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

熊波

大港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 天津 300280

摘要: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油藏工程技术措施,分析油田产量的多少,采油速度的快慢,最终采收率的大小等,为油田开发提供依据。经过精细的油藏地质描述,掌握油藏的地质资料,有利于提高油田的采油量,促进油田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应用

1、油藏工程的泵抽开采技术

泵抽开采技术是油藏工程开采技术之一,在实际运用油藏工程的泵抽开采技术过程中,采取的泵有如下几种:其一,电动潜油泵。电动潜油泵是机泵组,将电动机与一套多级离心泵直接连接起来,拥有动力的电缆将电能向井下的电机输送,进而达到驱动离心泵的效果,再用泵将井下的流体向地面输送。因为机泵必须在套管上使用,因而机泵的直径具有局限性,应当采用细长的形状,为了避免井下的水与其他液体流入到电机中,应该泵体加以密封,从而防止水进入其中。其二,水力活塞泵。运用水力活塞泵时,在地面泵体中所注入液体的作用下,进而达到驱动井下液压马达带动井下泵工作的效果,通过将井下的液体从地面抽出。对于水力活塞泵的工作原理而言相对简单,做比较简单的往复运动,通过换向阀与液压马达实现。其三,水力射流泵。对于水力射流泵来讲,其是一种带有扩散器与泵嘴抽油泵,由于水力射流泵并没有运动零件,所以结构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因而便于管理。当然,水力射流泵也存在缺陷,尤其是效率低下,导致生产压差较小,进而其只是适用于高压高产井中,主要是运用在水力活塞泵的前期。

2、分层开发工艺技术

2.1分层采油工艺

将油井分成若干个层位,对应每个层位控制产油量,使其达到合理的生产压差,保证层段的出油量。解决高压油层和低压油层的层间干扰,充分发挥油层优势,达到最佳的产油状态。

2.2分层注水工艺

笼统注水的方式就是将注水井井下作为一个层段进行定量注水,驱油效果不佳。如果将下井封隔成若干个层位,实施分层定量注水,就会提高注水的效果,达到分层的驱替效率,形成水驱油的模式,油水井之间的连通,是小层之间的对应驱替关系,避免注入水能量的浪费,达到直线距离,提高注水的驱替作用。多层油藏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措施的应用,为了提高注入水的波及面积,达到更好的水驱效果,研究井下分注管柱和井下工具,达到最佳的注水状态,才能实施最优的驱替效果。如使用管式活动式配水器和支撑式封隔器组成的管柱系统,达到分注效果。水力压差式封隔器、偏心活动式配水器的应用,给分层注水增添了动力。液压投捞式分层注水管柱的应用,达到提高了注水的效率,方便分层管理,实施分层注入效果的评价,能够及时修正分层注水量,满足油田开发不同时期,油田注水的需求。

2.3分层测试工艺

出现分层采油和分层注水后,为了得到分层的数据资料,进行井下测试时,选择分层测试的方式,测试注水井各个小层的注水量。油井各个小层的流压和产量,掌握油水井的生产状况,通过对油水井生产资料的动态分析,提出增产技术措施,不断提高油井的产量,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

2.4分层改造技术措施

对应各个小层的特点,可以对一口井的某一个层位实施改造措施,对其他的生产层位不会产生干扰,达到合理控制增产投资,见效快,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对小层实施单层的压裂、酸化或者堵水工艺技术措施,达到增产的效果。

3、人工举升的工艺技术

3.1抽油机采油技术

抽油机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是地面抽油机带动井下抽油泵上下往复运动,将井内液体抽汲到地面的采油工艺技术。油田常见的抽油机系统为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泵采油装置,通过抽油杆传递动力,实现地面动力设备产生的能量,传递到井下的抽油泵,抽油泵的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达到采油的目的。抽油机采油需要进行油井工作制度的管理,保证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合理的配合,并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选择合适的泵径、冲程和冲数的合理配合,避免造成能量的浪费,而增加抽油机系统的能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生产指标。优选节能型的抽油机,达到最佳的抽油效果。

3.2电潜泵采油技术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技术措施,利用地面的电能输送给井下的潜油电动机,电动多级离心泵运转,将井内的液体举升到地面上来。电潜泵采油工艺技术的要求就是井内的供液充足,满足多级离心泵的排量要求,能够开采出更多的原油。对电潜泵采油井的管理,就是合理控制套管气,避免井内的压力过大,而引起过载停机状况的出现,影响到正常的采油。油井供液能量充足的条件下,电潜泵是不错的选择。

3.3螺杆泵采油技术

对于粘度高的油流开采,如果使用抽油设备的话,会造成抽油泵充不满,引起泵效下降。为了达到最佳的开采效果。通过油藏工程技术的分析,实施螺杆泵采油技术措施,通过螺杆泵的作用,将井内的液体开采到地面上来。螺杆泵采油技术措施是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由于聚合物的注入,导致油流的粘度增加,因而,应用螺杆泵的抽汲作用,在不影响泵效的前提条件下,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3.4三次采油技术措施

三次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是油藏开发进入后期,大量的含水,高渗透油藏的开采程度已经很高,为了达到油田生产的经济指标,油井生产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实施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三次采油技术可以进行聚合物的注入、化学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等措施的应用,将高粘度的聚丙烯酰胺溶液注入油层中,实现聚合物驱油的状态,由于聚合物溶液粘度大,相当于增加了水溶液的粘度,扩大了波及体积,达到更大的驱替作用。
4、稠油开采工艺技术

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时的摩擦阻力大,因此,给油田开发带来更大的难度。稠油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就是降粘技术措施,降低了稠油的粘度,达到顺利开采的状态,能够实施正常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获取较高的油井产量。通过蒸汽驱油及火烧油层的方式,有效地开采了稠油油藏,达到稠油开采的目的。经过不断发展和更新,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蒸汽吞吐热采技术措施的应用,比之前的开采方式,增加稠油的产量,受到采油单位的青睐。各种加热技术的应用,通过提升温度的技术措施,降低稠油的粘度。如电加热抽油杆技术,可以提高井筒温度,使稠油在高温环境下生产,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实现稠油的顺利热采。
5、压裂酸化工艺技术

为了达到油藏开发目标,实施增产挖潜技术措施。压裂酸化工艺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见到了更好的增产效果。对水平井实施了限流分层酸化的技术措施,对于侧钻水平井实施分段酸化技术措施,实现了暂堵法的分层压裂措施,达到最佳的压裂酸化效果。限流压裂技术措施得到广泛应用,节约压裂液的用量,从而达到节约压裂施工成本的效果,提高挖潜增产的可行性,应用较少的投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化学暂堵剂压裂技术的应用,实施了高渗透层的堵水和压裂施工的共同作用,达到堵水高含水层,压裂低渗透层的目的,一举两得,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稠油开采技术、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的应用,为合理开采剩余油奠定了基础。更多的剩余油存储在低渗透油藏中,而且处于油藏的边缘地带,必须采取各种挖潜增产技术措施,才能使薄差油层中的剩余油流动起来,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开采出来。水平井的钻探,增加了剩余油开采的渠道,油田开发后期,达到稳油控水的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霞, 黄磊, Wang,等.采油工程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J].化工设计通讯, 2017, 09(v.43;No.183):46-46.

[2]付豪, 税丰收.低渗油田开发中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运用[J].云南化工, 2017, 044(012):63-64.

[3]袁士义, 王强.中国油田开发主体技术新进展与展望[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045(004):657-668.

[4]陈一诺.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 No.256(05):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