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运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浅谈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运行管理

孙化存 1 王振庆 1 翁昌葱 2

1 寿县水利局木北灌区管理所  安徽 寿县 232252 2 六安腾升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本文对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多年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灌区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在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开展规划、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运行管理

 1 工程概况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由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水产、城市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工程。灌区始建于1958年,安徽省流域面积13130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0,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1/4,目前实灌面积已达1000万亩。

灌区水源以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梅山、响洪甸和龙河口六大水库为主,以灌区内中、小型水库、池塘及河湖为辅,补以提水泵站浇灌地面较高的耕地。六大水库来水总面积6330km2,多年平均来水量67.71亿m3,总库容70.1亿m3,兴利库容31.5亿m3

  2 运行管理措施

   2.1灌溉用水管理

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根据区域作物布局及每年灌溉面积增减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年度用水计划,不断健全完善灌区灌溉管理制度和灌区供水规划,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强化值班制度、水情巡查制度及指令执行操作规程等,加强闸站一线管理人员管理,强化纪律和责任意识,保证灌溉工程正常运行,为灌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2.1.1 灌溉前期准备充分。由于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灌溉期和区域汛期具有较大的重叠,加之淠东干渠及木北分干渠输水线路较长,做好汛前渠道巡查和4座节制闸、12座进水闸检查是灌溉前期的重要工作。一是做好汛前检查。建立健全汛前检查机制和河道涵闸运行档案,制订检查计划,完善检查方案,落实检查责任,由工程管理股牵头带队,对17公里渠道的堤防、过水断面、迎水侧岸坡、涉河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弃土、垃圾等进行全面检查。指导众心、隐贤两乡镇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管理站(段)对所属支渠以此进行检查,做好检查问题的分类分析,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和时限。二是积极开展前期灌溉调研。组织众心、隐贤两乡镇水利站负責同志和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管理段负责人,邀请县局相关股室调研活动,召开灌溉管理工作座谈会,总结上年度灌溉调度管理工作,找出灌溉存在问题,分析当年水情趋势和气象信息,了解当年用水需求和提升灌区服务质效。三是实行灌区灌溉用水早知道。组织编制灌溉用水调度方案,在轮灌时间安排、管理责任划分、灌溉用水宣传引导、水情信息收集与管理、种田大户服务等方面进行细化,调度方案及灌区受益主体发布灌溉用水信息,实施灌溉用水调度统一管理。

2.1.2 科学调度灌溉用水。在充分了解掌握众心、隐贤两乡镇灌溉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密切关注上游水库水位和水情趋势、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调度方案。一是强化灌溉用水计划管理。每年都根据两乡镇的水稻面积和其他有用水需求的作物面积制定了规范的年度灌溉用水计划,并经主管部门批复后认真履行计划。灌溉期间,每月根据淠史杭分配的流量,在灌区内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灌区引(用)水计划执行均有专人负责扎口管理。建立有动态用水计划管理措施,对不同年度有明确的供水管理制度。二是强化水量调度管理。灌区每年都根据渠道灌溉面积制定轮灌方案,对众心、隐贤两乡镇进行合理有效计划供水,水量调度制度完善;平水年按照防指分配水量计划的灌区渠首闸引水量,根据各干渠首控制面积比例进行配水。非平水年根据水资源实际情况,采取续灌、轮灌、集中供水等方式灵活调度,干渠以下工程水情调度寿县水利局负责。对水稻育秧期、栽插期、生长期,特殊旱涝的水情调度方法各不相同,方案科学合理,实施效果较好。

   2.2工程管理养护

2.2.1 全面划界确权。灌区随着工情、水情、农情的不断变化,涵闸工程老化、破损等缺陷逐步显现出来。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管理缺位或不到位而导致各涵闸工程管理用地不同程度长期被当地部分群众非法占用。2013年开始,淠史杭灌区治理分年度进行实施,安徽省淠史杭灌区为确保木北分干渠寿县段也在本次除险加固中。通过本次加固彻底解决了困扰灌区多年管理上的历史遗留问题。4座节闸闸工程绿化,12座进水闸及放水涵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工程管理能力得到质地提升。

2.2.2 强化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作为灌区管理的首要工作,一是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组建专门安全生产机构,编制了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针对查处的安全隐患发出限期整改通知进行安全整改,做到安全措施可靠、安全用具齐全、安全责任到人,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二是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明确,正确执行经批准的汛(旱)期调度运用计划;抢险抗旱队伍落实到位。加强汛前、汛中、汛后灌区工程检查,优化检查方案,落实检查责任。编制防洪抗旱预案,落实各项度汛(旱)应急措施,对重要险工险段有抢险应急预案。三是加强涵闸日常工程管理,工程检查制度(灌溉前、后定期检查,灌溉期间经常检查)作为灌区的一项重要基础管理工作,灌区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灌区4座节制闸、12座进水闸、130座放水涵和渠道实行定期检查与经常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都进行详细记载和检查结果分析,并将检查记录和分析材料按年度整理汇编成册入档,为灌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加大水政执法力度,灌区创新水政执法管理方式方法,与乡镇水利站健全联动巡查机制,构建联动巡查网络,共享联动巡查信息,确保巡查有深度、有效果,保障灌区运行安全。

  3 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3.1存在问题

3.1.1 基础依然薄弱。灌区机耕桥工程部分建于八十年代,节制闸闸建于1985年,涵闸于2000年改造过,由于受当时设计所限,闸门采用砼预制件,洞身全部采用浆砌石,部分功能弱化,闸室整体风蚀老化。

3.1.2 管理人才缺乏。职工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层次偏低,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3.1.3 农田水利不强。田间工程管理水平较低,管护机制不健全,灌溉期间跑、冒、滴、漏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农民节水意识淡薄。

3.2对策建议

灌区规划设计要统一组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建立结合灌区发展实际和需要,制定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用人机制。完善田间灌排体系,切实解决田间工程管护问题。增强管水、节水意识,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灌溉效益。加强村级水管员的管理培训,在乡镇农田水利规划建设和村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上给予技术支持和帮助。

  4 结语

灌区运行管理安全是灌区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安全是天,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的综合管理和综合巡查是灌区运行保障的有力举措。人才是灌区创新发展的可靠保障和动力源泉,要加强灌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灌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针对灌区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制约瓶颈,立足当前,着眼将来,科学谋划,编制淠东干渠木北分干渠发展中长期综合规划,为加快淮南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