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

欧潘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广西 546499

摘要:我国的林业发展目前处于相对缓慢的阶段。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两者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根据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出现矛盾的原因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不断的依赖自然资源。我国是人口大国,社会的发展和庞大的人口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凸显,大气污染、气候多变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重视林业这一社会与自然的纽带,使林业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只有不断的挖掘和利用林业的生态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林业的生态建设属于一项具有基础性的发展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公益性,因为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在环境的改善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出现矛盾的原因

1.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年来,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水土流失、极端天气、水体污染等现象频发,与我国工业的发展升级有直接关系,因此,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认识到,促进林业的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既能够改善人居环境,又能抵御环境污染,大幅度的减少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形成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滥砍滥发,森林覆盖率降低,种植效率更是难以提高,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始终难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林业生态发展很难在环境问题上发挥作用[1]

1.2 林业开发技术及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如今,在各个领域中,科学技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林业也不例外。然而,研究表明,除近几年外,我国对于林业的科学技术的投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对于满足林业科技发展的需求还远远不够。因此,无论是在技术储备方面,人才引进方面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是制约着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指导下,虽然社会各界已经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得以认同。但由于林业科技发展起步晚,再加上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原有陈旧的林业管理体制的影响,从而出现“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3缺乏资金投入

当前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虽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不仅这些资金投入远远不够,还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

  1. 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间的关系

2.1两者互相矛盾、互相约束

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相互制约的,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林业产业与建设中存在着不同的受益群体和利益因素。因为林业产业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从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带来持续的收益;而生态建设的目的在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在一定的情况下,生产者会选择牺牲生态效益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为从收益的角度来看,经济效益是可见的、能立即感受到的,但生态效益是一个长远的结果,没有具体范畴。因此,从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大多企业或部门会将林业生产放在生态建设的前面[2]

2.2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是相互依赖、促进的,并能为各自的持续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从行为目的来看,林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依赖更多的生态资源,需要有更多的森林面积;而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森林资源,恢复更多面积的植被。因此,要想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的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对加强生态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森林资源中有着丰富的生物物种,其独有的结构体系也能提高其自我修复能力。同时,森林也是各种木材、林副产品等工业原料的“取材地”。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森林中的生态体系和更多的森林资源,最终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2]

  1. 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力度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生态建设的看法和态度将直接决定整体工作质量。员工需要大力普及生态建设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稳定发展。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贯彻生态理念,用先进的技术和作业设备代替传统方法,并增强整体工业发展实力[3]

3.2增加资本投资

政府应通过多方向,多层次,多渠道吸收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同时,信贷和税收等服务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的支持如财政补贴和贷款补贴也必须有所倾斜。此外,还可以提高当地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并鼓励各种投资转向林业生态建设和其他相关项目。

3.3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面对既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又要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经济的突出矛盾,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和引入激励措施来发展环保产业。并筹集资金补偿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4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并增加投资

对林业生态建设及相关产业的投入越大,对生态建设和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有利。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林业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投资。具体来说,(1)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除了国家和政府的拨款外,还需要宣传,积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来筹集资金,以确保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2)从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看,除了增加对相关产业的投资外,重点是发展和增加环保产业的规模和投资[4]

3.5坚持科教兴林

在实现林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要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通过科技来促进林业的生态发展,来改变传统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而发展生态林业不单单只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各个院校、企业、民间组织和各种专业的科研团队也是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林业的科技发展中,鼓励引导各地方院校,科研所等投入科学研究,积极的为生态林业的建设注入科技力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生态林发展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多方合力促进林业发展。另外,通过对林业的自然发展规律加强研究,能够发掘出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资源的开发限度,坚持走生态林业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

结束语

总之,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要取得长效发展,就需要总体规划布局。近年来,虽然我国向林业生态建设给予了很多扶持政策,使得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容忽视。因此,在今后的林业发展道路上,我们还要长远考虑,从全局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好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二者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婷.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5):148+151.

[2]杨晓凤,赫福成,杨秀.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124.

[3]辛保东.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8):76-77.

[4]张浩.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关系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10):160-161.

[5]樊彦新.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新西部,2020(12):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