉,一经发现说明已经造成大范围破坏,不仅增加治理难度,还会提高治理成本[1]。所以,在茶园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早发现、早治疗”基本理念,尽可能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同时需要大力推广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促进茶叶种植行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茶小绿叶蝉发生状态及防治措施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其若虫和成虫主要以吸食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主。被侵染的茶树芽叶会逐渐黄化,叶面转变为红色,并且叶片质感粗糙。如果治理不及时,会导致茶树叶尖和叶缘产生焦枯现象,表面呈红褐色,同时芽叶会逐渐萎缩,并停止生长,最终导致叶片全部焦枯,整体如同火烧状,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如果将受到虫害侵染的茶叶制成干茶,不仅口感苦涩,而且碎末较多。结合茶叶种植经验总结来看,这种害虫每年发生9代,并且具有趋嫩性特点,第一代若虫多发生于5月上旬左右,危害高峰期通常在9月份。

针对茶小绿叶蝉虫害防治,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第一,在茶叶栽培过程中做好茶园管理工作,定期浇水、施肥、灌溉,并清理杂草,保证生长环境良好,提高茶叶抗性。第二,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当采茶,或者对茶树进行修剪,将带有虫卵的梢芽去除,避免害虫大范围繁衍。第三,针对已经产生该虫害的茶园,可以将2.5%天王星1000倍稀释液喷洒在爆发虫害的茶园中,降低虫害危害程度。

  1. 黑刺粉虱发生状态及防治措施

黑刺粉虱成虫为灰白色,能够在茶园内飞翔,幼虫时期对茶树的危害较大。若虫主要以吸食叶片背部汁液为主,在危害叶片的同时会分泌排泄物,如果落到下方叶片,会滋生霉菌并引发烟煤病,阻碍叶片光合作用[2]。长期会阻碍茶树健康生长,导致其涨势较弱、芽叶逐渐减少,枝叶随之枯竭,严重甚至会造成茶树死亡。这种虫害通常每年发生3-4代,成虫羽化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一般第一代较为整齐,第二代之后时代重叠。

针对黑刺粉虱虫害,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防治:第一,结合茶树生长态势进行合理修剪,将较为密集的枝叶或受到虫害侵染的枝叶去除,使茶园内部维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和光照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及时进行中耕、施肥、灌溉等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茶树抗虫害能力。第二,在受到虫害侵染的区域喷洒真菌制剂500倍稀释液。如果虫害危害范围不大,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将受害枝条去除。第三,黑刺粉虱天敌较多,茶农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防治,即饲养寄生蜂、瓢虫等昆虫,在黑刺粉虱爆发期来临前,将昆虫放入茶园内,从而抑制黑刺粉虱繁衍,这种方式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有利于促进茶叶种植持续发展。

  1. 茶橙瘿螨及茶叶瘿螨发生状态及防治措施

茶橙瘿螨外形与胡萝卜相似,通体呈橙红色。茶叶瘿螨外形为椭圆状,通体呈黑色。呈螨主要以吸食叶片汁液为主,对嫩叶危害较大。受到侵染的叶片正面主脉呈红色,背部呈褐色,并且表面分布不同规则锈斑,叶片整体光泽感较差,芽叶出现萎缩现象,同时叶片较脆,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裂开,严重会危害茶树整体生长态势。这种虫害一般在高温、干旱天气多有发生。其中茶橙瘿螨每年发生9-11代,茶叶瘿螨每年发生10-15代。

针对茶橙瘿螨和茶业瘿螨,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防治:第一,在茶叶种植和栽培过程中,做好茶园管理工作。茶农需要在冬季将残枝败叶集中烧毁,并将园内杂草进行清理,有效减少虫害源头。同时需要做好茶树浇水、施肥工作,尤其干旱少雨季节需要增加灌溉次数,保证水分充足,从而提高茶树抗性[3]。第二,通过分批多次采茶方式,抑制虫害蔓延和发展。第三,对受到侵害的茶树喷洒73%克螨特2000倍液,将虫害危害降到最低。

  1. 茶云纹枯叶病发生状态及防治措施

茶云纹枯叶病又叫做叶枯病。主要以危害茶树老叶和成叶为主,初期爆发时叶尖和叶缘会出现大小不一水渍状斑点,斑点呈黄褐色,随着疾病扩散,斑点会逐渐转变为褐色,病健交界位置有一条黑褐色线纹相隔。中央为云纹装,主要呈褐色或者灰白色,后期斑点会逐渐转变为黑色小粒点,导致茶树叶片变脆,受风力等影响容易脱落。

针对这种疾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防治措施:第一,做好茶园管理工作,实时中耕除草,如此能够将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土面或者病叶全部深埋到土壤内部,有利于减少茶园细菌积累数量。第二,做好抗旱、防冻等工作,结合茶树生长态势施加肥料,全面提高茶树抗病能力。第三,在患有茶云纹枯叶病的茶园中喷洒75%百菌清1000倍液,该药剂安全间隔时间在2周左右。针对非采摘茶园,可以对患病茶树喷洒0.7%波尔多液。

  1. 茶煤病发生状态及防治措施

在茶园栽培、管理过程中,时常存在茶煤病危害茶树现象。这种疾病来源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浓色霉病菌和茶新煤炱另种。该疾病以危害茶树叶片为主,受到侵染的茶树叶片表面会产生不规则圆形小斑点,斑点初期为黑色,随着病害加重,会导致叶片表面整体覆盖一层黑霉,严重甚至会扩散到整个茶园,只有茶树上部茶芽保持绿色。另外,这种疾病会阻碍茶树光合作用,影响芽叶健康生长,最终导致茶叶整体减产。

针对茶煤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防治:第一,做好茶园管理工作,对茶树进行合理修剪,使茶园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如果雨季降雨量较大,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湿气过大滋生霉菌,为茶树生长营造良好环境[4]。第二,做好虫害防范工作,尤其是蚜虫、蚧壳虫,都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害虫,需要结合虫害每年爆发高峰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控制。第三,在患有茶煤病的茶树上喷洒75%百菌清1000倍液。

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园病虫害发生前期通常有迹可循,需要茶农做好防范工作,本文结合常见的集中病虫害发生状态,提出有效防治对策,旨在为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建忠. 茶园管理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4):176-177.

  2. 覃月金,唐永宁,王胜安. 西林县古障镇茶园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综述[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8(6):72-75..

  3. 陈廷弟. 黎平县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J]. 植物医生,2017,20(2):30-32.

[4]田忠正,姜军侠,李帅,等. 陕南茶树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18,62(6):71-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