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卫生间技术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装配式卫生间技术体系研究

王双宇 刘波 李金威 雷磊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成长,一些原本老旧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看似不起眼的卫生间却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城市卫生间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卫生间也愈发地受到城市人民的重视,人们对它的要求不再是单单的干净、卫生,人们对于它的外形也有了很大的要求。

关键词:装配式;卫生间;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BIM技术逐步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给建筑行业的各参与主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装修装配化即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装配式整体卫生间是以防水盘、壁板、顶板及支撑龙骨为主体框架,并与各种洁具、功能配件组合而成,通过现场装配或整体吊装的独立卫生间模块。装配式卫生间起源于日本,后引进中国,大量应用于酒店、医院、公寓等建筑项目中。近几年随着精装修住宅的产业化发展,装配式整体卫生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相应的装配式卫生间技术体系也趋于成熟。装配式卫生间技术体系是指以整体卫生间为核心的技术研发,通过工业化集成方式,提供工业化、标准化、部品模数化、功能模块化,优化集成的整体卫生室核心部件及产品的技术。现有的装配式卫生间主要是指集成式卫生间(含整体卫浴),关键在于材料革新、防水技术和装配式结构技术的研发。

1卫生间防水施工设计

①墙面防水施工设计。卫生间立墙面的墙根防水层高度必须高于300 mm,根据卫生间的使用功能设定防水墙面高度,正常根据卫生间使用过程中墙面最大可能限度的涉水范围为基准,在这个基准范围再向外延伸250 mm,而对于装有花洒喷淋的立墙面,喷淋临墙面防水高度在国内一般情况可选取1800mm为最低限度。 ②地面防水施工设计。卫生间地面防水施工时应提供平面设计图用以防水施工指导,防水重点局部放大的比例宜大于1∶50,卫生间部分的楼面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卫生间的位置可能对下层及墙体四周房间的影响,适当调整该部位的楼板配筋率及厚度。同层地面设置高度差,这种设计有利于防水施工和提高防水效果,将卫生间地面高度设计成低于卫生间同层房间相邻的地面低,高度差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是卫生间地面与相邻的同层房间地面高度差为20 mm,即卫生间地面要比同层房间地面更低20 mm。

2装配式卫生间技术体系研究

2.1装配式给排水管道技术

装配式卫生间(含集成式卫生间、整体卫浴)给水排水管线应采用标准化接口,并与建筑给水排水、排风管线点位相协调。装配式卫生间整个结构自成体系,不需依靠另外的结构支撑墙,既可以用轻质板如石膏板做围护墙板,又可以利用原来的毛坯墙体,因此,一般给排水管道是集成在壁板和地面的复合材料中或者外侧。此外,当管道井在卫生间区域内部时,装配式卫生间可结合建筑设计预留管道立管空间,将风道、排污立管、通气管、给水立管等根据工程情况合理设置在管道井内。

2.2地面及墙面防水

淋浴时不可避免地会让水源接触墙壁和地面,因此,在卫生间防水施工工作当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地面及墙面的防水问题。施工人员通常需先进行地面的找平工作,避免出现较大的坡度问题而影响地面的排水效果。同时,找平工作也是为了给后续贴砖提供便利。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卫生间的防水施工中会使用多种防水技术手段提高卫生间的防水效果。在实际进行防水施工时,需注意,施工人员须确保地面找平层的水泥砂浆干透后,在这一层面下刷1层冷底油,接着刷沥青胶结材料,随刷沥青随铺油毡纸。墙面施工步骤与上述环节相同,待整体的防水施工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可通过泼水测试的方式检查防水工作是否存在疏漏的地方,并及时进行处理,以此保证防水施工质量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2.3闭水试验

在防水涂膜充分干实后,即可进行闭水试验,检验卫生间防水层的防水效果。一般的蓄水高度可在30-100mm之间,在闭水试验进行的过程中,试验前期进行漏水检查应每隔1h一次,到试验后期漏水检查可延迟至每2-3h一次,按当前国家相关标准规定,闭水试验的合格蓄水时间为24小时,即24小时后未出现渗漏情况,闭水试验即为合格。 如有出现渗漏现象,则应立即查找渗漏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水层修补,并重新进行闭水试验, 直到闭水试验合格为止。

2.4上下层楼板问题

在卫生间防水施工当中,还需关注承接楼上卫生间地面和楼下卫生间顶棚之间的楼板施工质量的问题。在这个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采取结构自防水的方式,在制作楼板时加入一些防水添加剂,然后在安装完楼板之后铺筑相应的防水卷材,从根本上解决卫生间的防水问题,通常需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防水材料进行质量检查,避免给人们后续使用卫生间时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结合管道给排水的问题来看,楼板施工工作涉及钻孔的环节,是为了给管道连接工作提供便利,而楼板的漏洞如何填堵,也是相关施工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优化研究工作当中,可重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房屋结构的立体模型,分析各种建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施工人员应不断总结工作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借鉴其他施工单位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稳步提高施工的水平和效果。

2.5内部装修人性化

厕所的内部首先一定是要干净、卫生;其次是要轻松、舒适,主要以这两个方向为主。整体的建筑材料和整体的色调一定要协调,由于公厕的人流量普遍比较大,所以公厕的门要满足规范的疏散要求,能挡住外部视线即可,可以仅仅只有门洞,无需装门扇。在门的设计上要点是要以人流畅通为主,内部照明上尽量采取自然光,同时也要加大人工照明的亮度,让人感觉不压抑。保持内部良好的通风,不仅有自然通风,还要设置机械通风,有条件的公厕应采用内部循环新风系统。厕所内部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还可以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内部墙壁上可以挂一些壁画,但是风格一定要与墙的色调相符。厕所内还应设置香薰机、公益广告、便民日用品等,真正地使人们达到轻松,而且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同时,公厕内部还可以设置音响系统,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让人们精神上得到放松。对于公厕的保洁管理可以采用红外自动冲水清洁系统,提智能化管理。使得公厕内部环境始终得到保障。总而言之,在内部设计时一定要在满足实用、适用功能的基础上,牢牢抓住现代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

结语

由于这项工作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为防止出现人为因素引起的漏水问题,施工单位须制订相应的监管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结合施工计划不断研究优化施工流程的可行方法。卫生间装配式技术体系属于新技术领域,是以装配式构造技术和施工方法为核心,与数字化测量技术、基于BIM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构配件工厂化生产技术、装配化施工技术相结合,形成装配式卫生间的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提升装配式装饰装修技术水平,带来了整体施工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有效促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装饰装修)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国兵.装配式建筑中的整体卫浴间在我国应用前景探析[J].天津建设科技,2018(2):32-35.

[2]周华荣.试论房屋建筑屋面与卫生间防水施工要点[J].中国标准化,2019(2):42-43.

[3]徐新华,冯华晟,张维.住宅装配整体式及适应性装配式卫生间对比分析[J].建筑科技,2018(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