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结局及血糖的影响

/ 2

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结局及血糖的影响

玉珍 1 杨碧波 2

  1. 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中心卫生院 福建 芗城 363000

2.漳州市长泰县总医院 福建 长泰363900

【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结局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连续护理,比较两组胎儿结局、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血糖,减少胎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连续护理干预;胎儿结局;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为孕妇常见疾病,可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及发育,同时还可能对胎儿结局造成影响。对此类患者,需要通过积极指导、有效干预,协助改善血糖水平,促使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1]。连续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可为患者提供连贯性干预服务。本研究选取86例患者,以分组研究方式,探索连续护理干预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26.57±4.30)岁;孕周26~31周,平均(30.05±0.58)周;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26.60±4.41)岁;孕周25~31周,平均(30.01±0.52)周;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孕妇住院期间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注意床单位卫生,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指导科学饮食,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连续护理:(1)组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牵头为组长,5名资深护士为组员,共同组建连续护理小组。组长起监督与指导作用,组员负责落实护理工作。在患者入院后,组长先对患者基本情况做全面了解,分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护理计划。(2)构建健康档案:责任护士为患者建立妊娠期专用健康管理档案,登记患者病史、病情、制定的护理计划、每日血糖水平。在管理档案中,单独制作一个护理记录单,用来记录每天实施的护理工作内容、取得的效果、后续的护理重点。护士每次在护理工作完成后,需填写护理记录单,做好记录。(3)连贯护理:患者住院期间采用现场护理方式,患者离院居家期间,护士需通过微信或电话,持续落实护理干预,每周至少1次,并做好记录,让患者随时得到护士的帮助。(4)优化健康教育方法: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基础上,提供多种健康教育途径,包括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健康知识宣讲视频、分娩知识宣讲食品、饮食调控食品、运动方案食品等,鼓励患者与家属共同学习,护士每日询问患者学习情况,耐心解答其疑问,鼓励患者根据学习到的知识,科学饮食,合理运动。(5)运动指导:在常规鼓励患者运动基础上,结合其身体状况,为其开具运动处方,指导在餐后1h展开运动,时间为30min至40min。运动项目为患者喜欢且适合的类型,包括散步、体操、孕妇瑜伽。提醒每次锻炼后,对胎心及血压进行监测。(6)胎心监护:在孕28周后,提醒孕妇早中晚分别实施胎心监护,每次监测1h,每日做好胎心监测记录。

1.3 观察指标

(1)在护理前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分析两组患者的胎儿结局,包括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早产。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60b5eebc96b74_html_c4f81b1e424aabaf.gif ±s)、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与60b5eebc96b74_html_5c5682b145328929.gif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b5eebc96b74_html_c4f81b1e424aabaf.gif ±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9.86±1.30

8.24±2.36

9.45±1.02

7.20±0.48

观察组

9.91±1.45

7.01±1.52

9.51±1.04

6.07±0.25

t

0.168

2.873

0.270

13.692

P

0.433

0.003

0.394

0.000

2.2两组胎儿结局分析

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胎儿结局

组别

例数

巨大儿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新生儿窒息

早产

不良结局[n(%)]

对照组

43

4

3

2

2

11(25.58)

观察组

43

2

1

1

0

4(9.30)

Χ2






3.957

P






0.047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主要是通过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孕期监测等,改善妊娠结局,但因缺少系统性护理计划,有时难免存在遗漏或重复护理的问题[2,3]

连续性护理是近年来得到重视的新型护理方案,其重点在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连贯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非一直住院治疗,有的患者需居家休养,连续护理干预可以将医院护理和延续护理结合起来,患者在医院时当面护理,患者居家期间通过微信或电话继续干预,这样能够保证护理干预的连贯性[4],真正做到让患者在需要时获得帮助、给予患者正确指导,这对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及预后均十分重要。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明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连续护理干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血糖,减少胎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冰, 李妹霞, 杨亚妹. 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对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02):359-362.

[2]徐红艳, 王春秀, 边志艳. 个性化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0, 044(004):641-642.

[3]魏小华, 白飞月, 张瑶,等. 知信行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9, 23(7):1400-1403.

[4]张静静.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后妊娠结局的观察[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 16(06):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