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线损管理问题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问题思考

张波

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 江苏 金坛 213200


: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建设高效率集约型产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电力企业控制消耗,降低浪费就成为整个行业的必然选择。强化管理和技术工作,实现对电力系统线损的控制,成为电力企业当前的关键性任务和目标。做好线损管理工作,能够确保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落实,减少电力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促进供电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线损管理;监督 ;计量;负荷

前言: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要在管理好线路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来降低输电线路中的线损。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需要参考电力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线损率,并通过线损率的实际数据完成对电网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有效地分析影响线损管理的因素,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减少线损,以此来实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方法。

1、线损管理及其影响因素

线损主要是电网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设备与线路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在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线损是经济和技术的关键和质量。有效的线损管理方法可以降低电能消耗,提高电能传输的安全性,也能提高电能的使用价值。在电力网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无法避免、正常合理的电能消耗,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也称之为技术线损,又可称为不可控损失。包括变压器进行加压时的损耗、电力能源表中电磁线圈的固有损耗和电力电流控制器中的传播媒介损耗等,这种固有的电力损耗与电压的强弱无关,只要线路连通了电流,就必然会产生线路损耗。另外,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电力管理设备的安装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主观电力损耗。电力部门管理工作中的失误,如窃电和违章用电、抄表核收工作的差错、计量装置的误差等,会导致电能的损耗。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用户违章用电、窃电和营销工作中出现的漏抄、错抄、估抄、漏计、错算及倍率差错等问题。只有认真分析线路上的线损,才能找到电力企业中存在的不足,才能确定输电企业工作内容的核心,并及时探测出输电线路线损的具体原因,进而确定日后降低线损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使线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节约资源。



2农村电网的降损措施

2.1合理规划电网线路

在负荷功率不变的前提下,电网输、配电设备的有功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合理地调整农村电网的运行电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则能够减少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从而降低农村电网的线损。在农村地区,出现线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变电设备的型号和容量都不适合当地的负荷量,有的地区由于存在季节性的用电差异,从而就导致了主变电设备长期运转不正常,进而产生线损。因此,要科学地选择容量和机型,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电网中的电力负荷率。供电系统的用电负荷率如波动较大,将影响供电设备效率,而且会使线路功率损耗增加,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努力提高用电负荷率,可有效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通过合理规划电网线路能够有效缓解当前低压配电网线损率的上升趋势,电力企业需要对当前所要铺设线路的区域进行设计,并选择符合当前标准的接线方式,以此来提高配电点调整的合理性。而在进行配电点的位置安排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将配电点放在供电中心区域,以此来缩短配电点的供电范围,从根本上提升低压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另外,电力企业还可以对电压进行适当调整,逐步改造残旧、导线截面积小的线路,缩短供电半径;进一步完善10 kV及以下配网结构,解决配电网卡脖子、迂回供电等问题,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在现有电网结构和布局下,充分、合理地利用“调荷”和“调压”等措施,使线路的负荷电流达到经济负荷电流,变压器的综合平均负载率达到经济负载率的合理运行状态,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2.2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涉及并涵盖电网规划、设备改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电力营销、电能计量等诸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性管理。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营业制度,农村电网的线损率能否得以正确计算和合理计量,与抄、核、收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营业制度,加强抄表核算和线损计算工作。同时,还要健全线损管理机制和岗位责任制,合理划分各相关人员的主要职责,明确各级人员的分工,确保企业内的人员各司其责。就农村电力管理制度来看,还要专门设立相应的监督制度,主要监督内容有上下级员工的监督、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等,通常实行监督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电力人员与用户相互勾结,共同窃取电能的情况,或者是出现上级徇私舞弊的问题。此外,要建立与电力市场运营机制相匹配的线损奖惩制度,通过适当的奖励来激励企业员工降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确保降损管理工作得以认真落实。另外,电力企业还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动,严厉打击窃电现象,进而营造一个舒适、公平、安全的用电环境。

2.3加强计量管理

计量装置对于节能降耗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计量的准确性与精度性会直接影响着电能的实际消耗量,进而影响对电能的计算。电力企业在进行供电时,需要及时对电能的供应情况、供电质量等进行检测,借助相关仪器对电流量予以检测与测量,为企业下一步供电计划提供借鉴。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网降损的管理工作,对于落后老旧的电能表,要及时进行更换,采用最新型的电能表,对农村电计量设备装置进行完善,实现其计量准确性的提升。此外,电力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电能表的监测工作,及时做好更换处理,防止在农村电网中出现错接线、错抄录等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电力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用电,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能损耗。在进行电能量测试时,计量仪器的精度与准确性非常关键,计量装置系统相对脆弱,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计量结果不准确、误差大的现象,其计量的数值准确性较低,会导致电能的大量损耗,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①企业应定期对所有电能表的计量情况、性能等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数据的精确性;②合理配置电能计量装置,根据用电负荷容量配置合理的计量方式,使得计量装置在有效范围内工作,提高准确性;③规范开展计量装置设计图纸,完善计量装置安装接线制度,有效降低计量接线错误的损耗;④完善计量装置封印管理,开展计量装置封印安装工作,有效降低改变计量装置窃电的可能,降低损耗。


2.4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线损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电网降损管理的成果,因此要加大对线损管理人员的岗位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工作,要结合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工作的要点,建立起培养和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相关体系,加大对相关管理人员的教育力度,通过教育让其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农村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随着偷电行为的日益猖獗,以及其更加隐蔽化和普遍化,需要农村电力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学习,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电力人员工作情况的检查力度,查找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线损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线损管理的重视。

3结语

线损管理是一项系统、繁琐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建立健全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现场环境,采取不同的形式,既能满足负荷高峰时段的供电需求,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负荷低谷时较高的技术线损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清兵.探讨线损分析预测在供电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3(21)

[2]翁志杰.试析低压配电网线损率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