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技战术贡献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5
/ 3

备战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技战术贡献率研究

李强

上海政法学院体育部 上海 201701

摘要:随着乒乓球项目规则的更改和器材的不断改进,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竞技体育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如何依靠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及时准确的掌握世界优秀乒乓球选手的技战术现况,就成为体育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日本男队重点主力队员的近期比赛进行系统的跟踪观察,并采用新的技战术贡献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乒乓球男队更好的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技战术;贡献率;乒乓球

1技术、战术与贡献率

1.1技术

技术一词概念十分广泛,在《辞海》中将其这样定义:技术是指人类在不断地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当中所积累并且在实际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在操作方面的技巧和技能。苏丕仁认为:所谓的技术。是指运动员能够根据竞技比赛的需求,充分发挥出自身集体的能力,最有效、合理地完成某一运动动作的方法。唐建军等认为:技术的定义主要从两个维度予以考量,一是从实践维度,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手段。二是从理论维度,技术又被公认为是一种知识和方法。

1.2战术

战术一词常常用在军事中,与军事作战联系紧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战术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已经不仅仅单纯用在军事战斗中,特别是伴随着竞技运动的蓬勃开展,比赛参与者为了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就不可避免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谋略。大家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参加比赛的主人公为了赢得最后胜利所采取的谋略在当今的众多团体类竞技项目中也被广泛采纳,比如在竞争激烈的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当对阵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或者一方稍处下风的情况下,教练员都会认真考虑并根据双方队员的竞技水平在排兵布阵时斗智斗勇,来利用田忌赛马的方法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匈牙利国家的阿尔帕德认为:战术是一种运用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因素的表现方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好的竞赛成绩而设计并运用的比赛方案。

1.3贡献率

贡献率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得分对整场比赛胜负走势(效果)的影响。即:贡献率=段得分/(全场比赛的总得分+全场比赛的总失分)*100%。段得分在这里既可以指一个回合比赛中的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阶段、相持阶段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得分,也可以具体到每一拍球,每一个技术环节过程中,比如发球直接得分,接发球直接得分等。

2技战术贡献率计算方法的演进

2.1传统的三段指标评估法

传统的三段指标评估法使得同一个运动员在不同时期自身的纵向实力比较成为了可能,也使得同一个运动员在面对对手时的实力比较成为了可能,能够从宏观上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临场发挥做出整体评估,为教练员更好的排兵布阵和技战术的选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科学依据,三段指标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也暴漏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于得分率和使用率具有各自的评判标准,同时二者在三段指标评估中并存,这就容易导致双重标准共存下的结论误差;此外,其采用的优秀、良好、及格等定性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既没有将队员的性别差异考虑在内,也没有将各种打法和各种技战术特点考虑在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以2018-2019乒超联赛中徐海东和林高远的比赛分析为例来进行解释说明,三局比分分别为12:10;11:9;11:9,徐海东3:0获胜。

2.1.1发球抢攻阶段技战术对比分析

林高远在发球抢攻阶段得分为6分,失分为4分,虽然使用率不高,只有16.13%,但是仍然给对手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徐海东在发球抢攻阶段,发球直接得分为1分,发球后上手抢攻得分为9分,失分为3分,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为76.92%,达到优秀,但是使用率只有20.97%,使用率偏低,优势阶段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2.1.2接发球阶段技战术对比分析

林高远在接发球阶段得分为8分,失分为12分,得分率40.00%,使用率为32.26%,得分率和使用率处于正常范围,其中接发球的表现较好,接发球直接得分为6分,失误2分,但是在接球后面对对方的进攻时表现不理想,得2分输10分。徐海东在接发球阶段表现优秀,得11分,输8分,得分率57.90%,达到优秀,使用率为30.65%。

2.1.3相持阶段技战术对比分析

林高远在相持阶段得分为14分,失分为18分,使用率为51.61%,使用率较高,但是得分率为43.75%偏低,这也是导致本场比赛其失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徐海东在相持阶段得了13分,但是失误比林高远少1分,使用率为48.39%,得分率为43.33%,表现中规中矩。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在传统的三段指标评估方法中,我们仅能得到某一单一队员比如林高远或者徐海东在某一阶段之间的得分率和使用率的情况,并不能够将两位队员在比赛中的发挥情况做出整体分析,而且得分率高的阶段也未必对正常比赛贡献也大,需要同时将使用率加入进去考虑,综合分析才能够得出相对准确的某一阶段在整场比赛中的发挥和对取得比赛胜利的贡献情况,所以传统的三段指标评估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2.2基于技战术贡献率的快速诊断公式

因为在隔网对抗类项目的比赛中,一方的发球抢攻阶段对应的是另一方的接发球阶段,故而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贡献率计算公式得出其快速诊断公式:CR=(甲队员发球抢攻阶段的贡献率-乙队员接发球阶段的贡献率)+(甲队员接发球阶段的贡献率-乙队员发球抢攻阶段的贡献率)+(甲队员相持阶段的贡献率-乙队员相持阶段的贡献率)。当CR>0时,甲队员获胜;当CR<0时,甲队员失败。通过快速诊断公式,我们可以对某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发挥情况以及对整场比赛的贡献情况一目了然。

3新技战术贡献率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3.1张本智和在与国家乒乓球男队队员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

张本智和现世界排名第三(根据国际乒联官方网站2019年1月2日的世界排名),是当今乒坛正在迅猛崛起的新星。他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球速快旋转强,而且正反手技术没有明显的漏洞,同时反手位的特长也比较突出。而且作为日本本土球员,是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选手。

3.1.1张本智和VS张继科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

2018年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中,张本智和VS张继科的比赛,张本智和以4:0赢得比赛,四局比分分别为11:8;11:3;11:8;11:4。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得出,张继科输掉比赛的主要原因是输在自己的发球和接发球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得分贡献率比张本智和平均要低十五个百分点,这是决定本场比赛胜负走向的关键所在。

3.1.2张本智和VS林高远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

2018年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中,张本智和VS林高远 的比赛,张本智和以1:4输掉比赛,五局比分分别为2:11;8:11;10:12;11:7;4:11。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得出,张本智和输掉比赛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发球和接发球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贡献率全面处于下风,完全被林高远所压制,所以最终输掉比赛也是显而易见的。

3.2丹羽孝希在与国家乒乓球男队队员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

丹羽孝希现世界排名第九(根据国际乒联官方网站2019年1月2日的世界排名),丹羽孝希是左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是日本的又一天才型球员。他的最大特点是在场上打球看似给人一种漫不经心,取胜欲不强的感觉,实则心理素质极强,手感很好,经常打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高级球,近台连续快拉以及反手侧切颇具威胁,已经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3.2.1丹羽孝希VS许昕技战术统计分析

2017年乒乓球亚洲锦标赛中,丹羽孝希VS许昕的男单八强赛中,丹羽孝希以3:1赢得比赛,四局比分分别为12:10;5:11;11:8;11:7。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得出,丹羽孝希赢得比赛的原因主要是在自己的接发球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贡献率全面占优,特别是相持阶段的贡献率比许昕高出十个百分点,所以最终赢得比赛也是情理之中。

3.2.2丹羽孝希VS林高远技战术统计分析

2018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八进四的比赛中,丹羽孝希1:4败给林高远,四局比分分别为:10:12;11:5;12:14;9:11;5:11。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得出,丹羽孝希输掉比赛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发球和接发球阶段的贡献率在面对林高远时被全面压制,所以导致最终输掉比赛。

3.2.3丹羽孝希VS马龙

2017年国际乒联日本公开赛男单1/4决赛中,丹羽孝希1:4输给马龙,由二人的对比可知,丹羽孝希输掉比赛的原因是在与马龙的对阵中,自己的发球和接发球阶段的贡献率平均比马龙低十个百分点,而相持阶段也没有突出的优势,所以比赛呈现一边倒,最终输掉比赛。

可以看出,丹羽孝希在比赛中其主要得分手段集中于接发球和与对方形成相持后的连续对拉,二者对比赛的贡献率最大,这也与其打法特点相适应,丹羽孝希手感好,善于打台内小球,反手位的侧切威胁较大,而且在相持过程中经常打出高难度的回球,在面对这样的对手时,应抓住对方第四拍回球质量不高的劣势,提高发球质量,加强发球后的抢攻,同时在相持阶段要注意回球线路的变化,出其不意。

3.3水谷隼在国家乒乓球男队队员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

水谷隼现世界排名第十(根据国际乒联官方网站2019年1月2日的世界排名),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是日本被寄予厚望的天才选手,手感好,打球偏向欧洲风格,喜欢打多回合相持,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铜牌获得者,实力不容小觑。

3.3.1水谷隼VS许昕技战术统计分析

2016年国际乒联卡塔尔公开赛中,水谷隼2:4负许昕,六局比分分别为:8:11;6:11;5:11;11:6;11:6;8:11。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可知,水谷隼虽然自己发球阶段的贡献率比对方高,相持阶段也与对方差距不大,但是面对许昕的发球自己的接发球没有处理好,仅这一项的得分贡献率就比许昕低十多个百分点,所以最终输掉比赛。

3.3.2水谷隼VS张继科

2015年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1/4决赛中,水谷隼1:4输给张继科,五局比分分别为:4:11;6:11;12:10;5:11;9:11。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可知,水谷隼输掉比赛的原因是在与张继科的对阵中,自己的发球、接发球和相持阶段的贡献率全面处于下风,特别是接发球段的贡献率比张继科低近十二个百分点,所以比赛呈现一边倒,最终输掉比赛。

3.3.3水谷隼VS樊振东

2017年国际乒联亚洲杯男单1/4决赛中,水谷隼1:4输给樊振东,五局比分分别为:8:11;13:11;14:16;5:11;8:11。

由上述二人的对比公式可知,水谷隼输掉比赛的主要原因是在与樊振东的对阵中,自己面对樊振东的发球轮时接发球处理欠佳,接发球阶段的贡献率比樊振东低近五个百分点,而自己最擅长的相持阶段也被遏制,所以导致最终输掉比赛。

可以看出,水谷隼在比赛中其主要得分手段集中于与对方形成相持后的连续对拉和放高球,此外,自己发球后的第三拍上手抢攻意识强,成为仅次于相持的得分手段,这与水谷隼从小就在欧洲训练有关,擅长相持,而且反手位的反拉威力大,在相持中被动防守中的放高远球能力强,由守转攻意识强,手感好,在相持过程中经常打出超常规的回球,在面对这样的对手时,应当提高发球质量,加强发球后的抢攻,尽量在前四拍结束战斗,不要和对方形成相持,即使在相持中,也要注意回球节奏和落点的变化。

4小结

技战术贡献率研究是对传统的三段指标评估法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贡献率”和“技战术快速诊断”均有其计算公式,使数据统计和分析更直观、简捷,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三段指标评估中双重标准,不易量化分析的缺陷,有助于提高技战术分析研究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建军,苏丕仁.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J].体育科学,2001,21(6):38-40.

[2]席玉宝.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概念地位和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62-65.

[3]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 阿尔帕德.足球战略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5]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1):39-44.

[6]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吴焕群.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观察报告[J].中国体育科技,1989,25(8):21-29.

[8]张倩. 王皓在第52届世乒赛中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分析[J].运动,2014,97(17):19-20.

[9]徐君伟.规则改革背景下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1):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