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晓磊

河北唐山开滦总医院 输血科 063000


【摘要】目的:观察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5例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25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观察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输血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证实,在临床输血管理过程中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输血质量,所以能够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

【关键词】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应用方法;效果观察


输血治疗在现阶段临床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需要采取输血治疗[1]。通过输血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自身治疗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2]。但是由于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所以需要在输血技术选择上作出科学的分析[3]。以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作为患者输血技术能够满足患者输血治疗需求,对患者自身治疗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4]。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5例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25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2,患者年龄均数52.63±2.6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4:1,患者年龄均数52.87±2.65岁。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纳入标准,且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剔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及沟通交流障碍患者,对临床资料不全以及非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不予以纳入。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技术,主要输注悬浮红细胞。实验组患者以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为主,结合患者自身输血需求,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果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结束输血。与此同时,要让患者静卧,准备好抗过敏药物,随时做好抢救工作,对于出现严重异常情况的患者要进行急救。实验组在为患者进行输血前,增加一个关键步骤:通过细胞筛选去除白细胞,然后再为患者输血。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热+过敏)人数/n*100.00%。②输血满意度以患者测评为主,分为123三个选项,其中,1代表十分满意、2代表满意、3代表不满意,总满意度=1+2/n*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结果计算后的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检验结果时选择卡方和t值,两组数据经对比后如呈现(P<0.05),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发热

过敏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

25

1

0

4.00%

对照组

25

5

3

32.00%

x2




6.640

P




0.009

2.2 患者输血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输血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患者输血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25

9

15

1

96.00%

对照组

25

6

11

8

68.00%

x2





6.640

P





0.009

3 讨论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输血技术,是当前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输血技术之一。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发现,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自身输血管理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5]。对于现阶段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实施而言,输血技术应用越来越重视,只有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给予其科学的输血治疗指导,这样才能为患者治疗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输血治疗过程中,对于输血技术的安全性管理还存有一定缺失,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对患者自身输血管理造成一定难度,为此,需要在输血管理技术应用调整上作出科学的分析。通过相关研究探讨后得出,以少包细胞输血技术作为患者输血技术能够满足患者的输血治疗需求,对患者自身输血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本研究证实,在给予患者输血治疗指导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治疗的效果是比较高的,能够满足患者的输血治疗需求,对患者自身治疗质量控制有一定帮助。首先,在患者输血安全性评估对比分析中得出,实验组患者的输血安全性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在患者输血满意度评价分析中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值也存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需要输血治疗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借助科学的输血技术。以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作为患者治疗技术能够满足患者的输血治疗需求,对提升患者输血治疗能力有一定帮助,且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能够将该技术推广到临床,以此为患者输血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提升患者输血处置能力,降低患者输血处置过程中的风险和差错,为患者自身输血管理的安全性及全面性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勇雪.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09(03):278-278.

[2]耿鹏.临床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9,09(09):139.

[3]袁君斌.对比常规输血及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J].家庭保健,2019,002(34):143.

[4]张倩.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评价[J].中外医疗,2019,38(06):52-54.

[5]莫水群,曾月婷,蔡肇丽,等.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21(1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