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罗世保

宝兴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600


脾胃是后天之根本,也是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胃在人一出生时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诊病时,不论年龄大小,均需要观舌象、问饮食、查大便、诊脉象,因此脾胃的重要性显现无遗。

一、常见的小儿脾胃病症

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主要以呕吐、泄泻、脘腹痛、厌食、积滞、疳病、滞颐为主。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的,导致乳食从胃、经口而出,是小儿脾胃病症中常见的一种病,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食伤,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饮食者,其病总属于胃,说明呕吐和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泄泻则是小儿常见病中典型的以大便次数、大便量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状态,泄泻可分缓急两种。脘腹痛主要的疼痛部位是胃脘、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之上的位置,可根据不同位置分为胃脘痛、脐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胃脘痛指的是胃脘部位的疼痛,脐腹痛指的是肚脐周围部位发生疼痛,大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上、胃脘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小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下、腹部正中发生的疼痛,少腹痛指的是小腹部两侧出现疼痛或一侧疼痛。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有些患儿无法描述具体的疼痛位置,常常会出现叙述含糊的情况,因此需要由医生进行判断,将此类疼痛统称为脘腹痛。厌食指的是小儿长时间的见食不贪,发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小儿厌食和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滞指的是由于内伤乳食,使小儿出现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畅的脾胃病症,此类疾患会使小儿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以便秘或大便酸臭为典型的特征。疳病是由于喂养方式不当或受到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小儿的脾胃处于长期受损的状态,导致小儿的气液发生耗伤,引起了一种病症。滞颐指的是在小儿口中不由自主地有涎液流出来,也就是俗称的流口水,由于涎液会浸渍在颐下位置,甚至可使颈部发生糜烂甚至对小儿胸前位置形成影响。

二、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

小儿脾胃病的病因通常是由于外感六淫或秽浊之气直中脾胃导致的,或是受到乳食所伤、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过度食用生冷、油炸类食物,对小儿脾胃造成了损伤。情志因素也是引起小儿脾胃病的一大诱因,年龄较大的儿童若是出现了被打骂或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会导致儿童发生肝气犯胃、肝脾不调。正虚因素在小儿脾胃病的病因中指的是先天禀赋不足,小儿脾胃虚弱或出现延误治疗、久病不愈的情况,均会对脾胃造成损伤。以上各项诱因可以单独作为一项诱发因素,导致小儿出现脾胃病,也可以错综复杂,给小儿健康埋下安全隐患。小儿脾胃病的病机主要是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其中胃失和降是胃气受到损伤,导致胃气不降,反而出现胃气上逆的情况,导致小儿出现呕吐。脾失健运是由于脾气受到损伤,不能运化水湿、水谷,也不能够对水谷之精微进行传输,因此出现厌食、积滞、泄泻、疳症等问题。气机不畅则是由于脾和胃的相互作用发生升降失调,导致脾胃受到损伤,引起积滞、厌食、腹泻、呕吐等小儿病症。

三、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脾胃病的辨证施治中,健脾益气的常用方剂为健脾丸、益黄汤、七味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和胃降逆的常用方剂中,则以益胃汤、橘皮竹茹汤、黄连温胆汤、小半夏汤、藿香正气散、丁萸理中汤较为常见。调理气机的常用方剂中,金铃子散、柴胡舒肝散、半夏泻心汤、良附丸是常用的方剂。消导助运的常用方剂以香砂平胃散、保和丸、消乳丸最为常用。以上治疗原则和方剂药物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疾病的性质以及脾胃燥湿喜恶加减变化进行合理地使用。治疗小儿常见的脾胃病需要结合小儿不同的个体体质,以辨证用药为原则,除了中药内服的治疗方式以外,还可以配合贴敷、推拿、捏脊等传统的疗法进行有效治疗,调护小儿的个体生活,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强化小儿的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小儿脾胃病的治疗应以健脾为主,不宜轻用攻伐治疗方式,临床治疗小儿脾胃病时,常常采用补益之法,但是不可骤然大补。

在中医辨证中,小儿的常见脾胃病是寒热虚实引起的,而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脾胃病与胃肠道、胆囊等平滑肌的舒缩异常,相关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理气方药能够对平滑肌舒张状态进行调整。中西医结合的小儿脾胃病治疗方式,要求医生熟知中医辨证,又要对现代医学脾胃病的脏器功能以及药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由于小儿年龄较小,有些小儿无法描述病情或是描述不准确,因此不能够一味地坚持仅仅采用中医辨证的方式进行诊治,例如肠梗阻、泌尿系结石、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等。可借助现代检查手段,例如X线、超声检验等,对外科急腹症进行鉴别,及时治疗,避免发生病情延误的情况,例如剧烈呕吐的小儿无法服药,也可以先使用胃复安进行止吐,随后少量频服中药,严重腹泻者可以先进行水电解质的补充后,避免发生酸碱失衡或脱水问题,再进行病理修正,改善生理。

总结:综上所述,小儿脾胃病症的病症和治疗,通过观舌象、问饮食进行相应的诊治,脾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先天已定,后天之本。无论长幼,对小儿脾胃病症的辨证治疗,值得人们持续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站在中医角度进行辨证施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望诊”的诊疗质量,结合小儿的实际病情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