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敲除对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0
/ 1
摘要目的在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小鼠模型中探讨TNF-α敲除对宿主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1)选取6~8周龄C57BL/6J品系的TNF-α敲除(TNF-α-/-)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成WT未感染组、WT感染组、TNF-α-/-未感染组和TNF-α-/-感染组,每组各6只。小鼠腹腔注射2×108 CFU/200 μl的创伤弧菌CGMCC1.1758构建血流感染模型,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PBS。(2)感染4 h后,分别分离肝脏免疫细胞和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量和存活率,以及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吞噬功能变化,分析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对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均显著增加。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中仅肝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增加明显,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WT感染组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并无明显改变。(3)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降低,ROS水平明显上升;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增加,但细胞ROS水平明显下降。(4)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均低于WT未感染组,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低于WT感染组,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高于WT感染组。与WT感染组相比,WT未感染组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降低而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对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有不同影响,主要对肝脏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吞噬功能改变及mTOR信号强度有重要影响。