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3

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研究

傅铭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摘要: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生态为基础,定位公园城市建设,创新生态价值收益、转化路径、增值载体机制。进一步推动成都公园城市发展,应加强消费机制、公共交通通勤通达机制和高价值生态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机制创新,用新机制运行形成高质量高品位公园城市发展态势,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中国西部中心城市和世界级城市。

关键词: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转化机制

生态价值是生态物品和生态系统满足人和其他生命体需要与人和其他生命体满足生态物品和生态系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能力大小。这种满足需要的实现过程,就是生态价值转化的过程。

一、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的理论基础

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着力点是创新机制,切入点是制度和人与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创新机制的方向是机制能够促进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使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积蓄起来的大量生态价值,转化成为可利用可消费的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价值增值。

1.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成都公园城市的最大特色最大特点,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彻底融合在一起,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并使这种机制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机制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和部分与整体之间发挥作用的运行方式,改变事物自身状况和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就能改变现存事物的运行方式,形成事物运行新的机制。2.明确生态是基础、绿色是底色的公园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机制。一个城市生态制度、生态景区、生态景观以及人们对各种生态物品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消费方式,构成这个城市总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城市发展机制。成都为了推进城市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定位形成了生态是基础、绿色是底色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机制,并使之成为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的总体机制,深化了对公园城市建设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高品位发展。

3. 明确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具体机制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公园城市要将生态价值作为城市发展底蕴,关键点是转化机制,着力点是创新转化机制,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运行方式是根本。因此,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具体机制就成为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必须在生态物品、生态系统与各种人文景区景观、生产网点、商业网点、生活网点和交通道路、空间格局方面建构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的实现机制。本着这样的理性认识,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不断寻找和崁入转化机制的切入点,在空间规划、产城融合、产业发展导向和新型消费业态上做文章,不断形成新的机制导向。

二、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的实践探索

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建设可感知可阅读可欣尝可消费可借鉴的高品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在创新机制创造性转化生态价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1.创新城市基础定位生态之变,引发城市经济运行机制变革。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定位生态化,生态价值增值和生态价值消费成为城市建设遵循的基本准绳。一方面,摒弃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清洁生产,更加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能源,谋求电子通讯等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数字经济,为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打好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城市空间规划,城市空间形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形成新的生态价值增值与生态价值消费机制。这种定位之变,带来的机制创新,充分彰显了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特殊性,使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获得了根本保证,成为推动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品位发展的重要新机制。

2.创新生态价值收益模式之变,引发城市经济收益机制变革。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生态物品和生态系统的投资往往是规模巨大,见效缓慢,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公园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为此,成都在生态价值收益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生态价值收益模式。在生态投资主体、生态投资方式和生态价值收益模式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公园城市建设,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推动清洁生产,推动景区化、景观化建设,完善城市空间生态布局,道路、绿道、生产区域、商业区域和住宅生活区域相间搭配。最后,根据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获利的原则,将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形成的新价值,激励性地分享给有贡献的市场主体,形成新的价值收益机制。这种收益机制创新,打开了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之门,使生态价值的创造与经济利益的获取、文化及美的享受有机统一起来。

3.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之变,引发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机制变革。成都以创造性思维,开启了“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机制,彻底摆脱了消耗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的机制约束。增绿惠民,在城市对街区进行公园式改造,在农村倡导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生态宜居。营城聚人,通过对城市街区进行公园式改造,使城市的生活环境、营商环境优化,回归人的本性,让成都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积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高品位发展。筑景成势,通过景区、景观的系统化多样化,形成真正的公园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格局,使公园城市绝美的生态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最终实现引商兴业的目的。这种全新的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路径机制,与传统的消费生态资源转化生态价值的路径机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沿着这条全新的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路径发展,既绘就成都公园城市美丽画景,又促进工商服务业蓬勃发展,生态式地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城市经济欣欣向荣。

4.创新生态价值增值载体之变,引发城市经济载体机制变革。成都不断推进生态价值增值载体创新变革,道路、绿道、生产区域、商业区域和住宅生活区域科学布局。格局美化,产城融合成必然之势,清洁生产与川西林盘同步发展。天府新区、大慈寺片区、泥巴坨、柳街小镇、沸腾小镇,生态与现代齐飞,生态与文化比冀。这些新的生态价值增值载体,以文化传承和美的享受为导向,以经济价值实现为依归,形成一个个鲜活而又各具特色的生态价值增值载体,散发出迷人的公园城市风采。

三、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深化探讨

1.创设公园城市生态价值消费需要,完善创新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消费机制。成都公园城市生态价值消费需要机制创新有两大方向。其一是保护性公园城市生态价值消费需要机制的市场创设,其目的在于保护公园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平衡性,不因人为的过错受到破坏,以及受到破坏后及时进行补救。碳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用水权交易,是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的市场消费需要机制的创新路经。创设这类生态价值消费需要,规制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生态价值消费行为,才能有效地保护公园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在这方面,成都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促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应当通过政府行政体系,全域创设保护性生态价值消费市场需要机制,积极开展碳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河流水质交易。其二是消费性公园城市生态价值需要的市场机制创设,以商业化逻辑推进绿道及绿道串联的景观景区、街道社区、产业园区的功能建设,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做好主题园区和消费场所业态的顶层设计,打造全新的商业社区、宜居生活社区及清洁生产园区。

2.突出公共交通体系基础设施作用,完善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通勤通达机制体系。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有利于方便市民出行,到都市圈各景区景点游玩,开展文体旅商科各项活动,从而使生态价值创造性地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活价值。成都公共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核心区与相关区县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但是,生态价值较高的市民休闲娱乐景区景点的交通并不发达,市民出行乘座公共交通前往,往往需要转车多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成都生态价值较高地区的价值转化。完善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应当建立完善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一方面,加开前往生态价值较高景区景点客运班车,推迟最晚班车收车时间。另一方面,用好用活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成都都市圈,建设不规则棋盘格或蜘蛛网式成都地铁,将大成都地区的各类城镇、居民聚居地和景区景点,用地铁连结起来,使任何一个市民出行,转二到三次车都能到达其愿意去的任何一个地点,为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提供物质条件,完善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通勤通达机制体系。

4. 人性化地提供餐饮娱乐休闲设施和活动项目,完善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高生态价值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机制体系。在这类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的创设中,成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改变景区景点老大的思想,进景区景点就必须烧钱消费的观念,真正把景区景点当作市民餐饮娱乐休闲处所,这样才能使市民有不断出行前往的意愿,增加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率。必须使景区景点设施人性化,不仅要有良好的公路地铁交通体系供市民方便出行,而且应当有足够的车位,方便的小憩座位和风雨亭等人性化设施。必须有充足的活动项目提出服务,棋牌、球类、钓鱼活动场所,爬山通道,而且应创设面积不大的可限时段租赁的欢乐农场、市民私家菜园等供市民休闲劳动的项目,让成都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创新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以改革为动力,以生态价值增值为理念,平衡各方利益,融合各种诉求,坚持生态优先和产业高端导向,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生活价值一体,发展清洁生产,加强消费机制、公共交通通勤通达机制和高价值生态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机制创新,实现生态价值增值与生态价值消费和谐与美的高度统一,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

2.范锐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N].学习时报,2018.07.30.

3.范锐平.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努力创造美好生活[N].成都日报,2019.07.27.

4.唐柳、周璇.推进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N].成都日报,2019.07.10.

5.吴承照、吴志强.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机制路径[N].成都日报,2019.07.10.

6.孙志.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构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


基金项目:本成果为2020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成都创新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为YY0420200621

傅铭,又名傅文柏,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