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补药应注意些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服用补药应注意些什么

银红梅

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每到秋冬季节时,有些身体虚弱或年纪大的人,就会选择补药或补品进补,在补药服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服用时一定要注意,既不能过量,也不能随意进补。如果补药服用过量,就会发生流鼻血、上火等症状。有些身体健康的人在服用补药时,要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才能实现进补身体,还能避免身体受损。养生进补的人参、鹿茸及羊肉等,无论食补还是药补,要注意养生进补不能盲目,要注意相关禁忌,才能确保进补方法正确,保证身体健康。本文对服用补药应注意的内容进行简单讨论,仅供参考。

1.服用补药的作用

补药包括成药、饮片。其中成药指阿胶制品、虎骨酒及参芪补浆等药物,饮片包括人参、当归及黄芪等单味中药饮片。一般饮片可以加汤剂中入药,也可以加入食物煎成汤剂。成药包装完整,可以即开即饮,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口味较好,容易为人们接受。市场上营养补剂类型较多,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等知识的普及,很多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过于忧虑自身的身体健康,过度依赖营养品和补药,有些人即便身体无病,也会滥用补药。这种情况不仅无法起到补身的效果,而且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增加其他疾病,甚至使原本健康的身体受到影响。正常服用补药可以增强体质,帮助机体补充元气,以此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服用补药对于一些常见的老年疾病,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和强身健体的作用。可是,补是针对虚所补,对于正气不足,中医辨证为虚证的患者,才可以选择补药进补。虚证可以分作阳虚、阴虚、气血虚及脾肾虚等证型。中医用于不同证型的辨证给药,坚持辨证论治,通过针对性进补,对于阳虚、阴虚、气血虚及脾肾虚不同的进补方式,做到哪里虚补哪里,才能实现不偏补,不漏补,不会补而助火。

2.服用补药的注意事项

2.1分辨病证后进补。补是补虚亏与不足,中医病证表现复杂,有些人表现体虚却夹杂实证,对于虚中夹实病证的患者不能进补。对于乏力、精神差、胸闷、食欲不佳、便秘、舌苔黄腻等证象的患者,如果选择补药进补,无益于火上浇油,病上加病,不仅会加重临床症状,还可能会滋生其他类型的疾病。进补前要分辨病情的阴阳及病证虚实,根据医嘱用药,使用药具有针对性,避免滥用药物加重病情。

2.2注意用药量。补药进补后经脾胃消化、吸收,再演变为人体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补药进补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可是,用药进补要坚持循序渐进,只有逐步按医嘱进补,才能实现有效的进补效果。不能见到虚证就进补,过量进服补药,心急用药过量,会使脾胃消化不良,引起腹胀,不适,引发其他病证。有些患者由于有大手术或大出血病史,导致正气欲脱,例如:使用人参进补时,可以选择30g人参煎汤的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补充体虚,起到有效的救治。如果长期存在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养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药性平和,药效和缓补养品,坚持长期少量进补的方式,坚持早晚两次进补,每次少量用药。

2.3补药煎服方式。补药如果为补益药饮片,一般选择了植物根、茎块等部位,这是由于这些植物部分具有质地致密的特点。对补药煎药前,要将药物浸泡于水中,水没过药2-3cm,大火煮开再以文火煎煮,一般要在90min左右,煎药中间要对药物翻对,保证药物煎透,每剂药可以用水煎煮两次,第二次可少加水,减少煎煮时间,药汁多于餐前空腹饮用,在早晚两个时间段用药。

2.4进补季节的选择。补药的服用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一般由冬季进补,这是由于中医认为冬三月者为封藏,表明冬季是养精蓄锐的季节,可以控制来年开春后再患疾病。尤其是年老者、体虚者、慢性疾病的患者,长期身体不健康,选择冬季进补可以起到较好的进补效果。例如: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在冬季时病情会加重,如果选择夏季进补,中医称作冬病夏治,这是由于夏季为疾病缓解期,虚象突出进补,可以起到固本的作用,能控制冬季时病情的发作。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药,忌随意滥用补药,在合并感冒、感染性疾病等情况时,要暂停各种补药。

3.举例服用补药的相关问题

以六味地黄丸为例,人们都知道六味地黄丸属于补肾的药物,针对腰膝酸软和精力不足的人群,符合肾阴虚证型都可以进补六味地黄丸,患者自己各种症状对症就可以到药店买六味地黄丸自行进补。人们经常要问六味地黄丸有时并不能起效。这是由于有些人用药方法不当。功能补益类药物一般是空腹用药,脾胃功能较好患者可以餐中用药。可是,六味地黄丸属于补肾药物,要餐前服药,才能发挥药效,起到直入下焦和补益肝肾作用。中药中丸药缓缓起效,并不能突然起效。有些患者脾胃虚弱,无法运化药力,用药后效果不明显,还会有腹胀、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补益类药物摄入后,因脾胃虚弱,导致运化不利,影响药物效果,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分析是否脾胃虚弱,要到院由医生诊治确诊。才能针对患者机体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药物疗效。

有些日常服用补药的患者,如果没有控制进补剂量,过多进食就很容易发生问题,例如:流鼻血。所以,进补时要适当搭配蔬菜、水果。有些服用补药的患者要注意日常锻炼身体,不能坚持锻炼身体,体质太差,也会影响补药的效果。患者要控制日常饮食结构,不能食用过于油腻的、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影响身体机能,影响进食的补药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4.小结

总而言之,要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在日常服用补药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进补过量,要适当进补,才能保证补药的作用,避免身体受到不良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服用补药过程中注意饮食的搭配,例如:服用人参时忌食萝卜、茶叶,避免药物功效受到影响。有些补药可以温补身体,要选择餐后进补用药,不能过多进食寒凉食物,出现一补一败的情况。补品补充人体营养,富含丰富高蛋白,所以,要注意不能进补量过多,感觉身体疲劳消失后,要停止进补,避免进食过量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越补越差。任何补品在进补前都要遵医嘱,咨询医生后使用,避免药物和其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