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张芳

北京核工业医院  心血管呼吸内科 北京 房山 102413

摘要:目的:探究在护理心血管病症老年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的过程具有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方式验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选择的96例试验对象是利用电脑随机式抽选而出,同样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两种不同方法实施护理工作,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经过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过程,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优良率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心血管病症老年患者时,应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促进患者康复,患者康复程度较好。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患者;心血管病症

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收治患心血管病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治疗的病症种类较多,比如高血压病症的治疗、心梗病症的治疗、心绞痛病症的治疗等。经过统计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年龄发现,大多数患者的年龄较大,在治疗中因患者年龄较大而存在较强烈的不良情绪,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降低了护理及患者康复的效果。因此,需要针对老年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提升护理效果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以下内容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具有的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对比护理方法的实验需求,在本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患者中利用电脑随机性地抽取出96例患者。经过电脑统计老年患者的年龄与患病病程后,年龄均处于60-80(平均70±10)岁之间、患病病程均处于1-5年(平均3±2)之间。将96例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后,采用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后,两组患者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实施本次的护理方法对比试验。

1.2 方法

护理方法对比实验需要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安排对照组实施的护理方式仍然采用以往应用的常规护理过程,护理内容具体为针对老年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在用药时给予指导与督促,在饮食方面给予指导等;安排观察组实施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的具体内容涉及到四个方面:(1)在健康教育中融入心理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应先与患者通过聊家常的方式初步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根据患者实际的情绪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实施方法,比如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患者,护理人员在与其沟通时会存在不理护理人员的现象。此时,护理人员应站在疾病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会激发出患者与自己交流的欲望,因为病症的痛苦是患者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在患者愿意与护理人员交流时,护理人员应先从患者目前的感受入手,让患者阐述出自己目前的身心状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阐述掌握患者实际存在的不良情绪,比如烦躁的情绪,因为有些病人属于再次发病的过程,对疾病反复存在内心烦躁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将健康教育引入,让患者掌握引发疾病的全面性因素,可有效引起患者的重视。然后,针对这一次的治疗,护理人员应采取鼓励的方式与患者交流,还要将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能够改变患者烦躁的情绪转变成积极治疗的态度。(2)实施用药护理。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元素,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与家属实施告知注意事项的工作,要保证患者与家属都能够掌握药物的用法,还应叮嘱禁止随意性改变用药的剂量与频率,让患者与家属了解随意更改药物治疗的不良后果。(3)实施饮食护理。心血管病症患者应食入低糖、低盐、较为清淡的食物,护理人员可制作出饮食方案为家属提供参考,包括宜食食物、禁食食物等,比如宜食新鲜的水果与蔬菜、禁烟酒等。(4)环境与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房消毒工作且定期进行室内通风,及时更换患者病床上的用品,为患者创建出舒适的康复环境;运动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合理化的运动类型,比如散步等。在安排运动时要控制好运动的时间与频率,充分发挥出运动的促进作用,防止发生因运动时间过长而影响运动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效果需要对比相应的指标,针对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与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指标的统计利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

1.4 统计学方法

获取评价指标后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与统计,每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优良率的数据表达方式应用百分数(%)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结果的验证采用5fa2583aa7b16_html_acb3b87a78900710.png 检验。如果SPSS20.0软件给出的数据结果为P<0.05,表明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未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从下表表现出的两组护理满意度可以看出,观察组数据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表现出观察组应用的护理方法显著提升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见表1。

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48)

18

19

11

77.08

观察组(n=48)

29

17

2

95.83

P值

-

-

-

<0.05

2.2 生活质量优良率对比

从下表中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优良率,观察组数据结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表现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见表2。

2 生活质量优良率对比(n%

组别

优良率

对照组(n=48)

18

11

7

12

75.00

观察组(n=48)

29

13

5

1

97.92

P值

-

-

-

-

<0.05

3 讨论

心血管病症老年患者会因年龄较大而存在较多的不良情绪,并且在个性方面也表现出较为独特的特点。如果在护理工作中未针对老年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护理,护理效果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而降低护理效果,特别是阻碍了老年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挖掘出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创建出优质的护理方式,实现促进老年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了护理试验,从对比试验的结果验证出优质护理服务具有的护理效果,与以往应用的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护理满意度与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方向都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分析原因主要是优质护理服务针对影响护理效果的老年患者不良情绪加强了护理力度,在常规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护理中融入了心理护理过程,能够在降低老年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能够掌握健康知识及具备积极治疗的思想意识,在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病症老年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广泛应用此护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此护理模式的作用实现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书兰.语言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02):248.

[2]潘玲芳.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09):4.

[3]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李天萍,杨绍国. 现代预防医学. 2012(14)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