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

李栋

身份证号: 45010219860608****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居住问题日益严重。现今城镇人口在不断扩大,尽管房屋建筑也在逐渐发展,但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现在城市的建筑逐渐向高处发展, 现在超高层建筑已经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但现今我国的超高层建筑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且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预警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应时刻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进而促进我国的建筑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安全预警管理

引言:如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为了保证居民的需求,现今超高层建筑逐渐被各地区推行建设。现今超高层建筑技术还有许多不足,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导致了很严重的人员伤亡问题及经济损失。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由于它的建筑规模较大、且建筑时需要的高处作业这些都包含很多的危险因素,为了降低超高层建筑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就需要注重建筑质量,做好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工作,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1超高层的建筑特点

我国现今已经建筑了多所超高层建筑,其中2016年建造完成的上海中心大厦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十大地标性建筑之一。依照其的建筑施工,得出大多数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及难点。超高层建筑不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一般都在40层以上,,且建筑高度超过了100米。根据世界现今的最新标准,建筑高度超过了300米即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由于建筑层数多,主体结构复杂,建筑高度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超高层建筑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在商业密集的地区,节约了土地资源,满足了多数人的需求,并作为地标建筑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在建设时也存在很多施工技术难点,第一是成本造价高,就其中的供水、供电、排水等就较普通建筑有更高的要求,另外超高层建筑需要考虑上下楼速度问题,多数都会考虑电梯的安装问题,保证满足高峰时期的使用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建筑主体的稳固性,现今大多数时候都是选择施工简便、节约成本、还可以保证质量的建筑材料。并且如今超高层建筑子系统多、功能复杂,例如抗风、抗压等功能对于密闭性的要求十分严格,这就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超高层建筑由于它的建筑高、体量大,所以对于地基的建设有很高的要求,必须采用足够支撑高层强度的深地基,并在持力层嵌入威风化岩层。保证足够支撑建筑的主体结构。另外超高层的容纳数量较多,与之配套的地下室也有要求,尤其是停车场、停车位的需求,以及施工过程中地下室的建构稳定度,防止发生坍塌事故,还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为了保证各地区的地标建筑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对于装饰问题多加考量,保障有独特的亮点,与其他建筑有区别,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1]

2 现今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安全预警管理现状

现今我国的安全预警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大多数的预警方法还是依据时间点来评判分析施工安全的状态,主要是按照整个项目来进行评价,只是一个用偏整视角的静态综合预警模式, 但是从施工方面来说,对于危险源辨识、评估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方面内容还有欠缺。综上所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近些年来,我国的安全预警体系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现今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需要,所以需要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为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2]

3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

现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存在冲突,因此超高层建筑开始出现,目前超高层建筑还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施工方对于安全问题关注度不够,安全管理理念淡薄,几乎没有大事故发生不会特意去做各种检查,监管部门及监理人员聊胜于无,对于各种安全问题监管不力,且没有明确的安全业绩评估指标,几乎大部分管理人员权限混乱,也没有专人负责,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事前预防措施缺乏,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

4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的优势及应遵循的原则

现今我国的超高层建筑还没有科学的安全预警体系,所以需要加强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一个合理的安全预警体系可以对整个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进行预测评估,极大的降低安全风险。现今常见的事故类型大致可分为几类,例如高空坠物、触电等,这些事故可以通过安全预警技术进行避免,根据当前掌握的数据采集方式,建立起真正保障安全且巩固施工安全的安全监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现今的安全管理工作想要得到提高,需要弃去糟粕留其精华,按照国家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在施工前做好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得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对安全制度了如指掌,组织好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工作,保证各部门相互制约,进而在总体上保证安全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施工方在承接工程时要考核工程是否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且证件的级别是否符合公司的承接范围。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需要对整个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这就要求负责人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循安全施工条例,认真落实安全建设工作,并设立严格可靠的生产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安全问题

[4]

加大对于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资金问题,确保每笔资金的用途清晰明确,保证各部门都有足够的资金开展工作,在实际施工时,寻找时机开针对性的教育讲座或者实践活动,使所有人员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态度。除此之外对于所有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为其提供健全的防护用具,并依法签订劳动协议书,及时办理相关的保险,全方位的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到个人身上,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对于细节方面加以注意,做好记录工作,时刻督促各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负责,不敷衍不投机取巧。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及运输存储的管理工作,选择有合格证明的产品,查看建筑材料的合格证,在建筑材料实际使用时进行二次审核,防止运输或者存储时发生损坏,影响最后的建筑质量。建筑时按照国家要求做好每一个步骤,不偷工减料,杜绝差不多现象。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发现有不良行为发生时及时进行处理,杜绝再次发生,积极宣传安全理念,合理组织会议,提高员工的重视度。制定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提高自身意识[5]

5结语

现今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还存在欠缺,常常有安全事故爆发,因此建立合理的安全预警管理体系,可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余绍江.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 环球市场, 2019, 000(027):363.

[2] 丁永洁, 詹曜珲. 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 居舍, 2019(15):132.

[3] 王成武, 任烨军, 单宏伟,等. 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疏散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施工技术, 2020, v.49;No.553(06):28-30.

[4] 孙晓宾.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2):P.1-2.

[5] 李天琦.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