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GIS技术下的城市土地规划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试论 GIS技术下的城市土地规划问题

曹倩

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源局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规划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为城市土地科学合理的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GIS技术;城市土地规划;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用地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方面的土地问题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规划城市发展和相关研究工作展开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城市建设管理一直都是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并由此引发了一个热点,有很多的城市拿出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研发和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GIS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规划城市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性工具,使得城市用地规划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对城市土地规划问题进行分析

目前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具备经济、社会和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条件。基于对城市规划所面对的众多城市土地问题的认识与分析,从城市土地短缺的严峻性分析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变化等方面,研究影响城市规划的各种土地问题,为探索和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管理模式,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托。

1.1城市土地短缺的严峻性分析

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土地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土地面积在世界上绝对数量虽然大,但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相对数量却很小,且人均耕地的数量更少。在我国960万km2的土地中,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5。在此情况下,土地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增人口对土地的需求;二是现有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城市规划师应首先清醒认识城市土地严重短缺这一严峻的现实。

1.2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上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一个产物,可以说是一种绝对集中,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这一手段进行管理,倡导无偿,不限时间,没有任何有关土地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土地实行行政划拨。之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革新。最早征收土地使用费用是1980年,之后转变为以国有城市土地的有偿出让制度和转让为核心内容的房地产行业等,推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城市用地从无偿转向有偿,城市土地使用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转变。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有效革新,使得城市规划的功能由以往的物质空间转向对城市社会经济因素的自觉应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效应用GIS技术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数字规划主要是用数字化的形式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利用,是适应城市发展的良好方法,对城市规划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有效应用GIS技术展开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数字规划的速度,具体体现:

2.1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专题制图

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己经广泛地应用计算机和制图软件制作城市规划专题图,实现规划制图的自动化。但由于城市规划涉及的范围广,信息量大,不仅拥有描述地理位置的空间数据,还包括城市各专题的属性数据(如城市人口、工业、环境、用地等),因此一般的机助制图系统往往难以适应,无法管理这些庞大而又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信息。基于GIS的城市规划制图的核心是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综合处理城市规划制图的各类信息(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制图数据),实现城市规划制图的自动化;将GIS环境下的城市规划分析模型与专题制图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规划制图的智能化。

2.2规划管理与方案评价方面的工作

目前阶段,我国规划管理与方案评价方面还暂时停留在空间布局这一层面上,对方案质量的评价还有些不足,科学合理地应用GIS技术能够让城市规划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为量化的评价做好工作,通过用地评价能够较为准确地知道规划范围内哪些适合修建,哪些不适合修建,进而更好地分析方案和用地实际条件的适宜程度,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与此同时,立足于GIS技术进行工作,也给后期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累计的资料非常多,必须要应用特定的软件进行分析并统一进行保存管理。这样,后期查找相关信息时就会比较方便,并且有效提升效率,大大提高了搜索资料的准确率。立足于GIS技术之上的城市规划数据跟城市空间信息的要求比较吻合,这样检索数据时会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2.3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概括地说,城市数字化工程就是先将一切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空间、社会、经济、文化信息输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化的城市信息,然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和管理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愈来愈复杂的问题。基于GIS技术的土地规划是城市数字规划工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城市规划领域推广应用,将产生联动作用,在数据支持、分析评价、后期管理方面都将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3GIS技术在城市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3.1地图的信息表达

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表达信息的首要方式。地图的信息表达方式主要分为矢量数据描述要素、栅格数据描述要素和TIN可视化表面。人们通过地图可以识别空间格局、关系和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地图现在已成为我们非常熟悉的印刷品,并且地图也能在计算机上交互地可视化显示。GIS技术进一步加强了人与地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查询和分析选择位置或目标。

3.2具有三维分析功能

用三维可视化能够对现场位置进行较为真实真切的模拟操作。三维数据图的显示和观察乃至是表面数据的生成以及分析都能够把研究的土地借助数据叠合的形式放在三维地形上面,进而更好地观察土地使用和地形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把多个时项的TM影像叠加到地形模型里面去,形成一个较为真实的景观。不仅如此,还可以分析出多个时项变化跟地形因子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因素。使用这项技术还可以把已经规划好的成果融入到城市景观的虚拟环境当中,营造一个比较真实的环境。除此之外,使用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还能够让分析、查询数据信息的功能更加强大,把以往的数据带入到可视化空间中,进而更好地了解各个层面的具体情况,让规划城市土地工作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3.3空间分析功能

空间分析主要包括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以及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尤其是隐含信息),以便进行辅助决策。空间分析主要包括表面分析、空间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数据叠置分析等功能。

结束语

数字城市规划就是一个城市在规划过程当中的关键,可以对其过程进行量化及动态规划。GIS是一种比较大的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满足数字城市规划的需要。把GIS技术有效应用到城市土地规划中可以有效处理大量信息,也可以有效分析和处理空间问题。可见,GIS技术在土地规划过程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来.利用GIS技术提升城市土地工程分析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134-135.

[2]徐岩.城市规划设计中GIS技术的运用探讨[J].门窗,2014(11):236-237.

[3]李水龙,雷国平,陆海.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规划问题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