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汤艳秋 冯连祥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水平的模式和要求不断提高。其中,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及重点颠倒安排,并借助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并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意革新。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这一教学模式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文章结合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已然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端化必然表现出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井喷”。至此,高校纷纷对接市场需求,推动旅游管理相关专业高质量发展,以期为旅游行业发展输送更多人才。然而,从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效果来看,存在着“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问题。

1翻转课堂的概念与优点

翻转课堂英文全称为“FlippedClassModel”(简称为“FCM”)。所谓“翻转”的含义是对学习流程进行重新建构,具体来讲就是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翻转颠倒过来,由学生在课下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完成自学,而在课堂上师生间围绕学习进行互动,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可见,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说,翻转课堂具备更多优势:

1.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把原来需要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外移到课下,由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来自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

1.2促进师生互动,给予针对性指导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翻转课堂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可围绕新知识点进行探讨与交流,教师围绕学生存在的疑问给予针对性辅导与解答。学生之间忙于讨论、实训,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效率也自然得到提高。

1.3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具有开放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和思考,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拓展,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习当中掌握新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2旅游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新路径

2.1学生自选部分课程,学校重点开展校企合作

翻转课堂新模式下,课堂主题围绕一些现实问题而展开,变成了学生掌握主导权,分析问题材料去进行互动。旅游管理课程重点就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性以及学生意愿兴趣所在。那么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学生自己选择相关课程可以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学期初他们可以进行课程筛选,例如酒店方向、会展方向,或者涉外导游方向的相关课程。那么学生课程可以进行自己的设计与评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课堂上能够有较高效率地去完成总结。此外,学校需要重视开发利用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定时召开研讨会以便确认学生的整体情况,从而得到反馈意见,并吸收有效成分进行整体项目的综合调整。教师选择性引导知识方向,积极启发学生开拓新思路并给予评价及反馈,以此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掌握课本知识后,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谈判,并提供相关的实践立场。教师也需要投以耐心并且加以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是瓶颈的时候。通过加以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在思考与反思中得到成长。教育者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关系,即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学生群体中,他们本身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相似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所以他们的合作会更好地使人成长和解决所面对的难题。那么在岗位合作下,学生双方都在思考与学习,学生得到的锻炼经验可以更好地与今后的社会进行融合。以便旅游管理的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并且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2.2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

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是推进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内容。首先,要根据职业发展、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强化旅游管理职业资格考试的《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四门核心课程,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其次,构建以旅游管理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包括基本技能模块(导游基本技能、旅游管理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通用能力模块(社交礼仪、文物艺术、地方文化、公文写作、旅游诗词鉴赏等),核心能力模块(导游实务、酒店管理实务、旅行社管理实务、旅游管理实务)。最后,构建以能力拓展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包括旅游文化、旅游企业会计、企业文化、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等。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科学确定,实现学生通用知识与职业知识、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联合培育,实现学生从“知识型学生”到“能力型人才”的转变。

2.3课后总结环节

2.3.1效果评估

这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评估,由教师对学生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具体来讲包括对学生预习效果的评价,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加以纠正与引导,对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学生间互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互相评价。比如,评价对方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不能快速准确地答出教师或同学的提问等。

2.3.2布置作业

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为了巩固学习效果,专业教师还应设计一些课下作业,这些作业的安排与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训练相配合能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后多观看教学视频,熟悉酒店服务的常用语以及一些常见情境对话。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旅游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支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质量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当前高校已经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与旅游企业和社会需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加强实用性和实践性,根据旅游市场的相关需求,正确认识到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能够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此外,要想有效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让学生所学真正能够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朱斌,王学典.旅游管理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18):261-262.

[2]周轶.新媒体环境下翻转课堂在高职旅游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7(4):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