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进展

白马拉姆

成都中医药大学 610000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病,且高血压常伴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2002年≥60岁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1%,到2012年为58.9%,10年间上升幅度接近20%【1】。据调查统计,心血管疾病是我国首位死因,其中高血压为第一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病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病人必须极度注视。本文对老年人高血压及一些治疗方案的进展进行一下综述,从而帮助老年人更快的了解高血压病,进而提高对高血压病的重视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治疗,药物,非药物,进展。

1.老年人高血压的概述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 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定义为单纯性收缩压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血管顺应性下降动脉管壁硬度增加等原因,使老年患者发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而老年高血压有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存在直立性低血压现象等自身的特点,同时常伴有并发症。患有高血压病时,若不及时治疗,则随着血压持续升高,最终造成重要靶器官的损害,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严重后果。

2.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

(1)理想的抗老年人高血压降压药的标准因符合以下条件:

持久、平稳、降压;对电解质、糖、脂肪代谢无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有利的影响);安全、无不良反应(不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不引起水钠潴流;不降低心、脑、肾重要器官的血供;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能防止或逆转心肌和血管的重构;长期使用,无耐受性及停药反跳现象;服用简单,方便依从性高。

(2)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根据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作用部位不同,可将抗高血压的药物分为利尿药、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T1受体阻断剂等。利尿药: 利尿剂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一类降压药物。利尿剂可以通过减少血容量,使患者血压下降。该研究【2】表明含利尿剂的降压药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增加低血钾症发生率, 不适合长期使用。故利尿剂在降低血压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尿量水平,防止出现低钾血症。钙拮抗剂(CCB):包括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外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从而降低血压。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与其他种类降压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来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发挥降压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舒张小动脉,从而使血压下降。临床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特别是常规疗法无效的严重高血压。通常起效较快,副作用较少。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咳嗽等副作用的患者。AT1受体阻断剂:AT1受体阻断剂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器官保护作用,几乎不出现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高血压病是一组综合症, 常伴有其他疾病存在。因高血压病因复杂,并发症多,老年人在控制高血压时要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 并且对其他疾病亦须控制。

2.2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表明【3】,单靠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并不能获得持久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并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发生,降低心血管风险。健康生活方式的措施包括限制食盐的摄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及讲究心理卫生。坚持以上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依从性,在患者面对疾病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家人、亲戚、朋友等给予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时也可大大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4】。

2.3药物治疗的利弊

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该病一直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只能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控制或减轻该病给患者带来伤害。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式。利尿药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降压药,其中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为广泛,因噻嗪类利尿剂可以减少血清中的炎症介质,且炎症介质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危险因素指标,从而可以降低血压,通过临床用药对比, 噻嗪类利尿药药物降压效果优于其他类降压药。RCTS表明小剂量利尿药可以预防冠心病和降低总死亡率,还可有效预防脑卒死和充血性心里衰竭,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当噻嗪类利尿剂单一用药长期服用时,会导致尿钾的丢失, 易发生低血钾、电解质紊乱、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 所以用药时一定要补充氯化钾,当患有并发症时,小剂量的氢氯噻嗪联合依那普利能够更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安全性也更好,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所以利尿剂是临床降压药中一线药。而钙拮抗剂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此研究【5】表明CCB、ARB、ACEI在治疗高血压病时,产生的腹痛、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症状的比例不同,且患者的转归率也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高血压药产生了不同的不良反应,所以高血压用药时一定要按医嘱,严格安全的用药。

3.小结和展望

以上对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进展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从高血压的诊断,降压药物的机制到治疗方案的益处。老年人是高血压患者中的高危人群,必须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老年人老血压患者要想控制正常高血压,要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 医生要帮助患者做到正确饮食, 要注意适量的运动;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降压药要按时服用,不要随意的停药或者换药,如果血压得到控制,那这个药就说明可以长期的服用。



[1]公绪合,李虹伟.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0,25(01):77-81.

[2]庄玉荣.含利尿剂的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钾和尿酸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7):123-124.

[3]隋小芳.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128-129.


[4]李静,范利,华琦,蔡军,陈鲁原,陈伟伟,陈晓平,郭艺芳,何青,胡亦新,姜一农,李南方,李为民,李燕,李悦,李勇,马青峰,皮林,宋海庆,孙希鹏,王青,王增武,吴海英,吴海云,谢良地,杨进刚,杨伟.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02):81-106.


  1. 杨树国,陈良华.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0):1082-1084.


作者简介:白马拉姆(1997.11.30—),女,藏族,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