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测量工作事故的分类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煤矿测量工作事故的分类与预防

吴毅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潘三煤矿资环科,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测量工作难免出现一些失误,甚至造成事故,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损失。为了减少和防止煤矿测量工作失误或事故的发生,我们总结多年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经历,将征集的一些事例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对一些常见的煤矿测量工作事故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矿测量;事故分类;预防

在进行矿山建设过程中,矿山测量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测量工作主要分为地面测量和井下测量,两者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同时,这项工作将直接关系着一个矿山的建设、生产和改造等多项工作,一旦测量事故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矿山管理人员对其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展。

1 煤矿测量工作事故的分类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电子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已经基本普及,但是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再加上测量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在井下测量中仍沿用一些传统的测量仪器。在井下较为大型的贯通中,虽然测量成果都能够满足设计和生产要求,但在日常的施工测量中,却很容易发生差错事故,有的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事故后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停产,给煤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煤矿测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原始数据错误造成测量事故

在《煤矿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总则中,第三条明确规定:“对起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均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对算”。这一规定是从广大矿山测量人员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不严格遵守这个规定,就会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失误,甚至造成测量事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例如: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贯通测量工作中,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测量资料,致使巷道贯通后的高程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测量读数、记录和计算错误造成测量事故

在《规程》第三条中明确规定: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任务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测量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在施测过程中,外业观测工作本身须有校核,或者进行两次。对起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均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或对算。对磁性介质存储的软件和数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考机。

这些规定是确保煤矿测量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有力保障。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了这些规定,就会造成工程上的事故和经济上的损失。

1.3 标定错误造成测量事故

在施工测量工作中,要将工程设计标定于现场,以指导施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采用的标定数据错误、没能按实测数据标定、标定工作无检查而造成的测量事故,给工程带来了损失,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例如:由于贯通巷道方向标定没有根据导线实测资料进行,造成巷道贯通错误。

1.4 审查设计图不认真造成测量事故

在煤矿测量工作中,不但要根据设计图纸资料将施工工程的设计位置、方向和高程标定于现场,并进行检查测量,而且还要将施工工程现场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关系全面、准确而及时地反映到相应的图纸上,以供有关人员指导生产。

1.5 其它事故

其一,由于井下测量工作的时间较紧,测量人员在没有做好施测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进行仓促的测量、标定、计算,测量后也没有认真进行检核;其二,由于测量工作人员的作业方法不严密、具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严格等;其三,各别的测量人员为了方便、省事,不按照井下测量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测量和检核;其四,测量后所得的资料没有统一的管理,被测点编号不科学,填图错误;其五,井下巷道导线点以及中线点的自然冒落或人为损坏等。

2 测量事故预防措施

2.1加强技术管理及设备升级

在技术管理方面,各局矿地测部门均按《规定》要求,建立了有关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规章制度上还存在着不够严格和检查监督不够的问题;在地测资料管理方面,要求分门别类保管,有目录,有索引,查找方便,装订成册,装入卷柜,要求帐卡相符,文字说明与基础数字一致等。但有的矿在测量技术资料管理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这就容易给使用资料时造成错误。

在技术装备方面,由于矿井经济条件及有关领导对测量工作重视程度的不同,目前各煤矿的测量装备水平差异较大,技术装备水平反映了矿井的现代化水平,也是实现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条件。同时,装备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测量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从而不断改善煤矿测量工作的技术面貌。但有的局矿在改善煤矿测量技术装备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矿井测绘仪器落后,精度低,更谈不上现代化装各的配置,这便不利于煤矿测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2严格的检查制度   煤矿地质测量所有技术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地测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凡不符合政策规定要求的,都必须重做或补做。如发生地测事故,要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地测人员对向设计、施工、回采等部门提供的地测量资料的质量负全面责任,如出现与现实情况有出入时,负责解释或重新核查。每个施工工作面,都要及时编录、整理地测资料,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共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巷道掘进过程中,如发现施工巷道与地质条件变化不相适应,将可能造成废巷时,应立即总工程师反映,及时纠正错误。

2.3加强对于煤矿测人员的考核管理   为了确保煤矿测量过程中的制度准则能够贯彻执行,并确保施工人员有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就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工作,这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考核,既能发挥监督作用,还能引导施工人员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并且,业务水平的提升,测量工作的稳步推进,也能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互相成就。

2.4 建立高效、完整的测量技术管理

为了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还必须建立高效、完整的测量技术管理。为了做好测量技术的管理工作,保证矿井生产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煤矿测量组必须成立由主管测量的副科长、工程师、技术主管、技术员组成,负责协调、监督、检查、实施和合理安排矿井的各项测绘工作,并负责组织提交各项测量成果,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测量技术管理团体,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从而保证全面测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 总结

总的来说,煤矿测量工作不仅仅是为矿山建设、生产等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保障,这项工作要求煤矿测量人员必须细致的进行测量,详细的记录数据,确保每一项测量工作得到的数据都真实无误,只有如此才能减少测量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因测量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邵金克,宋晓东.矿山测量 [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

[2]张国良,朱家钰,顾和和,(等).矿山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施汉明 煤矿测量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J] 《科技与企业》 -2013年11期-   [4]高立群,张孝鲁,马峻岭 煤矿测量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J] 《煤炭技术》 PKU -2013年2期   [5]王立强 浅谈煤矿测量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