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公路设计理念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关于绿色公路设计理念及应用

完金平

云南正发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公路的设计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公路大规模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为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人员在道路设计中高度重视融入绿色环保设计理念,满足现代社会交通运行的需要。公路的路面设计问题关乎着国计民生,是整个项目中最关键、最薄弱的部分,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施工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论证,科学设计。同时设计过程中要将绿色环保问题贯穿其中,提升整个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后期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公路;工程设计;绿色环保

绿色公路建设注重的是资源的统筹集约利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各方面,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融入公路项目规划设计中,对于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就绿色公路在公路设计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提供积极的建议。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工程设计总长为42km,该公路项目的所在区域包括了城区、石化园区、湿地保护区、电厂铁路专用线等非常重要的控制线区域。由于该公路项目建设,虽然有助于改善该区域东西方向运输走廊较少的现状,但与此同时对湿地保护区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项目设计人员在前期选线时,就将绿色公路设计理念与该工程项目的切实情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全局考虑和反复比选资源集约利用、走廊带合理公用、低碳环保型绿色公路等各方面的条件后,最后采用了沿河流北侧走线的建设工程方案。

2绿色低碳理念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2.1采取符合要求的高速路设计指标

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的时候,不仅需要重视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而且还应在分析总结项目造价、施工技术、工程可行性等要素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技术指标,才能使项目工程建设的顺遂进行得以保证。对于地理位置复杂程度较高的路段,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分段设计的方式,将工程项目分为不同的区域,并采取不同的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有效增大公路工程设计方案适配度。如果遇到了地理位置过于复杂但是又无法避开的地段时,设计人员应该采取缩减最小圆曲线半径或者降低最大纵坡与安全指标标准的方式,使得公路的建设能够顺畅展开。高标准虽然能够带来高质量,但与此同时工程施工难度以及工程施工方案的不可行性也随之增加。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建设方案时,应该以当地的地质勘察数据为基础,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公路设计指标,避免因为设计指标选择不合理而影响公路施工的建造时序。

2.2合理确定廊道

在设计公路走廊带的过程当中,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与社会因素,尽可能选择征拆规模比较小的路段,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的有序进行。在确定廊道时,设计人员还要尽可能的避开不良地段,保证设计方案得到良好实施,降低公路项目施工难度,减少能源损耗。在公路路线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提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条件,科学确定公路路线的走向,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定好公路走廊带之后,设计人员要对局部路线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综合考虑该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成本,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路线设计方案。

2.3灵活进行公路选线设计

公路选线过长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要根据地形、地貌、地质进行公路选线工作,必须坚持节能施工、绿色行车的公路建设基本原则。在实际的公路选线中首先要确定公路走向,公路线路尽量与河流、山川、地形的流向、走向、起伏相吻合,做到不在公路选线设计中强拉直线,也不出现公路选线中硬性切割地形的问题出现,从总量上减少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等现象的出现,整体性地控制边坡高度,在大的范围和系统内控制对自然及生态系统的改造和破坏,在系统性地减少主体、功能、防护等工程工程量的前提下,降低公路在建设和运营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2.4在公路路基与路面设计中运用

第一,铺设适量的腐殖土。通常来讲,腐殖土当中含有大量的种子与植物根系,在公路边坡防护与弃土绿化环节,应用较多,能够显著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减少资源损耗。第二,合理设计路域植被。在对路域植被进行保护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结合公路运行情况,加强路域植被恢复处理力度,加大原生植被保护力度。在恢复路域植被时,可以在服务区或者弃土场周围种植适量的乔木与灌木。在建设碳汇林时,在保证道路车辆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在匝道与边坡护脚位置,种植适量的乔木与灌木。在保护原生植被时,针对匝道与服务区中的原生植被,要适当加大保护力度,提升植被存活率,降低能源损耗率。第三,加强公路边坡防护力度。在公路边坡防护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公路边坡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科学选择边坡防护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公路边坡防护水平,设计人员需要运用低碳理念进行设计,结合公路边坡植被的生长情况,加强植被恢复力度,保证公路边坡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将乔木、灌木与草坪完美结合,不断提高公路生态恢复效果。

2.5与湿地保护区和谐共处

为了彻底打破开发与环保两者之间相互抵牾的传统观念,推动公路与湿地区环境的和谐发展,体现出绿色公路生态保护理念的优势,该项目的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规划时,综合分析了公路对于湿地保护区造成的破坏,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了全方位的湿地保护区保护与防护措施。(1)防眩板的应用。通过在堤路共建段以及河流特大桥紧邻湿地保护区全段设置防眩板的方式,降低了车辆夜间行驶过程中,灯光对湿地区内生活的野外生物造成惊扰,尽量减少对野外动植物的生活和繁殖的影响。(2)声屏障隔音设施。由于湿地保护区内的大型万亩鱼塘,位于公路天津段的北侧约760m处。再加上该区域内水源充足,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是湿地保护区内鸟类集中生活的重要区域。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在公路堤路共建段邻近鸟类保护区约2.6km范围内设置声屏障的方式,降低了行车噪音,为湿地保护区内禽类生活和繁殖造就了合适的环境。(3)对于穿湿地段的路基景观绿化设计,与湿地现存的植被相呼应,使得景观效果和谐统一。

2.6立交方案优化

根据该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如果途径东台子的立交设计为传统的梨形立交设计方案,那么立交的匝道布设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将非常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对原有立交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度的优化和改善,经过优化后的匝道将会全面东移,然后从主桥下的净空下穿主线,这样不仅满足了设计标准与通行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匝道桥梁的占地面积,为国家节约了0.4亿元的投资。

2.7先进技术、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1)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应用。由于该公路建设所在地区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且连续出现5天以上阴雨天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再加上该设计方案中所有的场外监控设备的分布与服务区距离较远,所以,如果采用太阳能设备为监控设备提供电力供应的话,那么这些监控设备每年的电力资源消耗将下降大约5%。(2)设计人员在公路沿途服务区与停车区设计加气桩以及充电桩,这种形式奠定了优良节能环保概念的推广基础。(3)设计人员为该公路项目沿线设计的智能终端采集系统,将道路交通运输情况、交通事故、车流量等相关数据,统一的采集发送到监控处进行处理,然后再经过广播、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发布实时道路交通信息,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方便准确的交通服务信息,同时也能够减低路段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4)该公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大量的抗旱且易管理的灌木、乔木等进行公路两侧的绿化,而且设计优化了污水处理设施,将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作为绿化用水,不仅实现了美化项目区的目的,而且避免了由于污水任意投放对自然环境的各种污染。

3结语

总之,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要将绿色环保问题考虑其中,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处理好公路路面施工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力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效果,推动构建和谐、绿色、环保高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袁继强.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19,29(S1):103-104.

[2]王震宇,朱昊.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高速公路选线设计及方案比选[J].华东公路,2019(3):37-39.

[3]杨向莲.绿色循环低碳高速公路设计优化思路与方法[J].交通企业管理,2016,31(10):50-52.

[4]唐海威.新时代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中绿色环保问题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