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3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任姣姣

江苏省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所取得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者中选200例分两组,对照组根据以往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优化流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诊疗用时更短、急救效果更好、并发症率更低、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患者急救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价值,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救效果;流程优化;并发症;临床价值


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急诊科对于患者诊疗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具有重要的价值。该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且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等特征[1]。因此,其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需求相对较为迫切。针对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患者急救护理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护理工作综合效率的提升[2]。基于此,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基于传统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往往难以合理实现对于患者护理需求的有效响应,从而导致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存在手续繁琐的问题从而对患者病情的控制造成的不利的影响[3]。近年来,大批医护工作者结合临床护理经验针对患者急救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进一步实现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从而为患者护理需求的满足与诊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以便推动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促进患者诊疗工作的合理开展。本次研究针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12月期间来急诊就医的患者例选200个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护理,研究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30~71岁;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27~72岁。基本资料无统计价值(>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用急诊科平时采用的方法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包括及时接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合理开展入院要点说明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1.2.2 研究组 进行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包括:(1)优化接诊时间: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对于接诊时间的合理优化,确保急诊室全天均有医护人员值班并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出诊,从而实现患者急救需求的有效满足;(2)建立绿色急救通道:针对急诊科接诊的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为了合理实现患者诊疗工作的有效满足,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绿色急救通道的建立与完善,从而确保病情危重患者的优先治疗;(3)做好分诊与治疗工作的优化:医护人员应合理做好医疗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以便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积极做好病情的初步诊断并指导患者进行分诊。为患者诊疗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工作内容的有效明确,以便为患者急救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4)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帮助患者实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合理缓解与改善,帮助患者提升在急救过程中的配合性,从而为患者生命安全的合理保障提供帮助。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诊疗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的软件对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进行计算,验证其是否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诊疗时间

研究组诊疗用时更短,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诊疗时间[(`x±s),min]

组别

n

分诊

心电监护

静脉用药

接诊

研究组

100

0.89±0.35

2.89±0.41

3.01±0.39

11.89±2.52

对照组

100

1.78±0.25

4.25±0.35

4.44±0.35

19.11±2.47

t

-

20.692

25.228

27.289

20.461

P

-

<0.05

<0.05

<0.05

<0.05

2.2 患者急救效果

研究组急救效果更好,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急救效果

组别

n

成功

失败

成功率(%)

研究组

100

99

1

99.00

对照组

100

90

10

90.00

χ2

-

-

-

7.792

P

-

-

-

<0.05

2.3 患者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率更低,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并发症

组别

n

感染

排尿障碍

穿刺点出血

并发症率(%)

研究组

100

0

0

1

1.00

对照组

100

3

4

5

12.00

χ2

-

-

-

-

9.955

P

-

-

-

-

<0.05

2.4 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更高,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护理满意度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

100

47

50

3

97.00

对照组

100

24

60

16

84.00

χ2

-

-

-

-

9.828

P

-

-

-

-

<0.05

3 讨论

总的来看,急诊科接诊的患者普遍具有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等特征,因此,为了合理实现患者治疗需求的满足,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急诊科护理模式的分析与探究,从而有效推动传统护理模式的改良,以便为患者诊急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4]。在这一问题上,近年来,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指出,通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急诊科患者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推动患者护理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对于患者急救时间指标的缩短与护理期间并发症的降低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护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对于患者愈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此外,基于这一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相关护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于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意义[5]。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护理流程的明确,从而有利于实现相关急诊护理工作的合理调配,对于急诊护理工作综合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其对于患者在更短时间内接受到相应的诊疗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对于患者医疗服务体验的优化与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至关重要[6]

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相比,通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开展与落实,患者患者诊疗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得到了合理的改善。

综上,在急诊科护理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治疗的提升,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玲.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18.

[2]陶燕琳.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9:1.

[3]邹洁,胡丹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8):40-42.

[4]林晶,黄晓玲.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4):159-160.

[5]彭庆荣.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危重症老年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大医生,2017,2(Z2):261+263.

[6]欧阳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