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电方式及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窃电方式及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

区健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今盗取电力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多种类型的窃电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盛行,甚至还动用了高科技的技术装备来进行窃电行为,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极大的威胁。基于此,本文重点就窃电方式及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窃电方式;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

窃电通常是采取一定的非法手段来谋取私利,损害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行为,一些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或者是个体经营者通常会借助窃电的手段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样一来也就使得我国的电能出现了非常大的损失。窃电是一种比较明显的违法行为,这也是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都要面对的问题。智能电表的应用为企业防窃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企业的利益,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控制。

1.常见的窃电手段

智能电能表检测到线路中的电压、流过的电流是正确计算电能量的基础.也就是说如何减少智能电能表采集到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这是一切窃电手段得以实现的基本原理。另外改变电表的接线方式也可以影响电表的正常计量,以达到窃电的目的。

1.1减小电流值法窃电

(1)将智能电能表的火线1和2端子短接,从而造成流过电能表采样电路的电流减少,达到窃电的目的。

(2)更改智能电能表电流采样电路的电阻值,从而造成电流值更多的分压到采样电阻上,计量芯片收到的采样值减少,达到窃电的目的。

(3)计量芯片电流采样采用差分电路,短接差分电路,从而造成计量芯片采不到电流值,达到窃电的目的。

1.2减小电压值法窃电

更改智能电能表电压采样电路的电阻值,从而造成电压值更多的分压到采样电阻上,计量芯片收到的采样值减少,达到窃电的目的。

1.3改变智能电能表正常接线方式法窃电

单相智能电能表正常1、2端子接火线,3、4端子接零线,窃电者将智能电能表火线的进线端接到电能表3端子、4端子人户,零线接2端子然后直接入户,不和1端子连接,由于智能电能表计量电路和1端子相连,此时智能电能表无法进行计量,但是用户可以正常用电,达到窃电的目的。而且此种窃电方式也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4强磁法窃电

在智能电能表表面施加强磁场,使电能表内部的变压器无法进行工作,从而造成电能表无法正常计量,达到窃电的目的。

1.5高压电击法窃电

接入220v电源,通过将自制的变压器升至高电压,同时加装自动控制装置.对智能电能表电源模块进行定时冲击,造成电能表不断重启或黑屏。

2.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的应用

智能表又称网络电力仪表,是针对现代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电力需求而设计的,用来测量一些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谐波等电力参数,电能表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在变电站自动化、能源管理系统、小区电力监控、智能型配电盘等领域。

2.1在智能电能表反向电量异常分析中的应用

智能电能表具有双向计量功能,正向和反向电量均可读取。除了发电用户,普通用户一般只是消费电能,电能表一般记录正向电量,但在表计进出线接反则会造成反向电量。如果人为故意将进出线更改则为窃电行为。可读取智能电能表计中连续10天的日冻结正向电量示值和日冻结反向电量示值,对日正反向电量的比对来分析判断现场是否存在反接线问题。

2.2在智能电能表恒定磁场干扰分析中的应用

恒定磁场干扰会造成表计计量失准,智能电能表对恒定磁场干扰具有判断分析的功能,当产生恒定磁场干扰,表计会记录发生和结束时刻以及这些时刻时的电量情况。通过对表计中近十次恒定磁场干扰记录可判断疑似窃电。

2.3在智能电能表开表盖记录分析中的应用

表计一般在出厂时会将开盖记录清除,在配送、安装、运行时都不会进行开盖,如有开盖则可能存在表计被拆开进行改装,造成表计计量失准,具有疑似窃电行为。通过读取智能电能表中的近10次开盖记录,开盖时间发生在表计安装后,则需对表计进行校验确认。

2.4在智能电能表零线电流分析中的应用

目前,单相智能电能表具有零线电流记录功能,零线电流记录是智能电能表特有的功能。理论上单相表计的火线电流要等于零线电流,否则有窃电的可能性或用电异常问题。通过读取表计零线电流和火线电流进行比对,如果不相等则显示零线电流异常。

2.5在智能电能表断缺相、失压、失流记录分析中的应用

智能电能表对于最近十次断缺相、失压、失流记录均会存储,这些记录中包含了发生结束时刻以及这些时刻的有功电量示值。人为故意造成表计的断缺相、失压、失流行为确定为窃电,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取可判断疑似窃电。

2.6在智能电能表停电记录分析中的应用

窃电用户经常性将表前闸刀断开,在表计进线前端直搭用电,造成表计不计量和无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远程查看,这种方式导致后台无法分析,现场反窃电查处难度大。针对上述情况,可通过读取智能电能表中最近十次掉电记录,分析用户规律性窃电的时间段,当表计数据由正常采集改变为无法采集,则可判断用户开始窃电。

3.预防和监查智能电能表窃电的技术措施

鉴于电能表结构原理和多年来的反窃电的经验,电能表的窃电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改变电能表的电压、电流、相位等电参数的取样大小来达到窃电目的,所不同的是新型窃电方式具备了更专业的反检验功能,更具隐蔽性。但是,无论窃电模式如何的变化,只要是通过电气改装方式窃电,就必须要拆开电能表外壳,对其内部进行改装,这必定要破坏其铅封和外观标志,然后仿造铅封和标志还原电能表外观,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一些防止窃电的技术措施。

3.1科学利用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加强集抄系统的监控

智能电能表都具有实时采集电参数的功能,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对智能电能表的信息抄读,可以有效地查看和记录智能电能表的实时信息,如失压、失流、欠压、断相等记录及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实时功率,开表盖事件记录,停、上电事件记录等,辅以适当的方法,并合理分配抄读时间,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确定窃电行为。

3.2加强现场电能表封印及计量表箱的管理和监督

改进封印技术,使用新型防伪铅封,运用特殊编号和防伪标记,如二维码等难以仿造的铅封。加强计量表箱的封印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定期检查电能表及电能表箱的外观、封印及标志,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可在计量表箱内安装开盖报警提示装置。同时可将智能电能表的外壳制成一体化封闭结构,一经拆开无法还原,以有效防止电能表开盖改装。

3.3提高窃电电能表检验技术,及时找出窃电原理

针对具有窃电嫌疑的电能表,在电能计量性能检验前,先检查电能表外观标志和铅封状态,确认是否拆装过电能表外壳,现场检查电能表电气连接线路是否正确,查看电能表信息记录,包括各电参量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件记录等。依据电能表结构原理及反窃电经验,对电能表改造部分进行技术鉴定,分析窃电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验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规程和规范的技术要求检验。

4.结束语

智能电表是电力系统电力电能计量的主要设备,发挥着对整个电力系统计量的支持作用。智能电表能否发挥作用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收益,必须加大对智能电表的管理力度,重视防窃电管理,提高各项设备的运行水平、运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智能电表运行质量,确保其发挥功能,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王伟能.智能电能表中窃电与防窃电技术分析[J].湖南电力,2018(05).

[2]刘崇伟.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