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评价

谢雅馨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使用疼痛护理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选取98例,时间选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49例。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为实验组,对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评分更低(P<0.05)。

结论 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借鉴。

【关键词】 带状疱疹;疼痛护理;常规护理;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人体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通常不会马上出现带状疱疹,该病毒于脊髓后神经元中隐居,当机体出现劳累、感冒等其他因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时,该病毒会快速繁殖并沿神经纤维分布而引发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增加,该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有报道表明,带状疱疹年发病率在0.3%~0.5%左右,其中有9%~34%的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主要以持续性烧灼样痛为临床表现,可使患者出现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故在给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疼痛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使患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本院选取的9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对本院收治的9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49例,时间选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其中实验组男、女各27、22例,年龄在41~71岁,平均为(55.32±10.27)岁;对照组男、女各25、24例,年龄在39~70岁,平均为(54.23±10.25)岁;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患者安排一间舒适、干净的病室,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等。实验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①组建疼痛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小组组长,科室医生、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向患者介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病因、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以此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患者因疼痛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因此应针对患者情绪变化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维持其乐观心态,使其以更好地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以及本院医疗水平,以此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疼痛护理:当VAS评分>6分时,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方式缓解疼痛,例如按摩、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按摩方式:按摩2次/d,20min/次,力度由轻至重。音乐疗法:指导患者用播放器或耳机听轻音乐,60min/次,3次/d。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放松训练,即在温和言语诱导下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并保持10s,缓慢吐出期间前臂紧握拳头,想象疼痛点后逐渐放松,暗示疼痛消失,每次做15个循环,1次/d。

3 观察指标

护理后1个月进行随访,对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情绪进行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使用VAS评分法,该表分值在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以及生活,4~6分: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7~10分:重度疼痛,影响工作以及生活。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负面情绪严重程度,满分为100分,以50分为界,50~59分:轻度焦虑,60~90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20.0系统计算数据,其中5fa1fa0d32719_html_c91a64ff6fb5b209.gif ±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查,而百分比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查,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结果

护理前,实验组VAS、SAS评分分别为(6.59±1.25)分、(67.59±11.23)分,对照组为(6.47±1.34)分、(68.44±11.29)分,两组对比无差异(t=0.458,0.374,P>0.05),护理后,实验组VAS、SAS评分分别为(3.44±0.53)分、(45.23±7.01)分,对照组为(4.23±0.98)分、(52.36±9.22)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评分更低,(t=4.963,4.309,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主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属于难治性、顽固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常伴有持续性神经痛。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神经痛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极易因疼痛会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工作以及生活。因此如何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

疼痛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改善患者疼痛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从建立小组开始,将与医疗相关人群纳入其中,医护人员为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疼痛护理目标[3]。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使其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治疗,进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率,促进治疗进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使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感,使止痛效果趋于稳定。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SAS评分均较低(P<0.05)。由此得出,给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进而改善负面情绪,促进治疗进展。

综上所述,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疼痛感,促使患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李春瑞.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1):145-146.

[2]唐二云.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2):1551-1554.

[3]蔡燕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护理干预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2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