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研究——以《吉祥天》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0
/ 2

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研究——以《吉祥天》为例

欧阳永辉

山东女子学院, 250002

摘要:敦煌舞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着中国古典舞中独特的审美风格,还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及独特的舞蹈韵味,是我国舞蹈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以《吉祥天》为例,对敦煌舞蹈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与对审美特征的研究,不仅是敦煌舞蹈发展的需要, 也是将我国古典舞蹈文化推向多元化的过程,能够更好的传承中国敦煌舞蹈文化精神。

关键词:敦煌舞蹈;审美特征;《吉祥天》

1.引言

敦煌舞蹈艺术特征鲜明,不仅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章节将通过对敦煌舞蹈审美特征中内容的宗教美、形式的对称美以及人物的形态美等方面对敦煌舞蹈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述。最后以作品《吉祥天 》为例研究敦煌舞的审美特征,从而分析出审美中“拧扭”的 S 型三道弯、“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以及“呼吸”的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的探析,以此来展现敦煌舞蹈的审美价值.

2.敦煌舞蹈概述

    • 敦煌舞蹈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甘肃省敦煌石窟历史悠久,是我国具有珍贵价值的艺术宝库。敦煌舞蹈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独特舞蹈造型就来源于敦煌石窟壁画,从而有着“壁画式舞蹈”之称。在敦煌舞的形成过程中, 经历了“敦煌式”的演变,最终被列入舞蹈教学体系,广大学者研究与推动了敦煌舞蹈的发展,最终以敦煌地域所命名为“敦煌舞”。

    • 敦煌舞蹈的流派

敦煌舞蹈的确立,开启了敦煌乐舞的新篇章,使更多的人们关注并了解到敦煌舞蹈文化,以艺术展现的形式连接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优美舞蹈姿态,将敦煌舞蹈文化推向全世界,集中反映了敦煌民族历史生活的生活状态,在民族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敦煌舞蹈文化

3.敦煌舞蹈的审美特征

  • 对称的形式美

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习惯使用对称的图形运用到各个方面。

“对称”已然成为人们对于审美意识中的思维定式,是人们对于世间万物最基本的审美界定。敦煌壁画中乐舞的形式多样,作为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其审美表现上并没有脱离文化的本质。

例如,在本文舞蹈《吉祥天》表演中,编导在创编中就很好的表现出了“对称”的美学思想。给人传达了一种神秘的观赏体验,使“对称”的审美思想得到完美的体现。

  • 人物的形态美

敦煌舞是拥有千姿百态人物审美艺术的舞蹈作品,人物造型的形态美的体现,也是敦煌舞形态审美中突出的特点之一。如在本文舞蹈《吉祥天》头部与手部的表演中,舞蹈者在舞姿形成之前,头部先开始动,通过头部的运动来带动呼吸、眼神以及身体等部位的变化,头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为我们展示了敦煌舞独特的人物形态美。

  • 内容的宗教美

敦煌舞是宗教历史背景下的艺术文化产物,将佛教文化以及舞蹈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而产生,因为敦煌舞文化主要吸收了佛教文化,敦煌壁画舞姿是宗教艺术的产物,它是佛教与舞蹈的融合,例如舞蹈《吉祥天》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来源于佛教的守护神,吉祥天女,也通过作品的表达出敦煌舞蹈中佛教文化是多样性方式的存在,从而进行他的审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心灵的艺术美感体验。

4.敦煌舞蹈审美特征在《吉祥天》中呈现与表达

  • 拧扭”的 S 型三道弯

从敦煌舞蹈整体的审美核心内容上来看,上身肢体的躯干部位是敦煌舞蹈训练中最主要的内容形式,躯干主要以腿、跨、膝三个身体部位所构成,对于躯干部位的灵活运用,展现出了敦煌舞蹈中鲜明的独特曲线造型特征。例如,在《吉祥天》中“三道弯”的表现上,表演者通过踢腿、扭身、屈膝、顶胯等动作形态展现出优美的“三道弯”体态,从而呈现出颇具开放式的 S 型“三道弯”独特曲线形态。

  • 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动”与“静”在敦煌舞蹈审美中扮演着对立的舞蹈范畴, 他是整体舞蹈风格的体现,也蹈柔美的体现。从舞蹈风格来分析, 敦煌舞蹈受隋唐壁画影响较深,形成了敦煌舞蹈中隋唐文化舞姿为核心的风格,表现出独特的“动”、“静”之风。在《吉祥天》

“动”与“静”的把握上,以自身不同风格特征的动静结合,为我们展现了敦煌舞蹈中不同的审美内涵,两种力量之间互相转化达到舞蹈之合的境界。

  • 呼吸”的和谐统一

无论那种舞蹈风格的表演都离不开呼吸,特别是敦煌舞的表演是依托于民族风俗特征的习惯,在表演者巧妙的运用呼吸,使整个舞蹈贯穿起来,是舞蹈表演中的灵魂,在不同的人物背景下, 合理的运用呼吸与情感相结合,使舞蹈的情感得以更好的展现。舞蹈吉祥天中的舞者,给我们一种手脚和脖子都很修长的感觉,

结论

敦煌壁画文化以一种舞蹈的形式传承下来,是我国舞蹈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不仅推进敦煌舞的诞生与发展,还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佛教文化也有极大的文化推动作用。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也要保留传统优秀敦煌舞蹈艺术文化,努力创新,革故鼎新。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现敦煌舞蹈文化的美。

参考文献

  1. 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 高金荣.敦煌石窟舞乐艺术[M].兰州:甘肃人出版社, 2000

  3. 段文杰.敦煌心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人山版社, 2007

  4. 高金荣.《发展多元化的中国古典舞一兼述敦煌舞的属性》[J].北京舞蹈学院国际美学大会发言,2008

  5. 金亮.《敦煌舞蹈美学初探》[J].北京:舞蹈杂志社.2012

  6. 董锡玖.敦煌舞蹈[M]中国:新疆美术摄影出版,1992

  7. 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8. 王 峰 . 浅 谈 敦 煌舞 蹈 的 艺 术 特 色 [J]. 戏 剧 之 家, 2017(05): 188.

  9. 何子平.论舞蹈动作语汇与情感表达融合的重要性[M]. 散文百家,2007.

  10. 张天. 敦煌舞蹈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明日风尚, 2018(18): 326.

12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reen·银幕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