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备检修流程及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施工设备检修流程及注意事项

朱金东

身份证号码: 42058219871225****

【摘要】机械设备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大型土石方施工、建材运送、工程组件安装等方面都不可替代,并且工程机械设备也是施工单位的重要财产组成,所以做好设备检修工作不仅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更是对施工企业自身利益保障的关键措施。本文分析了工程设备检修的重要性,并从管理和检修方法两个方向综合讨论了检修工作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施工设备;检修流程;检修技术

1.工程设备检修的重要性

1.1保障施工设备性能

通过对设备的检修,能够确保设备在各种条件下适应环境,如涉水的潮湿环境中,设备可能受到水分侵蚀而出现过分氧化情况,由此产生局部破损或频繁损坏等问题,通过定期检修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隐患。检修工作的关键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合适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规避或排除,由此遏制了设备的细微问题扩大化,降低了设备损耗。在特殊情况下,检修发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时,需要将设备停用进行全面检查,因此也避免了问题的扩散。通过设备检修工作,降低了设备高度损坏后的维修成本和更换设备的成本,且在一定时期之内保障了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2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进度

依据施工计划,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各类设备,包括吊装设备、挖掘设备、装载设备、传送设备等,每一种设备在施工现场都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相对应量的工作,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所带来的除了本身需要完成的工作受阻之外,还有可能会对后续施工或关联性施工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导致项目停滞。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可以使机械设备在保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调整设备的工作量。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修养护能够避免这些机械设备出现严重故障,从而使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相关的运营维修和管理成本也会减少,在降低工程投资成本的同时,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加。

2.工程设备检修的流程

工程设备的检修流程,主要为:检修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审批-下发到具体部门-组织实施-现场监管-检修实践-制作记录报告-上报和归档,全过程中项目经理、设备经理、机电物资部门长、设备主管、管理人员、技工等人员需要参与到不同环节中,并依据实际需要完成确认工作。

在检修流程中,需要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工作:①检查与汇报。施工生产部门人员在施工作业时发现故障或隐患时,应主动上报部门管理,并紧急联络设备管理或维修技术部门;定期巡检或保养时对设备一并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和隐患时,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等待工作指示。②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部门收到报告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查验,核实隐患情况,判断设备功能,并且对维修需要使用的零件或材料列出清单,交付清单申领物资后及时进行维修,如需要第三方委托方进行维修和加工时,由维修负责人核实签署申请,报请公司审批执行。③设备维修时,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维修指南进行,在维修时发现不能处理的故障,应上报维修部门联系生产厂商或供应商,维修材料和零件不足的,应制作补充清单进行采购或调用,维修过程需要进行记录,并在维修结束后由维修人员、报修人员签字确认。④在维修结束后,应由维修人员做回访观察,查看设备在后续施工中有无异常状况,如果发现还有异常则应当再次进行确认,排查故障源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工程设备检修的注意事项

“安全生产”一直是施工的第一要求,尤其是在大型工程中,如大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所涉及的土方、材料等较多,工程量巨大且现场情况复杂,综合分析安全风险,大概率源自于机械设备。随着工程项目难度的增加,工程机械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大,其智能化程度也在提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功能无可取代。但是有些设备还是需要进行人工操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设备检修记录的监督,使建筑工程企业形成一整套设备体检制度,提高设备在日常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机械设备给工作人员带来各种危害。

3.1管理事项

为了确保施工设备的性能处于最优状态,应当对检修管理工作进行优化:①规范设备使用。施工设备多体积较大,除自走设备外,其他设备需要定点安装,因此需要做好安装点位和零部件组装优化,尤其是涉及高空作业或复杂环境作业的设备,应当重视安装或拆卸时对周边的影响,设备在使用时应当按照操作指南进行。②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应当进行统一管理,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和维护部门,组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人员队伍,对设备管理中的细节进行研究,并优化现场设备使用调配的细节,要求设备管理、设备检修、设备使用部门应建立起相应的绩效和责任制度,并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各个部门在践行工作时应当做好台账和档案资料。③结合高新技术。设备检修需要对设备内部复杂的构造进行精细化检查,而设备本身比较大,或内部组成过于复杂化,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在加大的工作量的基础上又降低了检查的效果。因此需要借助高新科技完成检测,如计算机故障分析、专家系统检查等,匹配相关的分析系统,在发现风险之后还能提出维修方案建议。

3.2检修事项

设备的故障会反映为功能受损现象,根据设备构造或运行原理,从故障类型可以逆推出故障点,并采取检查措施。检修判断的一般方法有:①观察法。即通过感官对故障或风险进行检查,包括试听观察判断(外部或明显问题)、现场询问调查(简单明了的问题)、试运行法(暂难明原因的问题)、拆卸法等,由检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②仪器法。通过专业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在电气系统检修时,使用电阻仪、电压仪、超声仪等对设备内部故障进行排查,能够快速精准地了解具体故障位置,减少检查工作量。③比较法。在有功能正常的同类设备或正常功能数值的情况,对比被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对参数进行分析获取故障成因和位置信息。

检修完毕后,应及时选择方法进行维修,一般维修方法有:①更换法。对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不当操作、工作强度较大情况下出现的零件损坏和磨损等,可以采取更换法完成维修,如设备轴承、缸套活塞等活动频率较高的零件,应采用组件整体更换的办法。如挖掘变速器功能异常,推断由于挖掘机所处环境复杂,合套不能在理想状态下工作,由此变速齿轮异常磨损后致使自锁装置功能丧失,因此需要重点检查变速器自锁装置及配套弹簧和变速叉轴等组件,发现损坏的应及时更换。②调节法。施工设备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部件,部件以螺栓进行连接,而在施工现场螺栓磨损严重,所以需要更加频繁的维护,但实际情况是螺栓的规格、材质、拧紧方式等都会对设备性能造成影响,针对此类现象,可以采用调节法进行维修,使用垫片对螺栓进行调节,并且使用润滑油减少磨损。

4.总结

工程施工设备功能的发挥关系到施工时的效率,也关系到施工安全,通过检修工作可以有效排查设备的故障和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设备检修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设备检修工作效果的保障与提高,需要妥善安排检修的流程,在日常生产作业和管理中融入检修工作,并且重视技术升级,综合提高企业对施工设备的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董金梁,黄成磊.大型机械设备检修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21):197-198.

[2]杨云章.火力发电厂汽机设备检修施工组织探讨[J].智能城市,2020,6(11):247-248.

[3]马文龙.机械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