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线路设备大修施工作业流程及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大修施工作业流程及发展方向

李瑞国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邯郸工务段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线路设备大修应按照“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和“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原则,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变化规律,及时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不同的是,铁路工务线路设备大修项目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需要在运营线路上进行施工,这需要充分考虑列车运行因素的影响。所以注意避车,做好防护工作,在有限的施工点内安全完成施工作业是工务线路设备大修施工的重中之重。这里暂且不谈施工安全,避重就轻谈谈工务大修施工项目的上报程序、作业流程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铁路工务大修;成段更换砼枕施工;成段更换钢轨施工;成组更换道岔施工。

1工务线路设备大修的目的及上报程序

既有线路设备都有使用寿命和年限,为解决设备老化,轨件伤损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当维修作业不能完全解决设备问题时,为提升线路设备强度,各单位会申报进行大修施工更换线路设备,其中包括工务大修成段更换轨枕、成段更换钢轨、以及成组更换道岔施工等。

当线路设备老化、病害增多,日常维修难以满足设备正常使用时,需要进行大修作业改善线路设备质量。各单位大修施工计划需要上报集团公司审批,集团公司批复后的施工计划通过月度施工计划发放到各单位。大概在大修施工开始前半个月,单位已经做好施工组织措施,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施工流程及技术标准、施工单位职责细化责任分工、细化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图、验收办法、施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

大修施工前几天施工单位会组织开施工预备会,考察施工场地,采取现场调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配置,明确作业人员分工,特别是所从事的各单位作业人员,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技术条件,安排作业内容,使其对自己所干工作标准了如指掌。

2熟悉线路设备大修施工作业流程

线路设备大修是为全面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固有可靠度而对线路进行的大规模修理,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顺畅的基础工作,熟悉大修施工各项作业流程,我们在作业过程中就能轻车熟路,在为铁路保驾护航的路上做到万无一失。本文介绍了铁路工务大修施工的部分项目,并简要叙述了施工作业流程。

2.1成段更换砼枕施工:在换枕区间内画好新砼枕点位置,点清需要更换砼枕数量。

2.1.1进行砼枕锚固作业用粗砂堵孔捣实后,保证钉孔有效深度不少于160mm。配制锚固砂浆,材料用量:硫磺:水泥:砂子:石蜡=1:(0.3~0.6):(1~1.5):(0.01~0.03)。先将砂子放入锅内搅拌加热至100~120℃,再将水泥放入锅内搅拌加热至130℃左右,最后将硫磺和石蜡放入锅内,继续搅拌加热,使溶液混合均匀,由稀变稠成液胶状时(温度升高至160℃左右)即可使用。灌浆,不宜灌浆太满,浆液离钉孔5~8mm左右。插钉,安设锚固架,轨枕螺栓垂直插入,钉孔中心距离轨枕承轨槽底角45.5mm。铲除溢出砂浆,保持轨枕面平整,涂刷绝缘防锈涂料。

2.1.2推运砼枕按区间内需要更换砼枕数量摆放,不能侵限,不能影响旧枕出旧。吊车能直接吊运的地方可以选择吊运,吊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可以吊到就近位置,利用天窗点或者施工点,从线路上推运到指定换枕地点。

2.1.3成段更换砼枕挖出枕盒,枕木头道碴。拆除扣件,清理出旧枕通道并抽出旧枕。破底到足够深度。按枕木间隔标记穿入新轨枕,拧紧扣件。回填石砟,起道、捣固,整理道床。整修几何尺寸(线路轨道几何尺寸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6.2.1条规定)。整理外观、收集旧料。

2.2成段更换钢轨施工

2.2.1配轨作业(需要考虑到钢轨的热胀冷缩)包括更换道岔中岔前、岔后的引轨更换作业。

2.2.2推运钢轨:运轨到指定地点,新的弹条扣件、接头扣件及其他路料应按数量摆放。

2.2.3更换钢轨:拆开接头或锯轨。松卸扣件。拨出旧钢轨。拨入新钢轨(两端轨缝要均匀合适,轨底大胶垫不串动)。安装夹板及螺栓。复紧扣件。整修几何尺寸(线路轨道几何尺寸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6.2.1条规定)。

2.3换岔施工:考察施工场地,先要确定道岔的预铺位置、卸岔枕场地及更换道岔时新道岔纵横移路径。

2.3.1预铺道岔作业(以下是普通单开道岔铺设流程,其它类型道岔可以比照):选取预铺场地,确保预铺场地平整牢固,按规定搭设支架平台。按岔枕编号、图纸所示枕木间隔摆放岔枕(岔枕的立螺栓孔涂抹黄油),上钢轨,按照图纸正确摆放垫板、垫板胶垫、扣件等材料。确定直基本轨、曲基本轨位置,根据中间轨缝大小确定整个外直股、外曲股位置。确定护轨位置(护轨头距岔后间隔确定),确定尖轨位置(尖轨前段距岔前间隔确定)。按照轨缝大小确定岔心位置。根据图纸框架,检查支距、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调整框架,尽量减少误差,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复紧扣件。

2.3.2更换道岔(纵横移进新道岔):拆除旧道岔:①切割、拆除零件和轨件。②电务拆除电机。③拆除旧枕和旧轨。破底、清理场地。更换道岔前后引轨。新道岔轨排纵横移。新道岔入位:①铺设滑道轨。②新道岔轨排入位(纵移/横移)③撤除滑道轨、落架。道岔拨移、测量横距、定位、连接接头。道岔拨道、起道。回填捣固、整理外观。④质量回检。

3工务大修施工机械化代替人力

工务大修施工应该遵循“程序标准化、大修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目前,在铁路工务大修施工中,机械化还是没有普及,较多方面受限比较依赖人力施工。就拿上文中提到的成组更换道岔施工来说,以前更换道岔施工中抬运轨枕、钢轨、破底清筛等大部分的作业都是由人力完成,需要耗费非常多的劳力和时间,而且这些作业人员过于集中,作业效率低,也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我们需要创新,运用新的方法或者机械去代替人力。在最近几年的更换道岔施工中,机械化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通过轨道车与挖掘机收旧料、挖掘机破底清筛、挖掘机铺新枕、挖掘机改拨道、风动车回填石碴、液压捣固机捣固等方式,大范围使用机械化代替人力作业。

机械化更换道岔施工肯定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从以前的“一清一换”两个施工点改进为现在的一个施工点,少占用一个施工点,减少了对客货运输的影响。而且机械化作业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工务线路设备大修施工,既需要大型养路机械,更需要高技术、高性能的小型养路机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机械化施工势在必行,不仅节省人力,缓解劳力和设备紧张问题,还能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施工封闭点。

4工务大修施工的发展方向

大机作业现在是大势所趋,但毕竟资源有限,占用天窗点,耽误列车行车时间。人工大修施工作业可以利用现有天窗及各项资源,较快的撤离现场,恢复列车运行条件。如何提高人工大修施工作业效率,使线路设备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强化、提升,减少后期各项施工及影响行车维修作业,为列车运行提供更大的安全冗余及在较长时间内保证设备的相对安全、稳定。

中国的铁路技术是成熟先进的,发展是迅速的,但是铁路工务大修施工受行车密度大、运输任务繁重时期等因素的影响,给施工开展造成了方方面面的限制。在保证运输、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组织对已到达修周期的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为目标、确保施工质量,以符合低成本创优、减少成本支出的要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工务大修施工的目的是确保线路设备的稳定,确保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铁道出版社《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19

  2.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2017

  3. 中国铁道出版社《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014

  4.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系统作业指导书《大修作业》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