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的甲醛及其标准检测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纺织品中的甲醛及其标准检测问题分析

钱颖 1 叶霖 2

盐城市大丰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1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盐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2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要:纺织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虽然甲醛能提高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但纺织品中含有的甲醛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甲醛超标容易对人体产生致癌物质,因此需加强纺织品甲醛检测。基于此,本文对纺织品中的甲醛及其标准检测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纺织品中甲醛的来源和危害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纺织品;甲醛;标准检测;策略


言:

在纺织品衣物生产中,生产商会在面料浆纱和印染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甲醛,提升助剂的耐久性,虽然甲醛的加入可以提升纺织品的质量,但如用量超标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为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纺织品需要进行甲醛检测,要求强化剪样、萃取、上机分析等诸多环节,甲醛检测精度还受分光光度计的选择以及测试中的显色反应的控制,要求设定甲醛原液标定,排除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1. 纺织品甲醛要求及危害

(一)纺织品甲醛要求

甲醛树脂能够起到防缩水、抗皱、防退色、改善手感等作用,但实际应用中的危害较大,需要对此加强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纺织用甲醛树脂开始在面料整理中使用,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与稳固性。世界主要国家针对甲醛树脂的应用纷纷出台相关的法规或强制标准,对产品的游离甲醛含量作了严格的限定,我国在此基础上规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GB 18401—2010,要求二十四个月以下的婴儿环境内甲醛含量≤20 ppm,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甲醛含量≤75 ppm,非直接接触皮肤要求甲醛含量≤300 ppm,避免对人力造成危害[1]

(二)甲醛的危害

甲醛树脂属于助剂,也是一种原浆毒物,纺织品中所添加甲醛甲醛无色但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含量超标会变成一种有毒物体,其能够与蛋白质结合,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可能会出现皮炎、色斑等,如吸入大量加强则可能导致眼部刺痛、上呼吸道水肿等,可能引发哮喘、低氧等并发症,如日常吸入甲醛,则可能会出现慢性中毒的情况,伴随皮肤刺激症、头痛、乏力、植物神经紊乱等情况,可以说甲醛的危害极大,因此要有效控制纺织品的甲醛用量,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1. 纺织品甲醛检测的干扰因素分析

市场上的纺织品种类繁多,成品的加工工艺各不相同,对甲醛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检测初期,要求针对不同样品应按不同方法进行取样,如粘合衬产品、涂料印花产品等取样需区分,同时含里料、面料、填充物产品及拼接成衣也需要加强关注,具体如下。

  1. 粘合衬产品:粘合剂属于N-羟甲基酰胺类聚合物,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会发生水解作用并产生游离状态的甲醛,此类产品如果为西装则选取带有粘合衬的领子部位;西裤则选取带有粘合衬的裤腰部位;如衬衣则选择对襟部位,保证衬与面料的比例一致。

  2. 涂料印花产品:印花中含有自交联型粘合剂,成品涂料印花产品烘焙会产生甲醛,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选择手感发硬且有印花的部位,检测部位为印花区域,如前胸、后背等大面积印花区域。

  3. 生活纺织物:生活纺织物面料、里料分别经过防水处理和软涂层整理,由于其含有一定的甲醛且含量各不相同,应对里料、面料和填充物进行分别取样,以确保甲醛检测的全面性。

  4. 拼接成衣:拼接对于甲醛含量检测的影响较大,由于各部位或各面料的甲醛含量不同,这使得其对于甲醛吸附和解吸的速率差异更大,取样时应以成衣中主要的面料为样品选择对象,在原料拼接中探寻面料存在的差异性,然后选择主要面料进行全面检测[2]

三、醛常规检测方法

甲醛检测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常规检测中往往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就纺织品样品中的甲醛含量进行检测,要求按照按GB/T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测试,具体如以下几点。

  1. 织物上的甲醛会溶解在水中,因此需要称取一定量试样置于特定的容器中,按实验设计标准加入水萃取液进行萃取,为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要求温度控制在40℃以内,湿度需保持在 50% 以内。

  2. 测量中为确保测量方法使用的规范性,需要结合标准用乙酰丙酮指示剂进行显色处理,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检测结果确认规范,以此实现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有效测定。

  3. 常规检测对于游离甲醛含量为 20 mg/kg 到 3 500 mg/kg 的测试效果较为明显,测试环境要求水萃取法的测试温度40℃左右,要求整个测试过程操作规范,保证整个测试过程无腐蚀过程、磁场、阳光辐射和通风干扰,整体对照鲜明。

  4. 严格把控实验过程,如采用分光光度计时,其波长应控制在 412 nm,且杂质测试过程中应注重实验设备、工具、试剂的管理,如恒温水浴锅需保持在(40±2)℃ ,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四、纺织品中的甲醛及其标准检测策略

(一)取样原则

甲醛测定的取样同样也是困扰试验人员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国内外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乙酰丙酮比色法,因相关产品标需要详细规定取样原则和方法。首先规范化选择、存放样品能有效提升纺织品甲醛检测效率,并根据产品的销售单元抽取被检样品,在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控制中要求所抽取的产品为近期生产,确保抽样基数保持在 10 套以上,可分别用作检测样品和备用样品。在样品存放时,对所选择的样品进行登记,整个保存期间样品无污染,使试验人员在实际操作时无章可循,避免出现检测争议问题。

(二)双甲酮的试验

GB/T 2912标准自发布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各方反映良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对吸收产生怀疑,可以此为基础对双甲酮进行确认试验,双甲酮与甲醛之间可以产生不溶的缩合物,确认试验的实施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决定,标准中并没有明确对试验结果做如何处理。首先,如果双甲酮与甲醛两者之间产生变化,那么可以证实全部吸收的确是来自甲醛,并且原来的甲醛含量结果不做任何改变。其次,如果两者之间没有产生变化,那么可以证实吸收是来自于其他因素影响,以此甲醛含量结果进行更改。最后,如果两者之间产生变化,可能另一部分是来自于其他因素,需要结合实际计算甲醛含量[4]

(三)分光度及的使用与校准

甲醛含量的测试是一项操作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测试,实验准备情况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甲醛的检测结果,各实验室用的分光光度计型号很多,型号不同,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也各有所异,这就要求使用者能熟悉所用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包括使用前的预热、调零与透过率,正确选用灵敏度挡和比色皿,定期校准仪器波长等,确保检测实验室无外界强磁场、阳光辐射及有害气体干扰。同时,使用者要根据仪器说明书提供的方法每半年最长一年对波长进行一次运行校验,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无误。

结束语:

纺织品甲醛含量检测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在检测中排除各类干扰因素,以GB/T2912.1—2009为基础进行严格测试,国家应对此进行严格的监控,尽量减少出现甲醛检测问题,将纺织品甲醛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从面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逐渐向生态纺织品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文杰清.纺织品中余氯、甲醛、pH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J].纺织报告,2020,39(9):13-15.

  2. 张青.水萃取液pH对纺织品甲醛质量浓度检测的影响[J].纺织报告,2020,39(9):27-29.

  3. 吕文泉,赵玉静,邢成利, 等.纺织品甲醛质量分数检测质量控制方法[J].染整技术,2019,41(10):40-43.

  4. 李志刚,戴鸽.纺织品中甲醛的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J].印染助剂,2019,36(2):61-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