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护理教育对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自我护理教育对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艳枚 1 刘燕南 2(通讯作者)

1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脑血管科 湖南 怀化 418000 2湖南省怀化市湖南医药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探究自我护理教育对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96例哮喘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护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技能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活动受限、刺激反应、心理状况及哮喘症状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实行自我护理教育的效果显著,能大大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自我护理教育;哮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指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以气道慢性炎症为临床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例如:气道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并且其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原反应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出现多变广泛可逆性呼吸气流受限,造成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气促及喘息等症状[1-2]。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自我护理教育对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收治于我院96例哮喘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3,即男25例及女23例,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3.1±2.7)岁;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22,即男26例及女22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2.5±2.5)岁。根据上述资料可知,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明具有纳入对比研究价值,并且2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护理教育,(1)护理人员结合世界哮喘中心颁布的哮喘患者及其家庭健康宣教标准组织自我护理教育,其教育内容涉及疾病知识(例如: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治疗方法及用药剂量等)、病情自我监测、治疗自我坚持、饮食自我管理、情绪自我控制及护理技能自我掌握(例如:峰流速仪及气雾剂使用等);(2)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文化程度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利用哮喘知识问卷全面评估患者教育需求,分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出现存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自我护理方案,并且向患者赠送自我护理教育指南,立足于患者实际情况划出重点内容;(3)护理人员每隔14日电话访问患者1次询问患者自我护理方案执行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疾病及心理等方面相关知识,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疾病认知有效控制其负性情绪,待患者参与护理干预后1个月至1.5个月后组织健康宣教讲座1次控制其讲座时间不超过2小时,邀请患者家属广泛参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气雾剂使用方法及峰流速仪监测要点。

1.3判定标准

以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英文简称ESCA)为参照评估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强化程度,纳入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技能等指标,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同时,以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量表(英文简称AQLQ)为参照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分数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选择(X+S)为表示形式,2组数据对比选择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百分率(%)为表示形式,2组数据对比选择χ2进行检验,一旦P值低于0.05则表明2组数据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

  1. 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技能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X+S)

组别

健康知识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对照组

(n=48)

42.23±6.15

16.75±3.51

16.27±4.13

24.32±5.12

观察组

(n=48)

55.18±8.21

23.72±5.52

22.23±6.15

32.25±6.25

t

5.285

6.493

6.137

7.393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对比,对照组活动受限(61.19±12.62)、哮喘症状(45.23±7.15)、心理状况(31.16±6.82)及刺激反应(25.52±5.72);观察组活动受限(81.53±13.58)、哮喘症状(53.62±8.64)、心理状况(42.43±7.31)及刺激反应(37.21±6.28)。从活动受限、刺激反应、心理状况及哮喘症状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受支气管哮喘疾病自身复杂性的影响,难以把握其发作时间,加剧患者生理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造成大部分哮喘患者无法正常进行体力劳动或工作生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由此可见,以环境、饮食、药物及心理等方面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干预,以维持生命过程正常进行保持个体结构功能完整性为前提条件,帮助个体摆脱个体身心情况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哮喘患者实行自我护理教育的效果显著,能大大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云慧,陈琳姐.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中重度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3):1646-1649.

[2]谭吉英.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病情、气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2):158-161.

[3]崔琼瑛,漆筱萍,陈焕兰.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08):101-104.

课题: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编号201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