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李志远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现如今,生态旅游逐渐被重视起来,参与旅游的旅客也越来越多。自然生态保护区若是想顺利推行生态旅游模式,根本前提就是要保护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被破坏。所以,当自然保护区在全面施行生态旅游模式的时候,相关单位就应该明确说明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营造出良好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氛围。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以往的旅游模式或多或少的都会对生态造成破坏,而生态环境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生态与旅行间密切结合。自然保护区就是利用推广生态旅行的举措,应该可以使它的效益提升一大截,确保生态旅行可以变为推进自然保护地完成自我转型的保障。不过这几年,部分自然保护地在完善旅行模式的时候,未能全面的监管好保护地的生态环境,从而致使原始的环境受到破坏,这直接关系到生态旅行的长远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相关

对自然保护地来说,生态旅行和环境间有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是生态旅行得以发展的基础。要是没有爱护环境和生态的一系列措施,景区环境就会被破坏的很明显。所以,从长远来看,靠着消耗生态资源来发展生态旅行的办法是不可取的的。景区只有将爱护环境这一举措全面推行下去,就可以营造出最好的生态环境氛围[1]。 这几年,部分乡镇地区都试着推行生态旅行模式,利用生态旅行来提升本地的旅游经济。对每个自然保护地来说,施行生态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环境,并且生态旅行也给本地居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与以往的旅行模式比,生态旅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保护环境,防止旅客不同程度的破坏景区的生态。由此可见,生态旅行应该应用在自然保护地开发新型旅行产业的实践中。

大部分自然保护地都在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经济都比较落后。而生态旅行这一想法,应该能够有效的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从而可以看出生态旅行在带领群众增收方面的价值。不过在此期间,实行生态旅行的前提应该适合保护环境,防止自然保护地因为推行生态旅行而导致原有环境被破坏[2]。有关单位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生态环境和生态旅行间的关联,才可以完善现有的生态旅行模式,应用生态维护的方法来保护景区的环境。

  1. 自然保护区推行生态旅游的主要思路

  1. 生态旅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现在有的自然保护地使用禁止发展旅游的方法,就是为了防止给景区的生态造成破坏。不过对于有的自然保护地,根本不可能做到不让进入,所以这样的地方只能选用生态旅行的方法来对外开放。生态旅行和以往的旅行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为了保护景区环境,防止旅客对环境造成破坏。景区的生态在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持续发展,还可以保证旅客能看到最原始的环境。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地拥有可持续性的特点。推行生态旅行不但可以提升当地经济,还可以保护好景区的原始生态环境。正是因为生态旅行的这种特点,才决定了它可以在现在的旅游业中站稳脚跟[3]。好多地方在施行了生态旅行之后,当地的经济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加强了旅客爱护环境的意识,有益于新型旅行模式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支撑。 2、生态旅游发展的边界性

虽然生态旅行很值得推行,但是它还是有边界性的特点。其边界条件主要体现在进出景区的时长、进出景区的范围以及可容纳的最多旅客数。相关单位设置这些边界条件的目的就是要有维护好野生动物和珍贵植物生存的场所,防止旅客持续的对它们造成干扰。 比方说在保护野生物种的基础上,本地的旅管部门一定要限制好景点开放的时间,防止影响到正在交配期的动物。对水生的物种,应该算好鱼类排卵的时间,让旅客在参观的时候尽量避开这段时间,严格落实好时间段的管控体系。除了要限制参观的时间和场所外,有关单位还应该限制外来旅客的人数,利用这种方法来保护环境,合理分配好每个时间段前来参观的旅客数目。

  1. 加强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生态旅行现在已变成了诸多自然保护地获取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但是现实中,现在还有部分自然保护地出现了严重破坏环境的情况。所以,当地的旅管部门一定要加大监察的力度,从根本上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具体的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加大监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力度

自然保护地要是没有了本地旅管部门的监察,就会使得自然保护地经常性的受到干扰,甚至还会使景区内的野生物种慢慢消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推行生态旅行不可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一定要切实保护好景区的原始环境[4]。旅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间一定要互相帮助,加大保护景区环境的力度,不能过多的干涉景区环境。

这几年,好多自然保护地在逐渐加大监管生态环境的力度,并且获得了很显著的效果。每个自然保护地都有很多珍稀物种,这些物种一旦消失,就没有办法挽救,所以,一定要加大保护珍稀物种的力度,利用限制景区开放时长和容客量的方法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1. 改变自然保护区已有的生态保护体系 目前来说,有关单位对于景区已有的保护体系急需加以改善,改变现有的立法体系,加大保护景区的执法强度。现在的有关立法模式还是不够集中,想要形成严谨的立法机制是十分困难的。各个景区只有在立法方面得到全面的保障,景区才可以得到长远发展,使用立法干涉的方法才可以有效的阻止外界对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由此看出,改变已有的的景区保护立法体系刻不容缓。 现有的生态旅行监察法规主要包含这个领域的保护办法和管理条例,以上法规主要针对的是野生珍稀物种。不过现实中,有关立法机关对于自然保护地还不能做到完善该领域的立法机制,其主要还是因为景区的立法机制不集中,还缺少一定的责任制度。为了达到整体制约旅客行为的目的,立法机关就要遵守严格执法的方式来保护景区环境,使用立法的方法来增强旅客的自觉性,监督有关监察部门切实做到监察景区环境。

  2. 引导旅客自觉爱护自然保护区环境 去自然保护地参观的旅客一定要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加强对旅客自身行为的制约力度。并且,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正确引导旅客,保证每一位旅客都可以做到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好美好的生态环境。比方说,景区的工作人员能建立一个公众号,专门用来宣传旅客的文明参观行为,激励旅客关注这个公众号并阅览有关文章,加强他们自觉保护景区环境的意识[5]。景区的工作人员要是能宣传到位,就会对旅客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多次教育仍破坏环境的旅客应该施行一定的惩罚,用这种方法来警示其他的旅客避免这种行为,从而起到有效保护景区环境的目的。比方说,有的旅客在景区内乱写乱画,或是非法捕捉珍稀动物等行为。管理人员只要发现,应该在第一时间制止,在没能成功制止这一行为时,应该对有关旅客进行一定的惩罚。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应该被用于生态环境的整个过程中,引导旅客从爱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自觉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在以后生态旅行的实践中,其整体发展的想法就在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旅行的完美结合,这对景区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海萍,胡天祥,肖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的思考——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为例[J].绿色科技,2019,(07):205-206. [2] 韩笑,赵志远,苏倩.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区域治理,2019,(42):72-74. [3] 张蒲,赵建伟,沈庆仲.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指标分析——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04):99-101. [4] 杨章莉.敢担当强措施还群众碧波浩渺——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实践[J].环境保护,2019,47(21):105-106. . [5] 杜群,杜殿虎.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制度的适用与完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案引发的思考[J].环境保护,2018,46(06):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