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论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有效策略

任新华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自然资源局 843200


摘要:随着耕地的浪费与破坏现象日益严峻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期如何加强耕地保护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耕地保护;耕地

土地是宝贵又有限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四化”建设中,农业生产仍是其他一切劳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在新时期如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落到实处。下面,我简单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首先,国土资源部门要通过一系列的的管理活动,强化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依法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增强合力,形成氛围,给社会一个强烈的信号:保护国土资源特别是保护耕地不是国土资源部门一家之言, 而是全社会的共识;不是国土资源部门一家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其次要制定并完善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考核体系,明确城市化、工业化是政绩,保护耕地更是政绩。

2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

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就要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增进效益上多下工夫。首先是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旧城改造潜力巨大,努力改造旧城矮、空的现状,从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上要地。 其次是加大对城镇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力度。充分运用法律上的强制手段和经济上的激励手段,引导企业和单位在新建项目时,眼睛向内,节约挖潜,以调整利用闲置土地为主。第三,盘活企业存量土地。鼓励企业将低效利用的土地交由政府统一收购储备后重新规划使用,同时政府按规定给予相应补偿。另外,企业技改项目应先利用现有厂房、土地、内部挖潜,提高容积率。

3 严格规划执行管理,优化空间结构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行为的约束和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进行的一种综合平衡与管理上。首先,要在认真、准确搞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规划修编,明确每块土地的用途,防止规划修编过程中出现希望趁第二轮规划修编过多地增加建设用地预留地、降低耕地保有量和降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现象。其次,对规划执行管理,特别是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防止通过规划修改,规避占用基本农田报国务院审批。最后,采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多层次规划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从空间容量和结构优化两方面,全面构建未来区域发展的基本框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的规划依据,使其实现对各项建设的有效控制和引导。

4 完善土地违法发现机制,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通过畅通信息渠道(包括网络、巡查、检查、信访、媒体披露等)、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和扩大卫片执法检查等一系列措施,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建立土地违法违纪案件的快速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使得土地执法监察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查结合”。 在案件的查处中,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协同查处案件的整合力,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坚持既查处事,又查处人,坚决追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切实起到震慑警示、刹风整纪的作用。

5 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土地利用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经济联系,确切的说,需要利用经济杠杆来实现。耕地资源大量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耕地作为农业利用的弱质性和比较效益低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受经济利益驱动,农业低效经营最终导致耕地等资源和资本向效益较高的非农化利用流转,即使在国家多次重申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但仍有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 所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努力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1]。为此,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一方面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认识耕地资源的社会、生态价值和对后代人的价值纳入农业效益,使耕地使用者有利可图,同时,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别,提高农民生产种粮的积极性,以保证粮食安全性;另一方面,把耕地损失的外部成本“内化”,把耕地损失造成的社会、生态、机会成本以及对后代的代价纳入市场成本,重新建立耕地用途转移的成本核算体系。 充分运用价格机制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合理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办法,提高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和征地补偿费用,使占有耕地者付出足够的代价来补偿耕地的损失,降低使用存量土地的建设成本,以鼓励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使有益于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行为真正受益,使个人、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协调起来。

6 增加投资力度,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农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强耕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防治耕地污染,提高耕地质量及其单位面积产量,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此外,在不破坏生态和环境的条件下,加大投入力度,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耕地数量。 加强市地整理,既能改善农业居住条件,又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 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投入。

7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节约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各业用地标准,明确包括推行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的供地标准,严格按照标准供地[2]。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9 加大耕地保护建设性补偿力度

按照“以建设促保护”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土地 综合整治水平,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调动保护耕 地的积极性。通过合理调整耕地开垦费标准、市场化配置补 充耕地指标等方式,提高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建设性投入,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 平台,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 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发挥资金整合效益。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按照国家有 关政策参与土地整治,增加资金来源。规范开展补充耕地指 标交易,多措并举,全面稳定和拓宽建设性补偿资金渠道,完善建设性补偿管理机制。

10 结语

综上所述,耕地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农业解决我国耕地资源保 护与地力提升问题刻不容缓,只用充分认识并有效解决这 些问题,才能更好保护耕地。要制定适合我国耕地保护的 政策措施,并积极实施,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金晓斌, 丁宁, 唐健, 等.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调整对耕地保护效果影响的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11, 31(7): 817-822.

  2. 张一鸣. 耕地保护制度的转型与对策研究——构建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