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

赵兰

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市 430000

摘要:要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员工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对工作产生热情的基础。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创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保证企业能有更多新鲜的活力,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较高的竞争力。对于工会来说,要密切关注广大工作人员的精神力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构建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保证工作人员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工会;员工心理关怀机制

1前言

坚持以工作人员为核心,全方位的维护工作人员的各项基本权益,是工会的职责。在进行维权工作时,必须要对维权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将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的精神文化利益和心理关怀。对广大工作人员来说,工厂既是其实现自己价值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在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管理相对封闭和严格,在这个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就缺乏一定的交流,员工私下的生活也较为封闭。对于新一代的农民工来说,得到更好的经济收入是其主要的目的,但却也更渴望能融入城市的生活之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工会必须要主动的维护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心理进行疏导,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职工心理关怀机制。

2新形势下工会要高度关注职工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工会的职责来说,具有维护广大职工的经济利益,又要确保员工的其他的利益不受到任何损害。在对职工的权益进行全面的维护情况下,解决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这是工会进行科学维权的基础。对工作人员的心理进行维护,主要是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上的关心,确保工作人员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企业不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还必须要尊重工作人员的人格,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企业只有将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大多数打工者都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青一代,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心理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时常常会发生较多的心理矛盾。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变得更加的焦虑烦躁,对生活工作充满了失望感,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希望得到文化、娱乐、住房等各方面的保障,但是却发现现实和期望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3劳动关系变革下职工的心理状况

3.1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许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对员工的个人心理状态关注程度较低,许多员工在工作中成为了被机器劫持的人,而作为目前阶段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来说,由于八零后、九零后数量较多,对于情感的需求相对较大,如果企业没有对工作人员的生活进行关注,就会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没有积极的状态工作,一旦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导致出现过激的行为。目前一线工作员工的生活状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升三降:每次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工作压力直线上升,事业却走下坡路线,健康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缺乏一定的情感疏导,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3.2职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较大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许多工作人员都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例如情感、婚姻、家庭,这些问题倘若得不到解决,教容易导致职工陷入低谷期。为了能够缓解压力,工作人员必须要调动自身的所有潜能,但随着长时间的积累,不免会感到身心俱疲,产生消极的情绪,对生活失去希望,产生头痛、失眠等现象,严重时还会伴随着自私、嫉妒的心理。而这些情绪在生活工作中又会表现出来,有的人即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出现的问题,依靠意志力能够同其抗争,但这个过程中员工的心理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给员工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3.3员工的社会经历少抗压能力较差

在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新生代的员工较多,且大部分都是未婚状态,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精神上的需求在很多时候被人们忽视,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在城市中打拼,希望得到城市的接纳,想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工作生活中,由于长期面临的压力较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接踵而来,会产生挫败感和孤独感。由于其社会阅历较浅,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束手无策。

4职工心理关怀现状

4.1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职工心理关怀的重要性

目前来说,工会并没有将职工心理关怀政治的纳入为权的内容中,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职工健康服务体系。在对我国目前的工会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工会内部也缺乏工作人员心理专业方面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工会在满足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心理专业建设和社会培训力量参与心理咨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4.2心理辅导方式落后

就我国大部分的企业来说,并没有通过心理调查心理培训、心理评估等方法来防止员工发生心理问题,也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关怀平台。在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大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对当前新一代的劳动工作者来说,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例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热线、讲座等,并不完全适用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针对性较低,员工只能了解到浅显的心理意识。

5建立完善的职工心理关怀机制的措施

5.1高度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

为了能够确保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工会必须要树立超高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的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当员工发生危机事件时必须要正确的了解到该事件对员工心理状态的影响,在事件发生后,也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工会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就能够防止维特效应的产生,将事件的风险降低,要将防止信息的传播,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件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对员工的利益进行高度的关注,确保员工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5.2工会要参与实施职工心理管理

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工作人员能够有科学的方法去面对心理上的问题,消除员工消极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干预解决员工各种不良情绪。工会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认识到心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合理的岗位规范和工作标准,将各个岗位的角色任务进行清楚的定位,合理的分配各种资源,防止在工作中由于角色模糊引起的心理压力。还必须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进行强化,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之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

5.3密切关注新一代劳动者的精神诉求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员工心理关怀机制,就必须要实施多样化的心理关怀,充分了解职工的理想信念,尊重其主体地位,确保职工的生产状态和生活条件。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都是进行个人竞争,职工必须要同他人竞争来获得成功,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一些员工难免在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压力。除了在经济利益上的需求之外,职工在感情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大。必须要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劳动关系,确保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解决员工所面临的精神压力,满足工作人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会在进行职工心理维护时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职工心理问题关注的相对较小。为了能够确保员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必须要解决员工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建立完整的职工心理关怀机制,将心理关怀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实现多样化人性化的关怀,切实的维护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宁.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16):38-39.

[2]鲁竞夫. 国有企业集体性劳资冲突的管控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李文华.关于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0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