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产生差异的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2
/ 2

分析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产生差异的因素分析

李蕾

贵港市方舟司法鉴定所 537100

【摘要】目的 浅析影响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与本地执法部门联合调查、调研,由执法部门随机选出本区300名涉嫌酒驾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和血液监测,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均存在差异,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呼气和血液乙醇含量检查值差异的因素: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8.8%是个体差异、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结论 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一方面:执法部门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才能更有效提高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值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关键词】涉嫌酒驾;乙醇含量呼气值;血液

研究报道,55-65%的交通事故是酒后驾驶所致,同时60%车祸致死的原因是酒驾。在责任认定中,会对涉嫌酒驾的人员进行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进行检测,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检测结果经常出现差异性,让鉴定者和执法者存疑,给执法工作带来不便。为了提高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首先要了解造成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差异的因素[1]。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围绕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500名涉嫌酒驾人员,并且乙醇含量呼气值和血液中乙醇含量值均存在差异。包括女性127名、男性378名,年龄范围20-60岁,均值(36.94±5.28)岁,驾龄1-25年,均值(12.29±1.76)年。

1.2 方法

所有涉嫌酒驾人员现场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进行乙醇含量检测,同时采集血液标本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将此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包括年龄、酒龄、呼气检测时间、血液检测时间、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等[2]

1.3 观察指标

总结影响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值差异的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软件整理调查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x²检验,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经过对所有涉嫌酒驾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吹气和抽血时间差、个体差异、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实验室检测条件均是影响乙醇含量不同检测方法存在差异的因素。见表1

1 影响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差异的因素分析(n,%)

因素

例数

构成比

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296

59.20

个体差异

44

8.80

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39

7.80

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94

18.80

实验室检测条件

27

5.40

共计

500

100.00

3 讨论

因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酒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违法行为,一般为了保证涉嫌酒驾人员酒精检测的准确性,执法人员会先在酒驾查获现场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对涉嫌酒驾驾驶员呼出气体中乙醇含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值≥80mg/100mL,再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获得血液中乙醇含量值,以便进行司法鉴定。不过两种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差异,这就给执法带来不便,也难以保证受检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要指定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提高鉴定质量[3]。在本次研究中,对300名呼吸和血液中乙醇含量存在差异的涉嫌酒驾人员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8.8%是个体差异、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饮酒后酒精在体内会经过三个过程,分别为吸收、扩散、代谢,通常饮酒后1小时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峰值,9小时逐渐降低至20mg/100mL。但是在现场查获时,呼气检测和血液采集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有或长、或短的间隔时间,所以会造成酒精在体内处于不同阶段,血液检测酒精含量值要也就不同。

3.2 个体差异

3.2.1 涉嫌酒驾人员年龄:不同年龄基础代谢能力不同,18-25岁最高,25岁以后每年降低5-10%,所以涉嫌酒驾人员年龄不同,乙醇代谢速度会有所差异。

3.2.2 涉嫌酒驾人员酒龄:乙醇会对肝脏产生损伤,如果健康者每天饮酒40-80g,10年后也将出现肝脏疾病。另外,长期或过量饮酒会降低乙醛脱氢酶活性,影响乙醇代谢速度,提高肝脏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所以,如果涉嫌酒驾人员长期饮酒,肝脏已经发生病变,乙醇代谢异常,也就让血液检测值和呼气检测值不同[4]

3.3 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涉嫌酒驾人员现场查获后,通常会由专业人员进行血液采集、送检,如果在此过程中存在问题,会让血液中酒精浓度发生变化。比如:使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使用抗凝剂等。另外,如果血液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长时间放在常温环境中,会发生血液凝固,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3.4 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3.4.1 仪器类型:呼气式乙醇含量检测中,常用的仪器有半导体型和电化学型,其中电化学型有着更高的抗干扰性、精度、稳定性。此外,不同设备在检测过程中,对肺部深部气体、口腔气体的区分能力不同,也就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偏差[5]

3.4.2 涉嫌人员配额度:在现场查获后,部分涉嫌人员为了躲避惩罚,会干扰执法人员取证,不配合呼气,或是意识不清不能正确呼气,都将影响检测值的准确性。此外,如果执法人员对仪器操作不当或操作不熟练,检测结果会更容易受到影响。

3.5 实验室检测条件

涉嫌酒驾人员的血液标本送检后,会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乙醇定量和定性分析,不过不同类型的气相色谱仪血液样本进样方式、样品物理状态存在差异。其中,与进口气相色谱仪相比较,国产仪器更容易受到基线、检出限等因素影响。另外,如果气相色谱仪使用时间过长,没有定时保养,会降低其精度,最终造成检验值失准[6]。另外严格的检测规范也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需要针对性加强管理。一方面:执法部门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才能更有效提高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值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参考文献】

[1]郑永红, 彭晨. 酒驾检测中造成血醇含量差异原因分析[J]. 科技风, 2018, 364(32):219-220.

[2]刘冬娴, 陈志伟, 贺江南. 酒后驾驶认定中血液样品检测时间对乙醇含量的影响[J]. 刑事技术, 2018, 43(6):33-36.

[3]彭华海. 酒后驾驶检测技术和预防酒驾技术的研究现状探究[J]. 中国标准化, 2019, 542(6):184-185.

[4]李春丽, 韩文军, 李学博,等. 血液中乙醇浓度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探究[J]. 山东化工, 2018, 47(11):101-102.

[5]李俊立, 彭长华, 李滔,等. 血液乙醇检验方法标准的修改建议[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 29(7):889-891.

[6]钮荣祥, 陈继樑, 邓刚,等. 2015年至2016年送检血液乙醇测定结果分析[J]. 大理大学学报, 2018, 3(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