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的日常养护与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1

中药储存的日常养护与处理

王春蓉

汉源县九襄镇卫生院 四川 雅安 623502

中药材的种类丰富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以及矿物药三种,其中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便是植物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材在日常的养护和储存中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储存方法不对,便会很容易引起中药材的变质、变异等,从而失去药效。因此,必须要加强中药材的日常养护和储存,如此才能保证中药材能够发挥理想疗效。

  1. 影响中药储存和日常养护的因素

  1. 外部因素。①湿度:药物能否保持正常含水量以及药物的形态、成分变化都与空气中的湿度息息相关,一般情况来说,药物的正常含水量应为10%-15%之间,此时空气中的湿度达到70%左右是最为适宜的。但当空气湿度>70%时,便会使药物将室内水分吸收了,从而使药物的含水量增加而出现潮湿、霉变等现象;当空气湿度<60%时,便会使药物的含水量相应降低,从而引起变质、风化等现象,不仅会造成药物质量下降,还会影响到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②温度:一般情况下,保持室温在15℃-20℃的常温状态下是比较稳定的,当药物储存在0℃以下时,会因为温度太低而导致药物中的水分出现冰冻现象,进一步造成细胞内物质损坏,降低药效;当药物储存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变会加速药物内所含水分蒸发,从而导致药效降低。③空气:空气中的臭氧分子一般不会超过0.1ppm,但由于臭氧分子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会加速中药材发生氧化、浸油、变色、变味、变质等现象。④光照:长时间的光照环境会加速植物类中药材的色素被破坏,也会导致维生素类中药材发生分解,进而影响到药物的药效。⑤进货量:中药材一般是具有一定的保质期限,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或者比较昂贵的药物,虽然进货量比较少,但会因为长时间不用而导致药物发生变质,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药物的临床疗效。

  2. 内部因素。①虫蛀:像大黄、山药、黄芪等根茎类中药材、枸杞、麦芽、薏苡仁等种子类中药材、金银花、菊花等花类中药材、蜈蚣、乌梢蛇、蛇蜕等动物类中药材等,由于此类药材所含水分比较高,因此很容易会发生药物变软现象而受到虫蛀。②霉变:像党参以及一些花类药材,都是一些比较容易受潮的药物,研究显示,当党参在67.5%~70%的空气湿度环境下较为稳定,当处于75%以上的空气湿度下会因为药物吸入空气中的大量水分而发生霉变现象。③风化:如芒硝等矿物类药材,当处于比较干燥的环境下储藏时,会很容易导致水分丧失,从而引起风化现象。④结块:如乳香、天冬、熟地黄等含糖量较高的药材,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会引起糖分外漏、质地变软,从而发生药物结块或者黏结现象。

  1. 中药储存的日常养护与处理方法

  1. 加强中药的分类储存。在对中药材进行分类储存时,要根据中药材的具体成分和性质进行分类,例如,含糖量较高的中药材会比较容易发生结块或者黏结现象,因此要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储存,以避免受潮变软;矿物类药材会发生风化现象,因此要放置于密闭的罐中保存,以防止风化;花类药材会发生霉变现象,因此要在密闭避光的环境下储存,以防止褪色、气味消失或者霉变等。

  2. 加强中药材的日常养护。①防潮养护:主要通过通风干燥、吸湿防潮两种方式进行防潮养护,其中,通风干燥主要是利用自然气候来进行湿度调节,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散湿,也可通过换气扇通风保持干燥;而吸湿防潮则是利用生石灰等干燥剂,也可使用除湿机。②对抗养护:可将具有特殊气味的药材与容易发生霉变虫蛀的药材一起保存,利用特殊气味来对霉变、虫蛀等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抗养护的优势,例如将樟脑放于蜈蚣中,将大蒜放于土鳖虫中。③白酒养护:由于白酒中的主要成分包含有乙醇,其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与水有很强的亲和力作用,能将蛋白质的水化膜破坏,使蛋白质发生沉淀及变形,从而起到杀菌、消毒、防腐作用。

  3. 加强中药房的建设。中药材要想保持有理想的药效,储存的中药房也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其房门、地面、墙壁等基础建设要具有很好的隔热隔湿条件以及能够保持干燥的密封条件,另外还要加强防止害虫、老鼠等有害物体的干扰和影响,提高储存中药材的设备设施功能,妥善保管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名贵中药材。

  1. 科普小结

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水平以及理想疗效,最重要的环节便是中药材的储存和日常养护工作,因此,在对中药材进行储存和养护时,要综合考虑药材的成分、性质、种类、外部季节气候变化以及中药房的设备等因素,选取科学合理的储存养护方法,保证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