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浅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

于莎莎

中国人民解放军 91395部队,北京 102443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公众的身心健康,为此就需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及时制定应急管理措施。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就面临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挑战,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当前已经向全球蔓延,是 21 世纪最大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之一。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做所难免,强化应急管理与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团结与经济稳定发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全部国家与人类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自进入21世纪以后,重大传染疫情持续存在,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2003年的SARS病毒、2009年的H1N1、2014年的EBHF、2015年的MERS、2019年的COVID-19,这些疫情给人类造成的生产、财产损失无法估量[1]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概念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类事件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事件。

1.2应急管理和卫生应急

这是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前或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储备等)与应急措施(现场处置等),能够及时有效的预防事件发生的可能因素,更好的控制已经出现的事件,且通过紧急医疗卫生救援的实施,将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应急管理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反应、信息报告以及善后处理等。

2强化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2.1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因过度的开发与利用自然界,而加重了环境污染和打破了生物界的自然平衡,由此会暴发新传染病和导致旧传染病的复发。

2.2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

我国拥有众多人口,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而农村地区缺医少药,致使农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都的得不到,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定阻碍。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就需要重视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投入[2]

2.3体现卫生事业“以人为本”的自身特征

“以人为本”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体现,“救死扶伤与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能够充分体现卫生事业的价值。社会公众健康是开展每项工作、每个活动的重要依据,能够更好的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与社会公众的生存发展、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3应急管理现状

3.1不具备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

现阶段,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中,主要实行的是纵向单灾种管理模式,而这种模式缺点众多。一方面,各应急部门比较独立,无法完全对接各个环节,不能统一指挥,更谈不上共享各部门资源。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只能搭建临时指挥棚和组建临时机构,导致很难提高效用,再加上不能制定严格的制度,导致很难进行严密、有效的指挥。另一方面,各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设施,由此加大的资源利用量,很难提高利用效率。在许多部门重复利用一些服务设置,不能有效的利用资源,但是“同构”的情况在一些部门普遍存在,导致大量设施处于闲置状态,从而会极大的浪费资源[3]

3.2应急队伍缺乏专业性

在应急管理中应急队伍作为重要支撑,然而在建设方面难免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不能有效的训练医疗救治队伍,专业素养缺失。当前,我国多数医疗机构都不具备完善的应急措施,医护人员不了解相关的防护、应急知识,由此很难进行及时的救助与预防控制。另一方面,疾病预控队伍得不到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素养知识,导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难免会造成一定伤亡和损失。除此之外,缺乏培训力度与演练时间。通过培训、演练能够游戏的解决突发事件,这对于增加工作人员应急管理知识储备量和顺利的促进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

4应对措施

4.1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方面,统一应急、预警与监测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重视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设定,针对各个辖区内的重大、突发事件进行统一指挥与部署,保证社会的安全团结;为更好的控制突发事件与现场,就需要采用先进的设施;重视应急设施的不断完善,确保资源储量充足,如医疗药品等,对调度机制进行科学的调整。另一方面,对救治、控制体系的运行速度进行有效改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接收体系与相应工作预案,以此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与预防,保证能够更好的运行信息体系,各方能够及时接收信息。

4.2建立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

专业队伍能够全面、快速、有效的应对各类事件,其技术装备过硬、头脑比较灵活、身手十分敏捷,能够沉着、冷静的解决各种突发事件。

4.3加大投入力度

一方面,重视人才培训,致力于一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培养一批懂医学、懂预防的专业人才,在此基础生更好的控制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对于突发事件机构加大投入力度,如应急机构、医疗机构等,只有机构设施完善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借助团体的力量建立更加健全的机构设施,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为此各级领导与部门需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逐渐落实到各项制度与机制上。同时,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重视全国性卫生医疗系统、传染病预防系统、控制与救治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唐时奎.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庆市某医院应急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2020(04):14-16.

[2]林枫,王鹏菲.从机构职能配置入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决策探索(中),2020(04):18-19.

[3]王东博,尹正,陈威震,白永梅,韩德民.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中医院感染应急管理现状[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04):8-10.

[4]杨殿闯,温铁军,许丽娜,郭高晶.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动员防控实践[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02):63-70.

[5]兰玉杰,杜波,王敏,陈晓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机构的应急能力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4):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