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陈星宇

大竹县中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45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45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相关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神经系统相关指标与体液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把握了整体治疗的中医理念,强调机体功能的整体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发疾病,指活性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1]。在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良性的妇科疾病,但是却存在着肿瘤分化入侵和种植的不良风险,也是女性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出现了低龄化的现象[2]。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保障女性患者的妇科健康。在此,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现总结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45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45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2.3±3.9)岁;观察组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33.1±3.6)岁,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两组研究对象孕产次数均≤4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了精神病史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孕产史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中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后,在经期结束3d起,开始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其药物配方组成包括:益母草25g,山楂、煅牡蛎各18g,桃仁、丹参、延胡索、橘核各15g,乌药、川穹、乌梅、蒲黄各12g。根据患者病症严重程度适当加减药物剂量,伴腹痛症患者更应酌情加减;伴恶心呕吐患者,应在配方中加入艾叶、吴茱萸各10g,并与三七粉冲服服用;伴腰酸者应在配方中加入杜仲、桑寄生各12g;伴盆腔炎症者,应在配方中加入蒲公英、红藤各12g;脾虚呆滞者,应加入白术、党参各10g;血虚明显者应加入何首乌、当归各10g。用法及用量:每剂药物用水煎服熬至300ml药液,将其分为两次服用,每次150ml,早晚餐后顿服,每日1剂,一个疗程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相关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指标情况是否相近。其中,神经系统相关指标包括:前列腺素(PC)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体液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神经系统相关指标与体液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神经系统相关指标与体液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神经系统相关指标情况(χ±s)

组别

n

时间

PG(nmol/L)

TRH(pg/mL)

观察组


对照组

45


45

治疗前

治疗后

29.16±3.42

12.78±1.21

11.12±1.15

14.58±2.29

26.15±3.02

28.43±4.37


表2 两组体液免疫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χ±s)

组别

n

时间

IgG

IgA

IgM

观察组


对照组

45


45

治疗前

治疗后

5.39±0.26

4.47±0.43

4.26±0.63

1.70±0.11

1.36±0.23

1.32±0.29

1.68±0.15

1.11±0.22

1.45±0.27


  1. 讨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均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与免疫因素、种植学说、化生内膜、细胞因子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免疫因素,当机体出现免疫系统缺陷时,会引发月经异常的问题,而在经期中流量过多,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3]。在本次研究中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治疗前体液免疫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这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巨噬细胞吞噬率上升,容易伴随出现不孕的并发症状。而中医认为,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十分明显,在基于中医整体治疗的理念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在于淤血阻滞、经血不畅,因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疗方法,辅以益气调肝、清热除湿等药物,辩证用药,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个人因素灵活调整药方剂量,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把握了整体治疗的中医理念,强调机体功能的整体改善,充分发挥出了中医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燕.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效果评估与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11(09):64-65.

[2] 曹俊红.中医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7(11):143-144.

[3] 苏慧森,马平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J].天津中医.2015,2(11):97-98.

[4] 马平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4(06):82.

[5] 王艳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7(0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